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战争与词汇缺失

2013-04-29张翠珍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欧内斯特海明威战争

摘要 本文旨在以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为例,分析战争使人们避而不用某些词汇的原因;并且通过对这一隐含的语言现象的分析,探索海明威对战争及战争经历的深切洞察及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从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退伍士兵对参战经历的反思以及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几个角度分析。

关键词:战争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词汇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写于一战之后的半自传体小说,是一部反战题材的作品,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海明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用精炼的语言批判了战争的虚无、荒谬和非理性。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军中作战的美籍救护车司机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的角度进行叙事,阐述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在文中,主人公亨利有一段话:“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就觉得局促不安……我也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什么光荣。至于牺牲,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把肉拿来埋了罢了。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者神圣,倘若与具体的名词,例如村庄的名字、部队的番号和重大的日期等放在一起就简直令人厌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对那些对战争、战士、战绩的所谓赞美词汇表现了极度的厌恶情绪。

众所周知,海明威的作品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也是那一代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的写照,亨利的话正是以海明威为代表的那一代参加过这场惨烈战争人的心声。那为什么这些经历过战争的血雨腥风存活下来的人,本应该得到的荣誉、奖赏和赞美的词汇,对实际经历过这次战争的人来说却是如此地令人厌恶呢?为什么战争导致人们避而不用某些词汇?探析其中的缘由,就要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参战士兵的经历及海明威本人的写作风格开始。

一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质上是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但参战的各国统治者却给这场战争披上了民主主义及爱国主义的外衣,采用各种手段鼓动民众参与这场战争。在一战末期,为了参与瓜分胜利果实,美国总统威尔逊也于1917年1月召开国会。在会上,威尔逊代表主战派历数德国对美国试图保持中立的侵犯,试图发动美国民众参与这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正义比和平更珍贵,我们将为我们一贯珍视的事业而战……为这一事业我们可以献出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献出我们的一起……我们将以这样一些人而自豪……”在威尔逊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的鼓动下,美国青年奔赴欧洲战场,“为和平、自由和幸福”而参战。受到蒙蔽的热血青年,怀着捍卫祖国、坚持正义、维护和平、创造幸福的美好理想,投入这场战斗,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投入的是一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

《永别了,武器》相当于海明威的自传体小说,透过主人公亨利的经历,可以看到当时的海明威满怀梦想和热情报名参军,急切地想观察战争、体验战争。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将自己的参战经历及战后十年的观察和反思,巧妙地通过主人公亨利反射出来。亨利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爱幻想的美国青年。一战开始时,亨利在“拯救世界和民众”的号召下,像其他热血美国青年一样,被战争的光环所吸引,自愿奔赴战场,他们抱着光荣、正义、英雄的信念,努力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他们对战争的本质并没有了解,海明威在后来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道,“那会儿我们特别傻,还以为我们是主队,奥地利是客队呢”。他们对战争的残酷也并没有预料,甚至没预料到真的会受伤、牺牲。他们认为在为正义而战,站在正义的一方,一定会胜利,而且,战争胜利就将意味着他们梦想的和平、正义、幸福就会到来。正是被这些人为编造的、由这些美好字眼所构建的战争的美好光环所吸引,热血青年满怀理想和信念奔赴战场。即使在战场负伤,他们仍认为他们参与的是一场伟大的战争,他们在为一桩伟大的事业而献身。海明威在负伤期间给母亲的信中写到:“一个男人为他的国家牺牲了,作为一个母亲应该是最骄傲、最幸福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给这场战争所编织的光环的影响之巨大。

从语言学角度讲,词汇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所赋予的。既然意义是建构的,自然不同经历对词汇意义的构建也就不同。战前,他们对“正义、和平、光荣、牺牲、英勇、荣誉”等等这些词汇构建是积极的、美好的,是憧憬的,因为它们与美好的事物相联系,而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了解了战争的真面目、经历了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之后,在这些退伍兵的意念里,构建这个光环的字眼已与这场战争及其参战的经历和现实的体会联系起来了,因此,在这些人意念中,这些词汇就有了与战前理解完全不一样的象征意。对战争的反思,使他们意识到他们参加的是一场没有正义、道德可言的战争,更谈不上英勇、光荣、荣誉、胜利、辉煌,他们避免使用这些词汇谈论战争及自己的经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字眼和这场战争联系起来就具有了讽刺意义。

二 对战争经历的反思

战争总是给人们精神和肉体上带来巨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空前宏大,而且采用了不计其数的新的战术策略,其中就包括战壕战。士兵在满是泥污的战壕里战斗,泥污就成了这场战争最深刻的感官材料,会让经历过的人深切回忆起那场战争。《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小说批判了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仪式上说:“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总统威尔逊及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动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了人的幸福。这场战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化学武器的使用,就单纯从这一点儿来说,这场战争就不算是光荣之战,更算不上是英雄之战。身处战争中的人不会感觉到这些,战后这些感官体验及道义缺失都会在他们事后的回忆中呈现。

战争使人失去了自身的色彩。处在战争境遇,没有任何浪漫可言,也几乎无法证明自己是个勇敢的人,特别是一战这样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在那样的战争条件下,个人英勇发挥不了作用,无论个人多么英勇、善战,也不能从中获得满足。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人们不觉得自己可能成为英雄,也不可能从战争中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著名评论家保罗·福赛尔曾在《大战与现代记忆中》(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中写到:“战争就其本来面目而言无疑是可怕的,但战争所带来的讽刺意味与被剥夺的希望感却笼罩在我们的记忆中。这种讽刺意味源于战后人们思想与记忆的沉淀。”当人们置于战争之中时,不会对战争的性质有所反思,甚至不会意识到所发生的一切,更不可能做出讽刺性的评价。但是,事后思考战争时,会发现自己参与的是一场具有讽刺意味的战争,而自己也只是战争的推手,是这场讽刺闹剧的丑角而已。一旦觉得讽刺,并不断在讽刺中回忆战争往事,就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一直活在阴影里。要是人回忆起自身经历就觉得讽刺,那么,更没有光荣、荣誉而言,这样的字眼听起来就具有了讽刺意味,甚至令人厌恶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海明威的笔下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不仅仅是麻木的、迷茫和悲观的,他们是有精神追求的,他们不愿意使用或逃避使用这些词汇也说明他们不愿意亵渎这些词汇,他们理想中仍然有美好的东西值得用这些词汇,但不是这场战争及战争有关的一切,也包括他们自己。

不但对战争经历的反思令他们觉得讽刺,战后的残酷现实也同样令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战后短暂光环失去之后,回到现实的退伍兵感到无所归依的失落和迷茫。经历战争的血雨腥风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可是在战后的废墟中他们并未有发现自己理想的和平、公正、友爱的世界,相反,发现自己游离于社会游戏之外,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无法找到支撑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心情郁闷,对前途感到迷茫。海明威以他的亲身体验,用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反思战争带来的创伤,探究当时社会巨大变化带来的痛疾,用他那锋利的文笔把自己的洞察通过作品的主人公表述出来,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和肉体摧残。不管是经历残酷战争的战中,还是活在心理阴霾下的战后,这些身心满是创伤的士兵是感觉不到战争带给他们的胜利、光荣和荣誉的。他们逃避这些词汇,甚至讨厌任何能够勾起他们痛楚回忆的词汇,他们只能用讽刺或者特殊的口吻来谈论战争。

三 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影响

“战争就其本来面目而言无疑是可怕的”。只有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把战争英雄化、理想化、浪漫化,甚至用乌托邦式的笔法描述战争。真正参加过战争的人是无法对战争进行浪漫主义描述的,这在海明威的作品里得到很好的证实。海明威的作品中鲜有情感描写,少用形容词,措辞干练,特别善于用具体的日期、数字及地名。海明威本人对他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样评价道:“我觉得我的风格,与其说是直接,倒不如说是暗示。读者往往得开动想象力,才能抓住我思想最微妙的部分。”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他常使用一些讽刺的手法、隐喻的手法来描述对战争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作为读者就必须动用感觉器官去感受。在《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段,凯瑟琳死于难产,亨利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痛苦、绝望、悲愤、迷茫,但此时海明威并没有花大量笔墨去描写主人公的情感,而是用他特有的直叙手法写到:“但是,我赶他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和石头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了出去,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客观简洁的描述,没用一个动情的词汇,但却充满了暗示,令人回味。

海明威在《我们的时代》里这样描写发生于一战末期的希、土战争:“希腊也是好样的,他们撤退时,没法把所有辎重的牲口带走,所以,他们决定打断牲口的前腿,把它们丢弃在浅水中。所以,骡子的前腿都被打断了,随后被推倒浅水中。这样做没什么不妥的,是啊,自然没什么不妥的”。整段没有一个对这种残酷的、没人性的场景的描绘词,而读者只要动用一下他们的感官,就可以想象出是怎样的一幅场景。经历过这样场面,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想象,谁还能说希腊作为被土耳其人迫害的一方,是正义的、是值得同情的呢?受战争迫害的希腊人把他们经历的痛苦和仇恨转嫁到了别人身上,牲口成了他们的牺牲品,还能说他们有道义上的优势可言吗?还能用正义、关荣来描述这场战争吗?所以这样没有道义可言、缺乏伦理内涵的战争,无论站在了哪一方,无论输赢,都没有胜利可言,没有希望可言。所以,这些光鲜亮丽的词汇只会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甚至觉得讽刺、讨厌。

作为战争题材作品的代表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对那场战争、那个时代的思考是多维的,不仅从他的叙述手法上,还可以从他的用词上,甚至微观到形容词的使用上,都折射出那一场战争的本质,以及战争带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创伤。

参考文献:

[1] [美]海明威,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 [法]安德烈·莫鲁尔,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组译:《美国史——从威尔逊到肯尼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 曾繁婷:《孤独的雄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董衡巽:《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 http://baike.baidu.com/view/715985.htm#ref_[1]_6362118.

[6] [美]Paul Fussel,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7] [美]海明威,马彦祥译:《我们的时代》,晨光出版社,1949年版。

作者简介:张翠珍,女,1966—,吉林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欧内斯特海明威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海明威名言
与狮子对视的瞬间
海明威:《雨中的猫》
被风吹“偏”的战争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泉涓涓而始流
他们的战争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 Ethel and Ernest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