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013-04-29陈红丽顾浩顿新兴
陈红丽 顾浩 顿新兴
摘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至教学评价,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研究
当前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研究上,尚有众多分歧,亟待统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合格教育,而普通教育是选拔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评价上,都有重大区别,关键就在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职业能力内涵,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设置,决定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互的衔接,最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赵志群将职业能力概括为:人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的本领,是在职业工作、社会活动和私人活动中科学地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院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且不同的职业院校,要有符合自身校情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办学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由于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因而,职业教育应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按照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各个职业院校应依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规格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有人将职业能力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就是学生关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则是对于专业技能的悟性和应用能力及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认为这三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方法能力是三种能力的核心。
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具有决定意义。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能力能否突破常规表述,具体地描述出岗位任务实际需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体系建设能否成功。培养学生职业特色鲜明,与岗位任务联系紧密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点,构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根本性任务。
二、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
一般意义来讲,课程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范围、进程、计划和程序。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课程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与态度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而课程内容三要素的各自内涵与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教育类型课程的不同特点。高职教育课程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必然使其课程内容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获得。也即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主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即课程的序化,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上。但这种构建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专业的系统性和融合性。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从教学做一体化的角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面对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各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应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要通过向学生提供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为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特别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大应用性课程和技术性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同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其基本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从事职业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专业对理论知识的基本要求,又要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形成自身的以“重实践、强技能”为指导的课程体系。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智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因此,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分析知识的方法,批判地看待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为自主学习者。我们要融合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一体,以专业课为主导,需要什么讲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其他扩展的知识,由学生以后通过自学解决。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可行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三、课程和课程体系评价
课程体系是由特定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及具体的课程所组成的组合体系,是一种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的具体方案的总体设计。由这个概念拓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指由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有多项功能,本文重点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层面来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
就业与创业导向教学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切实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创业能力、重社会评价,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致性。职业教育应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培养能把理论、技术、设计成果转化为实践、产品的人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根本要求就是有知识、有技能、能就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是职业院校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职业院校必须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理念,并将其内化为学校领导、师生的自觉行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技能的考核,发现、发掘、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为用人单位追逐的焦点,从而成功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必须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在具备就业与创业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能够很快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级蓝领。所以“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中应该涵盖: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知识、常规技术及新技术的掌握;技术开发与实施、生产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相关能力;认同企业文化,乐业、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等具体的评价内容。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能力本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与传统的学科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学内容、方法的变革,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变革。然而在现实中,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学科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多数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还是围绕学科性课堂教学进行,很少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在学科教育基础之上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学科教育的“学科”属性,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以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基础。课程的设计应强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以实现工作过程学习化、学习过程工作化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的教育,具有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的属性。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化的评价体系,以“实践”为中心展开“学中做,做中学”。评价体系的核心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既是“演员”又当“导演”,而教师则是“观众”和“评委”。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以企业、项目、工作过程和社会为平台;评价体系的载体不再是讲授式课堂,而是实践中真实的企业情境;评价的内容不是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基于职业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构架;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践性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体现的不再是分数和成绩;而是成果、产品和产品质量、评价的方法是加强形成性评价,关注各学习环节的评价,注重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鉴企业对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评价的标准不再是教师课堂“教”的好坏,而是学生获取职业综合能力的大小,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
(三)以服务社会能力为标志的社会评价模式
职业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和职业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所以,课程体系能否保障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的学生满意,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即企业、用工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既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体现,更是我们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质量的直接效果。因此,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来进行评价,既是客观公正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能否不断提高,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为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这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应用与实施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2002-08-24.
[2] 刘明照.高校院系专业结构调整与认证及教学质量保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中发【1999】9号,1999-06-13.
[4]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2011-08-30.
[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2-14.
[6] 赵志群.促进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J].职教论坛,2009,(6).
[7] 史习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