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情感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兴趣

2013-04-29丛芳

考试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困难情感数学

丛芳

现在很多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多少兴趣,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有的“望而生畏”,有的干脆放弃不愿意学习,有的用了很大的劲却收效甚微,日久天长就失去了兴趣。是什么原因使学生有了畏惧感呢?不感兴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做了相关调查。

调查中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大都对数学没有兴趣,具体有如下情感特征。

1.对数学学习本身缺乏兴趣。

有46%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示“不太喜欢”,27%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般”,只有10%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选择“比较喜欢”;而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中有67%表示“喜欢”,有32%表示“比较喜欢”,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普遍缺乏兴趣。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把数学看成是一门令人厌恶的学科,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数学没有感情。

2.畏难,逃避。

调查发现,在回答“如果发现你不太会的题目是否会花多时间和精力把它弄懂?”这个问题时,75%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选择了“从不这样”,而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95%选择“一定弄懂”,反差非常大。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不敢正视困难,害怕困难,当遇到困难时选择逃避,学习主动性较弱,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也较差。

3.自卑感,自信心不足。

调查表明,80%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多”,而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却有85%的选择“成功的体验多”,两者差距很大。这说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长期处于困惑、苦闷、失望自卑之中,情绪沮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自信。

4.渴望友谊和关爱。

调查数据显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比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情感上要求更高,更具有向师性,更加依赖老师的教。在回答“你希望数学成绩排名吗?”时,有95%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表示“不希望”。这说明,数学成绩差已经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感到数学学习的压力,害怕被别人瞧不起,特别是被老师瞧不起,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这些心理情感特征呢?我们共同分析了调查结果,总结了对家长、老师、学生的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认为数学单调,枯燥难学。

很多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理论性强,对如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要求高,运算追求绝对准确,非常难学。从接触过的一些学生那里得知,从他们接触数学以来,不同阶段总是带着前一阶段的旧账,基础知识差,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越往后学就越学不懂,更谈不上综合应用,考试总是不达标,日积月累,日渐产生厌恶感,进而失去了兴趣,学习数学成了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

2.认为数学与实际脱节。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为高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将来用不上,可学可不学,如果不是高考要考,那么就可以不选择这一门课程。他们还没有懂得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用途之广,生活中应用价值之大的实际情况,总是狭隘地理解数学。当然这与我们现行教材的理论性强,老师在上课讲解过程中联系实际少也有一定的关系,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慢慢地淡下来。

3.不当的成就归因。

学习数学的兴趣随考试成绩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极不稳定,时有时无。当学生能获得胜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愉悦感。即使失败,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努力不够,从而会加倍努力争取成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自尊,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都比较消极,对于考试,他们往往归因于外因,如:智力、试题、运气等,没能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

4.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能感受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当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几乎都是只评价认知的结果,而忽略情感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由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心理负担重,而教师在教学中又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互动,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这样慢慢的,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教师的兴趣,也就慢慢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学生个体缺少成功的情感体验。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数学是对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理解能力有很高要求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力间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些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不能掌握知识,作业频繁出错,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又常常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责备和训斥,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挫伤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放弃数学学习的想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上述情感特征和原因,我们必须注重用情感唤起学习数学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的一边……”如果你在学生的眼中是个缺乏过硬本领,素质低下的老师,学生会喜欢你的教育方式,对你的教学感兴趣吗?每个人都有崇尚有才华,有能力之人,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你是一个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自身资质底蕴厚实的人,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2.用良好的个人品质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接触最为频繁,良好的个人品质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拥有崇高思想品质的人是值得尊敬和爱戴的,教师的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责,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取向也会或多或少地与他的老师保持步调一致。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自身品质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我们大胆地敞开心扉,视学生为朋友的时候,学生认为教师是值得信赖的时候,他们会大大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感。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途径很多,如:生活中,适时给予学生关怀和体贴;日常活动中极力渗透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实用性;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授受环境,等等。

4.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不当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心理疲劳,从而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没有因材施教,理论与实际脱节,对学生只严不爱、只教不练、只练不导、只抓尖子生等都是错误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讲练结合,有讲必练,有练必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正确的评价。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表扬和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性语言、方式,给予学生适时,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还可以一改以前既讲又评的角色,成为一个聆听者、组织者,而把充分的空间和自主权留给学生,让他们互评互议,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的空间,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成就感,同时,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反思,进而不断进步。

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了知识、能力目标,还增加了情感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数学是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更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应有意地运用情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每一名学生心中充满阳光,健康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困难情感数学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选择困难症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