浅议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
2013-04-29黄莉香
黄莉香
摘 要:独立学院凭借新颖的办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FL(K2] 在国家、社会和自身发展所积累的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共同促进下,独立学院自创立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然而,我国的多数独立学院硬件规模发展迅速,但软件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独立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严重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其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保证独立学院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准确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社会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从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由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准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较难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学术研究的层次;有的缺乏实践能力,还须进行二次岗前培训。这就造成了做理论研究不足,实践操作又不行的尴尬局面,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人才培养的方法不合理
目前有诸多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法的理论研究,缺少真正成熟的理论指导;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方法不合理,专业设置盲目、趋同;在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等管理制度中,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大多采用母体高校的管理制度,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设置比例不合理,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过少,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低;教材选用偏高深,影响教学结果。
3.人才培养的条件不完善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还不完善,其教学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等关键硬件设施不完备;虽然有些独立学院有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安排,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结果。此外,独立学院盲目扩张而忽视了生源的质量控制,以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结果。
二、原因分析
与传统的公办学校相比较,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要全面解决独立学院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独立学院自身的客观原因。
1.在办学体制方面,独立学院是根据国家政策,依托母体高校而开设的,教学管理、专业的设置和教学安排等管理制度受母体高校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其设置的专业和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都易于母校相关或是相类似,未能从独立学院的客观实际从发,因材施教,以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
2.在学校教学方面,国家创办独立学院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地方的富裕民间资本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一方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明确强调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应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高等教育优势,开设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和高层次新型的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定位明显不同于母体高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因此,独立学院必须紧紧围绕其办学宗旨,在学科建设中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要既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水平达到本科教育的要求,又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3.在生源质量方面,由于独立学院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而盲目扩张办学规模,过度追求生源数量,而忽视生源质量和办学能力,导致招生数量过大,学校难以消化。独立学院生源的高考分数较低,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等。总之,从生源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来看,独立学院的新生较重点院校差些,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不能完全照搬重点院校的教学管理方法,而应注重因材施教。
4.在教材供给方面,我国独立学院创办时间太短,市场针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标准的教材很少,造成独立学院偏向于选用母体高校的相同专业所使用的教材,而这些教材不太适合独立学院的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虽然教师授课容易,但学生接受困难,教学效果不显著,不利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然而,独立学院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师资力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还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一方面整个教材市场中缺乏可供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自身条件的局限性,教师很难编写出适合独立学院使用的高质量的专业教材。
5.教学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时缺乏动态的跟踪考评管理制度,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对策
1.自主管理为主,合理干预为辅
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应以其自主管理为主,而以国家和其母体高校的干预为辅助。独立学院是根据国家政策依托母体高校而成立的,国家和母体高校应进行合理的干预,在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以免造成独立学院盲目办学和随意设置专业等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国家还应积极建立健全独立学院自身的管理体制,赋予独立学院合理的自主权利,使独立学院的运行做到规范化、独立化,保证独立学院自主健康发展。同时,独立学院应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自主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科学合理的课程,形成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独立学院应积极发挥内在优势,在国家和母体高校的宏观调控下实现学院自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全局,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各专业学科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科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要始终保持学科与人才的紧密联系。
2.严格生源控制,保证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在办学规模上不能盲目扩张,对生源的控制既要有量的追求,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独立学院的招生要着眼于学校和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追求生源数量,而多注重生源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确保培养优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维护独立学院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和竞争优势,实现独立学院稳步发展。
3.建立健全教材的选用制度
独立学院应成立专门的教材选用组织机构,成员由各个学科的优秀老师组成,制定教材选用的相关管理制度、评审流程,民主决策、集体评选,使教材选用真正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选择教材要以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合理选择科学适用的教材;同时,独立学院可积极引进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以丰富教学。此外,独立学院还可以适当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以弥补国内教材质量和水平的不足。
4.加强教学过程的考评机制
独立学院对教学管理制度应进行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跟踪考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教学的方法、结构、内容和方向等质量问题积极评估,及时完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成果优秀的人员予以奖励,而那些责任心差、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予以处罚,使教学效果与教师利益紧密结合,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弥补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足。但其还处在建立的初级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综合分析其成因,全面完善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胥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质量保证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2]肖化柱.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2(1).
[3]秦娟.我国独立学院特色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