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几点浅见

2013-04-29高玉海

考试周刊 2013年53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教学效率

高玉海

摘 要: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作者主要从领会新课程的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利用实验等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注意利用有效的训练,及时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物理教学新课程要求 科学实验探究 习题教学 教学效率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我辛辛苦苦,耗尽精力,可学生成绩还是一塌糊涂。”“这些学生真笨,练习过的问题,还是不会!”“累个半死,学生却不学,真伤心。”不由引发我的思考:我们的辛苦到底有多少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转化成学生的成绩?如何把我们的努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领会物理新课程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制定合理目标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策略。《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与初中相比,高中物理课程无论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应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基础,从课本入手,立足基本,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具有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切不可在基础教学中,利用考试说明,瞄准选拔性考试,想着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却做着拔苗助长的事情,体现在教学中难度过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造成连基本知识也没能完全掌握的局面,使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叹难学。在一次听课中,我遇到这样一位教师,他平时工作踏踏实实,备课非常认真,但学生却感到他非常难以接近。他说:不知道为什么,学生很少问我问题,不会也不问,是不是怕我?其实该老师非常和蔼,什么原因使学生不敢问他?听过他的课,我明白了。他讲的是“平抛运动”第一节,开始复习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合成与分解,利用实验探究了平抛运动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特点,总结了规律,非常有条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也较活跃,但到了例题选讲时,却用了如下一例: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下落的高度为h,正好垂直撞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将要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v■+gt D.■

本题是一道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的题,对知识和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放在本节课是不恰当的。它与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知识的应用脱节,不是大多数学生能够解决的。结果教师累得不轻,学生糊里糊涂,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明显降低,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可见,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研究新课程的知识编排,整体把握教材,注重以學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的讲解只是为学生提供信息、思路。知识的建构,方法的形成和总结,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剖析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体会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障碍。即使是教师的单独讲解,也要注意问题的引领,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也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二、做好科学实验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物理新课程特别强调了科学探究。体会好科学探究的内涵是教好物理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实验,而我们条件不充分,就免了。或者简单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其实这都是对科学探究的误解。由于误解,造成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其实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一个问题可由学生提出,亦可由教师提出,然后通过思考、讨论。例如:在讲强相互作用时,下面的思考与讨论就是一种科学探究。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和质子及中子却聚在一起组成了原子核,质子之间应该有静电斥力,那么为什么原子核不散开呢?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思考、探讨,从而在教师引导下得出质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力的结论。问题虽然很小,但它包括:问题提出—猜想—探讨—结论,具备了探究的典型要素,是一种科学探究。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是学生能力组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探究应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只有经历了实验过程,一些问题才能顺利得到回答。例如(2012江苏,第11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像。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s-h图像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摇 ?摇。(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本题不是课本上的实验,它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运用滑动摩擦、动能定理等知识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误差,得出实验结果。在问题的解决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探究能力,体现出实验的开放性、设计性、探究性。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把握了科学探究的内涵,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养成一种教学习惯,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习题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形成良好的思维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学效率的具体表现。当前“习题方法”教学的流行做法:方法概述+应用举例。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流行做法的方法是教师琢磨出来的,学生此前没有认识;学生关于方法的建立缺乏足够的感性基础;学生对方法的操作是模仿;教师可以使学生理解方法,但难以形成学生运用该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甚至于有的教师把解答某个题目的经验也当成“方法”让学生记住。教师在本学科内发掘大量的“方法”让学生套用。有一些教学内容的三级结论也当成了“方法”让学生“掌握”,学生面对各个学科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方法”不知所措。

在习题教学中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多设计学生的独立活动;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素质,而不是让学生记住一些解题的类型。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个例的感性积累,注意多让学生体会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选取合理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2012江苏高考):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一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

(3)討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的关系。

“轻杆”,意味着质量为零,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弹簧压缩过程较简单,轻杆运动中,弹簧是否会被继续压缩需要经过推理判断,而“轻杆”模型建立则是关键。因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轻杆运动的任意时刻,其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由此可知弹簧对轻杆的弹力在轻杆滑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可见对于该题的物理情景的建立、物理过程的分析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应注意把题目的文字叙述转化为情景,把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把题中的对象、状态、过程的关系用草图表现出来,会在图中恰当位置上用字母作出标注(最终能直观地看出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度习题训练,适度地拓展、拔高。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不是越难越好,贵在有效、得法。可通过求同存异,举一反三,举三归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途径,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斜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在斜面上能匀速下滑,物块在下滑过程中斜面仍然静止。物体与斜面间、斜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求水平面给物块的摩擦力。

从本例的最基本的情况入手,逐一分解,步步设问,层层深入,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利于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认识和掌握典型的物理过程,辨别不同问题的过程特点,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同时还可有效防止思维定势的产生。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只有提高了教学效率,才能使教师不再叹息,学生不再疲惫,形成教与学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教学效率
提高数学习题教学质量实践探究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
初中英语习题课小组合作方式探究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