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中职电子电工教学
2013-04-29张正明
张正明
【摘要】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它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物理 电子电工 教学
电子电工这门课是职业学校工科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为了切合当前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有必要改进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基本原理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普遍存在上课听不进去的现象。而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理论性强,原理抽象,专业术语、名词概念等比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少,学生理解起来普遍感到吃力。因此,针对学生物理基础差、电学知识掌握的不好等现状,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我们需要认真找出本课所需要的电学基础,以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的进行。例如:在教学“晶体二极管和整流电路”时,首先要理解晶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概念,深刻理解半导体的三大特性;其次,鉴于半导体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回顾物质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特别要了解硅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在学生了解了硅元素的物质结构示意图,了解了半导体以及半导体的三大特性等这些准备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二极管及整流电路,就比较轻松了。随着课程的推进,后面的知识往往都是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的。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开展新的课程内容前,依然要去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只有在这些背景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之下,才可以开展新的教学,否则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课就是在煎熬,就是在无奈中睡觉,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实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中职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除了要把理论内容向学生传授清楚,还要让学生有过硬的技术与应用能力。传统的实验课大多是为验证书本理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而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应用技能素质,就必须增设一些能够锻炼学生业务能力的课程。为了体现电子电工课程的实用性,我们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来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课题,比如设计门铃电路,设计彩灯,设计简单的报警电路系统等等。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配合着进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动脑,在原先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从设计电路,组装零部件,再到后来的故障排除,最后完成课题。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感兴趣的小课题、小实验,比如进行收音机的维修,微型小电风扇的设计等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过程学生都能获得攻关课题的乐趣,也能让学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实用知识内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启发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
三、改革技能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动力。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希望自己动手去实践。很多学生学过理论进入车间后就忘了,而动手能力却不差。因此,教师要学会对教材的适当处理,去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在目前中职生源质量下降的现状下,电子电工教学应该采用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理论基础为主线,以培养技能为宗旨,以实验教学为引导的教学原则。它既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维修部中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融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于趣味性实验之中的教学模式。例如制作电子频闪灯、汽车电压调节器、开关音乐报警器、调频无线话筒等,这些电器大都来自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学生易于接受。简单制作可安排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首先调动学生的动手热情,再逐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如学会看懂电路原理图与印刷电路图的对应关系,掌握元器件的焊接技术等制作工艺。在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选取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如组装电子镇流器、电流万用表、收录机、电视机等。
四、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电子电工教学中具有很多的实验,又有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这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对其缺乏认识和组织,使实验、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在学完理论后按照教师制定的步骤操作一遍,把实验数据记录后写一份实验报告就算完成任务了。然而,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被忽视了,那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实行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导出理论。在操作上都必须设计问题,提示实验实践理论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材料,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在学习“晶体三极管放大特性”这部分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发射极、集电极、基极上三个电流是怎样分配的?它们的变化情况怎样?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连接电路,设计测量电流,研究三个电流的变化情况,问题可以逐步延伸下去。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做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哪怕是操作不成功,也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初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