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3-04-29刘俊彦
刘俊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一、学生苦于作文的原因
1.词汇的贫乏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组词、构段、谋篇布局的基础。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来之炊”。因之,一到学生作文,便抓耳挠腮,眉头紧皱,茫然无措。为了应付,便干巴巴的,跳跃式地三言两语就交代了事,或像记流水账一般。
2.不善于观察积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其主要表现是:①缺乏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做好事情的先导。有的学生认为看什么都没意义,这样的观察又怎会有意义呢?②缺乏正确的观察方法。虽然有的学生在作文前进行了观察,但观察目的不明确,自然没能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观察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因而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住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不可能积累切实可用的作文素材。“闭门造车”,拾人牙慧。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当然,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难以调动起来。③不善于做笔记。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下苦工夫观察,也难以把看到的、听到的准确地记下来。所以,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头脑还是空空如也。这是学生厌写作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有些学生善于观察,也积累了不少词汇,但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即使一些底子很不错的学生,写起作文也是无所适从,前言不搭后语,不知道如何遣词造句。布篇本局,这就是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二、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1.鼓励学生勇敢去“说”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其实就是将自己想要诉之于口的东西转变为笔下的文字。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训练学生去“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专门腾出五分钟,每节课都安排两个学生来进行演讲,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演讲的机会。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辩论、诗文朗诵、讲故事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地阅读。
2.营造活跃的写作氛围
在要求小学生写作文前,营造出活跃的写作氛围对于小学生写作思路的开拓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上课前,可以先不公布选题,而是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以一个话题打头,慢慢引导学生思维,使其活跃起来之后,再引出作文题目。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些科幻小文章时,老师可以先行打开话题,讲一讲自己对于未来科技有着怎样的预想,又希望有哪一些高科技产品尽快问世,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对此展开讨论。当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后,最后公布作文题目。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小细节
教师应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帮助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不束缚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去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雨、刮风、打雷、闪电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当这些自然现象出现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各感官去体会、观察,然后以此为题,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相信这样一来,学生写出作文就容易多了。
4.不限制学生日记写作的内容
许多学生对写日记毫无热情,如同流水账般,只是将其当做作业来应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意强调日记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感想,有意识地、自主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去写,就怎么去写,不设条条框框,通过日记中的积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5.在“读”与“评”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一般都由教师负责。如今,我们不妨改变观念,换一种方法来进行,即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例如,作文写出来后,先让每个问学将自己的作品读一遍,老师先不参与点评,而是由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并写上自己的优点及不足。然后,将作文打乱重发,让同学之间相互打分、点评。最后,才由老师来进行讲评、总结。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找到给自己打分的同学自行反馈交流,若是意见相左了,也不妨来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因为,争论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而且,学生在看到其他同学的作文时,也能够取长补短。学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从而提高了写作的技巧和能力。
6.提供范文,开阔视野
作文好比盖房子,有了图纸,还得有材料,否则,再巧的工匠也无能为力,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视野狭窄,作文材料相当贫乏,写起作文无从下笔或者东拼西凑,内容空洞。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得开阔视野,积累素材。首先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指导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多读书,尽可能扩大阅读面。同时,要随时积累,做摘录卡片,写心得体会,等等,日积月累,材料也就多了。其次是“听”。通过录音、广播、电视等,随时了解一些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一些动态。再次“看”。要引导学生多观察,节假日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转转,感受自然的魅力,让他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投入生活的怀抱,让他们去读自然这部深奥的书,去感悟生活这部丰富的著作。最后是“思”。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从一些凡人琐事中发现一些普遍的问题。唯有思考,文章才会与众不同,才不至于空洞乏味。只有老师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留心观察,找素材,学生也会随之潜移默化,慢慢地喜欢上作文。
综上所述,小学生厌写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改进作文教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关键是各教师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愿写,有材料可写,学会细观察、在观察中寻特点,这样,才能写出好作文,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