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现状研究

2013-04-29陈玉婵尹开拓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困难学术群体

陈玉婵?尹开拓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阶段。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今天的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环境、新压力。“特殊群体”的学生比例在不断上升。所谓“特殊群体”,是指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存在困难或障碍的学生群体。本论文以“特殊群体”中的学习困难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研究该群体的现状、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之道、为高校发展提供借鉴。

“学习困难生”及其形成原因

(一)“学习困难生”的定义

目前世界上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叫学习障碍,另一个叫学业不良。

学习障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使得学生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困难。学业不良系指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有人从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将学业不良学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其中后三个类型均属稳定性学习困难,与暂时性学习困难相对应。

(二)大学校园中的“学习困难生”

大学生中的学习困难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暂时学习困难型:比如因为考场上的发挥、身体上的病痛等突发原因造成的考试没有正常发挥,以及因为感情因素的影响造成耽误了一两门课程的学习等;(2)意志力薄弱型: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因为意志力或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随波逐流”对学习失去进取心;(3)能力不足型:他们有些方面的能力较差,学习时会有较多的知识障碍和技能障碍,但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心;(4)智力障碍型:这种类型是指纯粹的智力障碍型,在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内容中暂时排除这部分群体。

对于第一种学习困难生来讲,只要他们能够及时摆脱一些突发性的状况,恢复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就能达到或实现良好的学习目标,但是要有摆脱现状的动力或“诱因”,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外部人群”(家长、同学、朋友或辅导员等)及时发现和引导。上述(1)和(4)两种类型非智力性因素形成的长期型学习困难学生,他们的成绩往往比较差,有的甚至拿不到学位而成为一个非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毕业生。

(三)“学习困难生”的形成原因

从成因上分析,之所以会形成学习困难的事实,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失去学习动力。所谓学习动力是指推动大学生学习活动持续且不断强化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保持和发展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成效。面对高考的压力,大部分考生会积极或者是“不得已”的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无论如何要挤过高考的“独木桥”,一旦度过了,就会有一部分人因失去了压力的刺激或者是动力,变主动为被动,从而失去了动力。

2、存在自卑心理。高等学府是精英的集合地,尤其是以高考这种评价体制来考察,一些重点院校更是集合了全国各地精英中的精英,在这样一种“高手”环绕的环境中,“适者生存”成为一个普遍真理,当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这里不再被重视,优越感逐渐消磨殆尽时,当他们使尽各种方法不管再怎么努力仍不见成效时,这部分精英中“落后群体”便更容易从自信转变为自卑,从而也成为甘于落后的群体。

3、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导致学生学习滑坡和成绩下降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中学时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大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中学时适用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在这里未必有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教师沟通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达不到学习的效果。

4、对专业不感兴趣。在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部分听从于父母的意愿,一部分在不确切了解自己所填报的专业志愿、甚至对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出于追求“名校”或对专业名称的兴趣以及其他非理性因素而填报了专业志愿,这在不同程度上就埋下了进入大学后对所学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出入或完全不一致的伏笔,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自己的理想专业被调剂到现在的专业。

5、教师授课方式不被接受。在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不管在学识还是在授课方式上都是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的,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有高学历的背景,有很多科研成果的支撑,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以书本为中心的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达不到好的授课效果,造成了有“授”无“受”,没有互动,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6、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大学校园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一些学生在参与各种学生活动或者参与学生组织的工作时,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或者参加了太多的学生活动从而把自己陷入到疲惫的活动状态,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效率不高,逃课现象严重,从而影响到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如何改变学习困难的现状

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需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需要多渠道、多角度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这在我校的一些工作方法上如“三级管理体制”可以寻找借鉴思路)。

(一)建设良好学风环境 构建学生发展平台

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反映了学生的思想作风和道德情操。优良的学风环境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要求、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气息。出访过英美国家大学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国外的每一所大学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风格。像明尼苏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等名校,虽然没有宏伟的大门,甚至没有院墙,有时连街区和校区的界线也很模糊。但那湛蓝的天空、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外在的熏陶,也是学生道德养成、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教育渠道。这不仅需要学校多年的文化积淀,更需要高校在校园硬件和软件建设上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

2、注重校园学术环境的建设,营造浓厚的教学相长的学习气氛。现代社会对人的诚信高度关注,对人才的创新能力高度关注。校园中出现的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等造假、抄袭现象,大学生创造力与实操能力不足等客观现实使社会对于大学文凭的含金量提出了质疑。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空气,并为学生的学习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将参与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适时地引入第一课堂的教学中,并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和优良的实验室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另一方面,经常性地举办学术报告、学术论坛,让学生有机会自由地聆听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中“学术大师”的声音,并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术实践,让学生在参与学术竞赛、学术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激发自身强烈的创造欲望,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促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与学术或专业实践的结合。

(二)注重学习制度的建立,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优良学风的树立还要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学校要在学生考勤、课堂管理、考试纪律等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做好事前防御、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过程管理工作,这是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更是制度在过程管理中的优越性体现。同时我们应该预见性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坚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并做好处理后的教育工作。通过严格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结语

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已成为高校中普遍存在并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如何引导和管理应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足够重视,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学校应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学术发展平台构建、心理辅导机制完善、动态追踪信息库数据建立和运行等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关爱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问题,真正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1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人事处)

猜你喜欢

困难学术群体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选择困难症
有困难,找警察
学术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