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不老》的三维审美特质

2013-04-29刘素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摘 要:《英雄不老》这一催人泪下的重磅精品,宏大、深度报道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先进典型,让受众“随着文字的指引,思绪在烽火岁月和浮华盛世之间自由穿梭,有感动,有眼泪”,给人们以极大的、多方面的审美享受。本文着重就《英雄不老》的三维审美特质——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知生活的思辨美、再现生活的形象美加以赏析。

关键词:《英雄不老》 审美特质 真实美 思辨美 形象美

《河南日报》于2011年6月28日隆重推出的长篇通讯《英雄不老》,真实具体地再现了李文祥的八十七岁人生,宏大又细腻地描述了英雄老人的六十四年风云历程,高度评价了李文祥这位参加革命六十四年、党龄六十二年,隐功埋名、甘为乡老的典型的时代意义。作者在忠实于生活的基础上,用深邃的思索、鲜明的形象与炽烈的情愫浇铸全文,使其磅礴大气而又饱含激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和巨大的三维美学空间,给受众以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一、反映生活的真实美

通讯同其他新闻文体一样,只能是客观生活的反映。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在生活。”《英雄不老》的美首先在于它忠實地记录了生活,在于它的真实性——“完全真实的东西”。作品主要的思想、事件、情节、场面、环境,乃至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信。李文祥的九年戎马生涯、六次战役洗礼、多次升职、诸种功勋、各种荣誉、转业之后的六年奋战史、回到农村老家的创业史等等,无一不是客观真实的记录。大到李文祥参加的每次战役,布包里的一枚枚奖章、纪念章,小到“只剩下一片”的红布领章,“捏起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放进嘴里”这一“随手”动作,都是那么真实可信。通讯的真实美不仅表现在发生事实本身这一层面上,更体现在价值判断上。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在表现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时,赋予语词和其他符号一定的含义或暗示出一定的观念指向,从而影响受众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理解,进而对受众的行为产生作用。”这里所说的“暗示”、“观念指向”,就是通常所指的舆论导向。

《英雄不老》在真实再现李文祥老人人生历程的同时,又对老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只求奉献不讲索取、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品质进行了充分地、深层次地挖掘,为时代书写了一部价值观、人生观、政绩观教育的活教材,尤其是文章下篇中的“四问”:“一把尺子 衡量境界的高低 问我们:你活得满足吗?”“一面镜子 映照灵魂的明暗 问我们:你活得无愧吗?”“一股清流 荡涤世风的清浊 问我们:你活得干净吗?”“一个敬礼 考验信仰的坚柔 问我们:你活得有意义吗?”更是直抵人心,发人深思。“四问”对于当前某些党员干部中产生的不良心态和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警示作用;对于在新时期大力弘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作品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现象的真实,而且能让人从本质上感受到“内在的真实”。

真实美还体现在真实的情感上。《英雄不老》不仅具有现象的真实、本质的真实,更有感情的真实。

在上海战役中,“他急中生智,也扑倒在水沟里,在尸体堆里装死,暗暗等待黑夜来临。察看的敌兵用刺刀拨着死尸,刀尖也戳着他的身子,他纹丝不动。夜幕终于垂落,他沿水沟匍匐前进靠近那个地堡,一跃而起,拉响导火索把炸药包投了进去,地堡在爆炸声中崩坍。”身子被刀尖戳着,他纹丝不动,随后又“一跃而起,拉响导火索把炸药包投了进去”,这些都是出于军人神圣的使命感,真实而感人。

要从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一下子变成种地的农民,李文祥像当年冲锋陷阵一样率先报名了,因为他是革命功臣,担心领导不批,“他又当场咬破手指,在申请书上按了血指印。”咬破手指,在申请书上按下的血指印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功臣的一片丹心!

让受众“有感动,有眼泪”的不仅是李文祥老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感情,也他有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他知道女儿成绩还行,也想读书,只是为给爹娘分担重负而辍学。可他当时一直闷头抽烟,半夜几次走到女儿床前,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没有说出一句话,但一个父亲的慈祥又无奈是那么真切,让人动容,让人心酸。

“团拜会的果盘里,樱桃水灵灵地鼓着红腮,老人忍不住悄悄拿了两颗:‘冬天的樱桃,给俺的小拿个吧。……一路揣了二百多公里,一进家门他就喊:‘小,看爷给你捎了啥好东西!摊开手掌,两只樱桃已挤烂了,小一把塞进了嘴里。” 一个和蔼可亲的乡村老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倍感温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过去的英模报道,大多着重写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浓厚感情,而淡化了他们对亲人的真挚情意,往往让受众产生一种错觉:先进人物虽然可敬,但不可亲,更不可学。《英雄不老》没有回避英模人物的自然本性,不仅真实表达了李文祥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热情,而且展现了英模“真我”本色,使人间真情得到了表露,使人间真爱得到了肯定,也使人性之美真正回归到新闻作品中来。

二、认知生活的思辨美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东西,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辨也是一种美,一种深邃隽永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的美。思辨美是一种思考现实生活、明辨事理而表现的美学素质,它要求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体现出理性思考的深度,使其反映生活且“高于”生活,发人深思、启人心智,让受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美的享受。《英雄不老》通篇散发着新闻与理论结合的亮点,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把握报道对象,具有强大的理性魅力。

思辨美首先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和开掘上。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和平年代隐功埋名安贫乐道的李文祥老人是一座值得深深挖掘的“富矿”:既符合核心价值观,也符合普世情理;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传统美德。真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辽阔深邃的重大人物典型。但新闻贵在新,而李文祥这座“富矿” 在2011年1月4日被省委书记卢展工无意中发现之后,各大媒体就立即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三个多月后再去做李文祥的文章,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烫剩饭”的尴尬。事实证明,《英雄不老》是所有有关李文祥新闻作品中最宏大、最深远、最有分量的催人泪下的重磅精品,这首先要归功于作者的独特视觉与深度开掘。

《英雄不老》的作者朱夏炎、王钢在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说:“在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采访整整三天,最大的感触是,在八十七岁的李文祥老人面前,进入那个博大深邃的精神世界,我们已经成了他膝下的孩子,从年龄到灵魂。”可见,记者不仅走进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而且自始至终都交织在感情的漩涡之中,深受感动和教育。正如朱自清所说“强烈的情感能够将理融化在他的笔尖上”,使得作品不仅晓之以理,且动之以情,而这正是思辨美的又一特点。《英雄不老》的思辨美自然还在于它炽热的情愫。

“前一半雄壮火爆,奇异卓著,高潮迭起;后一半平凡淡泊,沉潜缓慢,波澜不惊。前后如同峰谷,前半有多高,后半就有多深;前半有多奇崛,后半就有多沉寂……然而,静难于动,忍难于纵,更加难能可贵是后一半,更显高风亮节是后一半,更见功夫是后一半,更打动人是后一半。人生在强烈反差中达到完整、平衡、高尚、伟大,前半生是英雄,后半生也是英雄。”

“哗,整个会堂简直爆棚了!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站起来,向这位老英雄、老功臣鼓掌,向这位老农民、普通人鼓掌。老人一言未发,却如黄钟大吕,用一个敬礼撞响所有的心灵,考验着信仰,考验着党性,考验着人格。全场听众的回应犹如井喷一般,掌声经久不息……”

……

火一般的句子,火一般的感情,既是对李文祥老人的高度赞美,又蕴含着凝重的人生哲理。

“这个李文祥,该要的他都不要,他还会伸手索取吗?他还会钻营谋求吗?他的欲望低到了尘埃里,他的境界高到了蓝天上。他是天地之间一面明镜,映无声,照无言,却使多少人折服、多少人省悟,又使多少人羞愧、多少人汗颜!”

“他说得坦然,说得安然。是的,舍生忘死打下江山以后,他没有一粒米不是靠自己辛勤挣来的,他没有一餐饭不是靠自己劳动得来的。虽然直到今天,他仍不富有,他依然清贫。”

……

这些文段在感情的跳荡中交流着深邃的思想,在打动人们的感情之后,又使人在美的享受中领略到深一层的教益——某种思想的警策,某种哲理的启迪。

思辨美更体现在深刻的议论之中。《英雄不老》大量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或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不管哪种方式,议论都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理性的升华,常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切化有为无,这是李文祥重新开辟的一种人生、一种活法。千万人难以放下的,千万人难以做到的,他却自然而然放下了,一心一意做到了,这就是他的纯粹、他的非凡。二十一年后回故乡的,还是一个像泥土一样天然质朴的大地赤子。其实那个装满奖章奖状的小布包他很珍惜,妻子说留着有啥用?他郑重地说:‘这是荣誉。但他珍藏的方式便是消失。在他看来,能够证明存在价值的,能够体现理想信仰的,不是荣誉,不是地位,而是不断在干,永远在做。……”

“老人呆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记者感觉到,他对眼前新式物品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不知道,也不关心,究竟这些物品价值多少。他看见的只有情义,他坐卧不宁地忐忑着,忧心忡忡地不安着。在心中的一台施与受的天平上,他以往献身付出的施轻于鸿毛,现在纷至沓来的受却重如泰山。他不能坦然于这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

冷静、深邃的细密分析与独立的科学省察使议论“象仲秋的石榴”,内核充盈、饱满。读者品尝着这一颗颗“思索的果实”,自然可以受到理性的启迪。因为这些意气风发的议论是建立在叙事基础之上,是对事实的理性提升,有着客观事实的依据,所以根底深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理性的思辨之美洋溢于其中,让人受益匪浅。

三、再现生活的形象美

在分析美的要素时,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韵和特性的东西。”如果说,真实美和思辨美是《英雄不老》美的内容,那么形象美就是其借以表现内容的形式。

《英雄不老》的形象美,首先在于它采用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具体可感、有血有肉的的英雄老人的光辉形象。

“……李文祥老人面朝卢书记,下巴抵在扶着拐杖的手背上,好像伏在桌子边的一个孩子,等待老师审查他的假期作业。他的眼神有些忐忑,姿态令人生怜。”

忐忑的眼神,令人生怜的姿态,这一肖像描写刻画了老人谦卑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5年的一天,上级来电话要提拔他当指导员,他急得拍桌子嚷嚷:‘老首长,我从小的情况您不知道?指导员必须会讲课,我没文化,要是讲错词儿了呢?丢人不丢人?麻烦不麻烦?讲军事错了还可以改,讲政治错了可不得了。老首长说,那就提拔你当副连长吧。副连长比指导员低一级,他却嘿嘿笑道:‘这还差不多!”这一段文字,不仅可以让人闻其声、见其行,还可观其容,这一“拍”、一“嚷”、一“笑”把李文祥的耿直、淳朴、以大局为重的形象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背着老伴和女儿,溜进修车铺偷偷抽支烟;老韩伸手向他讨烟吸,他揪老韩长长的白胡子;老韩叫他‘黑老包,他伸出拐杖柄勾老韩的脖子……”一“偷”、一“揪”、一“勾”让一个老顽童的形象呼之欲出。

言为心声。《英雄不老》更善于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来刻画形象,突出人物性格。

济南战役中,队长要求共产党员冲在前边,李文祥急了:“别看俺不是党员,打仗可不含糊!”

人们提及李文祥的战功荣誉时,他说:“显摆那干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

当女儿提到父亲当年打仗,“脚底下轱辘轱辘都是尸体,一双绑腿都染红了”时,他淡淡地说:“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能不死人呢。真死了就死了吧,反正是为人民而死。”

当地民政部门帮助老人将破屋修葺一新时,他懊悔地念叨着:“没人来,就不花钱了。比我好的人多得很呢。一个老头子,没必要花钱,有这钱建社会主义多好!”

……

这些平实、纯朴、鲜活的个性化语言生动地诠释了李文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特别是关于“泪”的细节描写更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文章前后多次写到泪:不当干部当农民,没钱好好孝敬老父亲,招致一记记老拳、一个个耳光,为此,李文祥的“泪水第一次在妻子面前倾泻”;刚回老家时,寒冷、饥饿和思乡的煎熬,使陈宝珍流下委屈的眼泪;女儿为爹的病着急上火、不知所措,“对着天空泪如雨下”;时隔三个月,李文祥再见卢书记,“老眼泛起泪光”;播放247团的影碟时,“老人的眼泪扑嗒嗒地掉”;当济南战役那面“永镇门爆破队”锦旗特地从博物馆借出来放到老人手中时,“他含泪抚摸锦旗”;报告团成员的真情讲述,让一千一百多名党员干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泪光闪闪”……这里有英雄气短的泪,有儿女情长的泪,更有怀念的泪、感恩的泪、感动的泪……每一滴泪都涤荡人的灵魂,浸润人的心田。

《英雄不老》的形象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应用上,尤其是精炼而传神的动词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象美。

“李文祥满身血迹晃下阵地。”

“这个‘数字化记忆从此嵌入他的生命。”

“党员就要永远听党的话,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儿!——倥偬之际指导员的这句话,板上钉钉一样进了他的心田。”

“李文祥和战友们勇猛地冲上滩头阵地,把长江天险踏在了脚下。”

“是街边老百姓端来一壶凉茶,给昏迷的李文祥撬开牙关硬灌下去,才把他救活过来。”

“晃”,精炼而传神地描绘了战士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情状,再现了战争的悲壮和严酷;“嵌”,传达出李文祥对部队浓得化不开的情结;“”,表现了英雄老人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踏”,把我军战士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并洋溢着满腔的自豪感和坚定的自信心;“撬”,形象地诠释了“小布包里的一切……真真切切是用命换来的!”

综上所述,《英雄不老》拥有巨大的三维美学空间——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知生活的思辨美、再现生活的形象美,真可谓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英雄永不老,审美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朱夏炎,王钢.英雄不老[N].河南日报,2011-6-28.

[2]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 张德厚.文学美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 冯兆强.论通讯的三维美学空间[J].广西社会科学,1999(4).

[5] 邢敦杰.思辨美是文字新闻的魅力所在[J].城市党报研究,2004(4).

作 者:刘素芳,河南省民政学校高级讲师。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