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2013-04-29张婷婷
张婷婷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要使这支队伍保持相对的稳定,光靠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要着眼于这支队伍的生存和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首先,辅导员起着管理的作用,他们处于学校与学生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固定的直接联系。学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布置到学生中的,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对学校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一般总会找其辅导员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可以说,辅导员是维系学校与学生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虽然他们的工作非常琐碎,并不像教学科研那样出成果,但正是他们的默默努力,才使得学校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教师们从容教书,让学生们安心学习。
其次,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时刻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变化,加以正确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走过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路程。
二、辅导员队伍存在培养力度不够和成长空间较窄的问题
1.加强教育,培养和理论研究,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辅导员的素质培养在于学校的重视,如果学校不重视,只是一味的为用人而用人,不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和培养,势必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下降。思想教育工作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辅导员才能适应形势要求,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才能保证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一是要按照超前式、开放式、动态式和竞争式培养的特点,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培养制度,设立专项培养经费,制订倾斜政策,本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健全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制度,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理论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加强他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争取科研项目,促使辅导员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想教育管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促进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2.给予制度保障,稳定辅导员队伍
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应从辅导员的自身完善、评优晋级、短期培训、定期深造等方面都给予必要的重视,这些与他们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是这个群体发展的主动力,应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保障来激发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热情,将创新精神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增强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在制度保障上给与他们宽松的成长空间。这方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使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得到切实的体现。
3.形成科学合理的队伍建设机制
“高进”政策,就是要优化选留机制,广纳贤才,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
“优出”政策是指要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和教学科研后备力量来培养。对工作业绩突出并愿意继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同志,将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力量加以重点培养。建议学校今后应优先从有专兼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的同志中推荐选拔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完成任期后选择从事教学科研岗位的同志,也优先创造条件予以安排,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表面热闹”与“实用实效”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育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其工作重心应放在大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和提高上,而不是单纯的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上,生活管理与活动组织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不是内容;稳定局势也仅仅是基本要求,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仅仅将辅导员的工作拘泥于此,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实质,也就不能完成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果辅导员,每天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可细细想起来,真正花在“辅导”的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奖勤贷补等阶段性工作,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唯独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有的辅导员对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进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中一味强调“寓教于乐”,形式上高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但细品起来,活动品位不高,层次不够,尤其是活动的政治教育意义不强。
四、严格管理与正面疏导的问题
目前可能存在着这样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正面灌输教育为主,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往往也在思想意识方面采用“堵”的教育方式,禁止学生接触,处于封闭状态,管理手段也局限开会,谈话等正面接触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交流空间都处于空前的开放状态,学生能够更深入、更感性的接触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成长,在一定意义上比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还要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与交流手段也不尽相同,而且学生的思想问题经常与心理问题、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简单的管理手段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五、改进管理手段,辅导员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辅导员要明白靠谁干。辅导员开展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三个组织”,放手使用“三支队伍”,注意运用“三股力量”。三个组织,即: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其中学生党支部是核心,团支部、班委会是学生党支部的“助手”,辅导员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三支队伍,即: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有些思想问题不出班级、不出团支部就解决了;三股力量,即:学校、社会、家庭,其中社会和家庭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两股力量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就能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辅导员要懂得怎么干。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了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给学生多一些指导性意见,少一些指责性意见,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挑剔责难,多一点欣赏鼓励,少一点冷嘲热讽。同时注意工作方法,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抓全面与抓重点的关系,要善于在抓全面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坚持抓全面与抓重点的统一;二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要着眼于长远来规划每一阶段的工作,通过每一阶段工作的开展促进长远目标的实现;三是先进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既重视弘扬先进,宣传典型,又善于分类指导帮助后进,带动中间,引导大学生共同进步;四是言传与身教的关系,既要会说又要会做,说到做到,别放空炮,要取信于学生。
3.辅导员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没有学生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学生是大学的根本。所以每一位老师都要把学生当亲人,关心他们的忧、愁、喜、盼;对待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处理问题仅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辅导员更要带头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意识,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摒弃那种以救世主的姿态高高在上,将学生当成容器的做法,从“独唱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唱者”,辅导员良好的个性人格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阳光雨露”。俗话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只能感化不能粗暴,只能耐心不能急躁,要真心爱护、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学生愿意信赖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陈群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8,(7).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中国青年报,2006,(8).
[3]林佩云,蔡茂华,陈雄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2).
[4]朱文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
[5]王齐嫜.高职学院辅导员职业化问题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