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脑说”与“放松的警觉”在基于自主性的教学中的意义
2013-04-29孙玉石
孙玉石
【摘 要】麦克连提出的“三脑说”理论认为,三脑从联合体到边缘系统到新皮层,在认知层面的要求上逐步升高,而在生存层面、生理功能性层面的要求上却逐步降低。在威胁与压力情境下,大脑功能倾向于“换低档”,只是作出基本的生理本能反应。基于此,教学中,“放松的警觉”是发挥大脑新皮层作用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三脑说 换低档 放松的警觉 自我 安全 基于自主性的教学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美国脑科学及精神科学研究专家脑麦克连提出了“三脑说”理论,即人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R—联合体、边缘系统和新皮层。联合体是最原始的脑,它负责常规的饮食、排泄、消化、呼吸等的与物质生存有关的动物性功能,它通常产生自动化、机械化的反应。边缘系统包括联系情感和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杏仁核,还包括位置记忆系统的关键部分——海马,主管吸纳新知识,同时在联合体和新皮层之间起协调作用。新皮层是最体现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特性的脑,它是感觉数据加工的场所,并能使用语言进行复杂的抽象思维。三脑从联合体到边缘系统到新皮层,在认知层面的要求上逐步升高,而在生存层面、生理功能性层面的要求上逐步降低。在一般的情况下,脑各司其职,和谐工作,但是一旦有威胁来临时,我们往往会“换低档”,大脑从新皮层降格到更古老的、更自动的边缘系统和爬行类联合体脑。而联合体不进行更复杂的认知及推理,而只是作出反应等基本的生理本能性功能反应。“换低档总是指向更传统、更熟悉、更粗糙的行为,指向脑不发达时的行”。
对于这一发现,沃吉夫、内德尔、期皮尔伯格等人也通过心理实验证实,当人感受到威胁的时候,特别是这种威胁生成了人的一种焦虑、无助及苦恼的感觉时,人脑不但会转向更低认知及思维水平,减弱人的创造能力,而且会更加偏爱外部动机,忽略内部动机。他们更容易去模仿,更易于被说服,并缺乏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当学生在面临着以奖罚为条件的学习时,学习的压力增加,对知识本身进行探究的动机反而降低。外在的名次、期待、奖励成为学习的推动力量。这个时候,高水平的思维被换低档取代了。学生学习的意义感、创造性大大降低。
这一发现,对教育者而言,可以很容易从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具体证明。学生在考场、新教师上讲台、新职员进行面试等等场合,大脑一片空白、短路、暂时性遗忘等现象司空见惯。压力产生皮质醇,皮质醇的积聚对边缘系统中的海马起到破坏作用,从而影响了脑的索引能力。
但是日常生活告诉我们毫无挑战和压力也无助于思维的深入和创新能力的激发。问题是否陷入两难了呢?对于自然知识的扩展来说,存在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把构成内在动机的中高度挑战与低威胁和一种普遍渗透的良好感觉结合起来。这种状态称作放松的警觉……放松的警觉保证了学生在一种安全的情境下受到挑战。当学生从事对他们而言是重要的工作时,他们会对工作做出不同的解释。内在的承诺包括一定程度的兴奋感,这种兴奋感能够为加工和模式化提供能量。放松的警觉也包括一种个人的兴奋感与安全感,这种兴奋感与安全感能够允许学生在增强容忍模糊性、不确定性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的同时,去探索新的思想和联系。”
“放松的警觉”意味着“高挑战、低威胁”。一方面,教育者需要意识到只有恰当的不平衡、不确定、不熟悉才能促使脑进行再组织,丰富认知。就是说,对学生来说,新的、不熟悉的探究会成为他们思维活动的兴奋点。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机,对知识本身的渴求能激起兴奋和活力,而考试成绩的好坏伴随着父母教师的期望、他人的钦羡目光……虽然能让学生为之头悬梁,锥刺股,但这些只是外部动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感,从而“换低档”,寻找一些靠得住的思维模式,避免不确定性及模棱两可。另外,如多尔所说,学生们愿意去那个未知的世界冒险,但前提是他们需要感受到一种安全感,也就是说师生都需要一个放松的状态来迎接挑战。安全不仅仅是指生理上的安全感,它包括本我的安全感或者说是我认为我是谁的安全感。“那些在我眼中,或者在我所尊敬的人的眼中,贬抑自我的任何事物都可视作对于我的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安全的一种威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这种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合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的。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是以对儿童发展的充分信任、人格的充分尊重为前提的。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学生的低评价、控制,传达着对其个人的贬抑,对其角色的内在价值的否定,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威胁。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评价、自主建构,在教师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体现了在教师创设情境下,以尊重、自主为安全前提下的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在强调师生交互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完全成了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结构过程。在“放松的警觉”情境下,学生体验着思维、探案的紧张,体验着尊重与理解的放松,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着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雷纳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等著,吕林海译. 创设与联结:教学与人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吕林海. 学习与教学:一种基于脑的解读.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4]孟应男.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课程教材教法,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