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速读时代新闻标题的优化策略

2013-04-29李丹

编辑之友 2013年5期
关键词:修辞格新闻标题报纸

李丹

摘要:

在报业竞争激烈、读题风尚盛行的速读时代,运用各种修辞格将新闻标题设计制作得引人入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闻标题实例,探讨了主要修辞格的运用。

关键词:

报纸 新闻标题 修辞特色

报纸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同时又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手段,是读者选择新闻和阅读新闻内容的首要选择,拟定新闻标题的水平和品位,直接体现出报纸的办报水平和价值取向。巧妙运用修辞格,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新闻要旨,给可读性强的新闻添加上吸引力强的标题,可使新闻内容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效果。尤其在当今快速阅读时代,制作富有特色的新闻标题,可大幅提高新闻的内在价值,扩大报纸的受众面。

一、报纸速读时代新闻标题的作用和特点

不同报纸间的白热化竞争对新闻标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新闻标题平平淡淡、缺乏魅力,则难以吸引读者。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报纸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大部分是相同或类似的,但因不同报纸对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新闻标题,因此阅读效果和读者反映截然不同,一个独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标题不仅能有效地吸引读者,体现出报纸的品位,也成为报纸在竞争中最终胜出的重要手段。既然标题对报纸新闻极其重要,这就对标题的拟定和锤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准确。新闻标题的首要特点即是准确性,不论是政治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还是娱乐新闻等,都必须尊重事实,不能胡编乱造引起歧义。在遣词造句构思新闻标题时,不能片面追求华丽辞藻,刻意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花哨的修辞格,否则会脱离新闻内容,无法体现新闻的主题。

2. 简洁。报纸新闻要标题精练,用最简洁、最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标题是新闻的有机抽象和高度概括,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使读者一看标题就大致清楚这条新闻要说明什么内容。

3. 通俗。报纸新闻的读者群体包含了不同行业和不同知识群体的受众,这种广泛的受众面要求新闻标题在拟定和措词时须遵守通俗易懂的原则。

4. 生动。由于新闻媒介的多样性和新闻来源的广泛性,如果报纸新闻还是采用那种枯燥乏味、因循守旧的标题,无疑会被读者抛弃,如果巧妙修饰使标题生动活泼,则会吸引读者的目光,这种标题在体育新闻和娱乐新闻方面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二、报纸速读时代新闻标题的优化

现代汉语中修辞格的种类极其丰富,共有40多种。理论上这些修辞格在报纸新闻标题中均可使用,但由于报纸新闻文体的特殊需求,限制了这些修辞格的广泛应用。有些修辞格在日常文体中经常使用,但在新闻标题中却极少出现;相反一些日常文体中不常使用的修辞格,却在新闻标题中比比皆是。

1. 拆词。拆词是指把一个词语或成语拆开来用的修辞格,常见的是把成语拆分开来使用。成语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定型化,在平常情况下、平常文体中是不合适拆分的,但如果在新闻标题中有时刻意把成语拆开来使用,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起到匪夷所思的特殊效果。[1]如“源远的老字号文化怎样流长?”(2007年《中国旅游报》),用这种修辞格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对中华传统工艺的不断失传,对中华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感到担忧。

2. 胞连。胞连是把那些具有一个共同语素的词前后串联起来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的突出特点是形式上整齐划一、意义上层层递进,由于这些词语具有共同的语素,给读者带来如同银线穿珠般的美感。[2]如“乐园 花园 学园”(2007年《中国教育报》)、“南亚的‘水患‘水难和‘水战”(2007年《光明日报》)、“让新闻可读、易读、必读”(2007年《中华新闻报》),从这些新闻标题中可发现胞连的几个词语修饰的都是同一种事物,这种胞连的效果不但增强了句势,易读易记,意义上也有递进渐强之感,在情感上也有逐步加深之势。

3. 别解。别解是在特定语境下临时赋予某一词语以其固有语义(或惯用语义)中不曾具备的新语义。这种修辞格在新闻标题的使用中,往往会因突破常规的界限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标题带来鲜活的生动性和丰富的趣味性。新语义出人意料地突破了习惯性思维,能够让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悬念,因此会集中注意力阅读新闻的正文内容,从而理解作者的幽默风趣和写作智慧。如“几天后就要大选 韩国朝野两党‘打成一片”(2007年《解放日报》),“打成一片”在这里就是别解,这个词的原意是大家感情融洽,相处和谐,但在这则新闻的正文内容中,所描述的却是在距离韩国总统大选还有5天时,执政党和在野党因为政治路线、施政纲领等方面累积的矛盾集中爆发,结果发生议员们群体斗殴事件,多名议员受伤入院,因此在这则标题中“打成一片”的意思变成了相反的“打群架”的意思。从此例可以看到,别解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就是能够把普通的新闻内容表达得幽默风趣,从而吸引读者来阅读正文内容,在理解了新语义之后的恍然大悟中,体会出新闻作者的风趣幽默。

4. 用典。用典是一种借用我国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的修辞格,此中的 “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典故,在新闻标题中适当地用典,会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咀嚼,不但格调高雅,且易使读者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用典的长处就是能以最少的文字来实现最丰富的表达效果,且赋予典故全新的含义。如“贝·布托之死打开‘潘多拉盒?”(2007年《解放日报》),标题中使用的是一则古希腊经典神话中的典故“潘多拉魔盒”,用来比喻灾祸的来源。在这篇新闻报道中使用这个典故,会启发读者思考:这名领导人的被刺会否重新引起巴基斯坦的内乱,导致社会不稳定?再如“伊拉克妇女受‘连坐之苦”(2007年《解放日报》),“连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制度,在这里用来指伊拉克妇女因丈夫被指控为恐怖分子而无辜受牵连的悲惨事件。

5. 异语。异语是指借用国外或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或某些行业、领域的词汇,它表达特定的意思。直接在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些传播甚广的词语,通俗易懂,表意直观,新颖别致。特别是运用一些当前社会上流行的词句,易使标题更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感。如“南宁低温持续 ‘菜篮子不差菜”“微博增强街坊味 ‘粉丝数量几百万”(2011年《人民日报》),“不差菜”衍生于赵本山和小沈阳师徒春晚上的小品“不差钱”,而“粉丝”则是英语“fans”的谐音。把这些脍炙人口的“异语”用于标题,轻快易懂,别有情趣。

结 语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读报先看题。在生活节奏加快、报纸页码不断增加的今天,可以说新闻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新闻的取舍,标题精彩,修辞得当,体现的不仅仅是编辑的水准,更对吸引读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篇新闻报道,如果能配上一个精彩新颖、富有韵味的标题,往往能很轻易地打动读者的心,抓住读者的视线,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报纸新闻标题运用修辞格,绝不是简单的哗众取宠,要符合新闻的内容和主题。恰到好处方能相得益彰,否则不仅会影响报纸在受众中的印象,甚至会被读者慢慢抛弃。

参考文献:

[1] 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修辞格新闻标题报纸
报纸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