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04-29
“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有风险,很多成果是在不断失败中产生的。因此,科学研究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哪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可以结题。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创新文化氛围。”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表示,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时间的付出,方法论的改变,挑战学术权威,做一个有脾气的人。”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总结的“成才”四要素。
“许多领域都非常前沿,而官员的知识就捉襟见肘了。因为不懂,不少官员宁可选择搁置,以避免‘犯错误。比如生物芯片的相关技术,有些能受理,有些就只能一直拖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指出,管理“不专业”侵蚀创新根柢。
“当前粮食增产跟不上国内消费需求发展,而未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必将持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为此亟待破解粮食消费者多于生产者的困境,以全球化的视角应对粮食危机。”
多名专家表示,我国粮食安全“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创造出于思索,成功出于勤奋。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还是在于对已有知识的系统、全面、深刻地掌握,这样才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上,有所发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金涌解读“科研创造力”。
“只有踏踏实实地调整过于依赖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过于依赖煤炭消费的能源结构,把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做扎实了,把环境治理的价格分担机制理顺了,空气质量才能真正改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北京想在3年内解决PM 2 .5污染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专利高科技缓释库疗法、温调平衡疗法、瘤内导入消融术,这些所谓的治癌新法,我都没有听说过,国际医学文献查不到相关资料,公认的癌症治疗领域更不会认可。专利也许能改进一项技术或工具,但不可能根治肿瘤。”
肿瘤研究治疗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批“专利治癌”没科学依据。
“希望科技体制改革,最终能改到能让多数教书的人不愿去做院长甚至系主任,而是去做专心科研教学、能影响一些重大决策方向的教授。”
著名生物学家、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表示,科学家能否坚持做科研,关键还在于社会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