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2013-04-29付闪闪
付闪闪
摘 要: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的。研究“数”时,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应用
恩格斯曾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有些数量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量和分析,得以严谨化。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呢?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见解。
一、以形助数
“以形助数”其实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而我们往往可以借助图形使之形象化、直观化,把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可避免繁杂的计算,获得出奇制胜的解法,以便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那么“以形助数”该如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呢?
1.用图形的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一般来说需要借助于直观。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很多知识都是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低年级开始学习认数,到中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等都是以具体的事物或图形为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数、算理等。
2.借助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来说是从直接感知到表象,再到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表象介于感知和形成科学概念之间,抓住这中间环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例如:教学“体积”概念。我让学生观察一块橡皮和一个铅笔盒,提问:哪个大,哪个小?又出示一个魔方和一个骰子,提问:那个大,那个小?通过观察物体,学生对物体的大小有了感性认识。接着我在一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慢慢加入一块石头。学生观察到,随着石头的投入,杯中的水位不断上升。问:玻璃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很自然地领悟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这一概念。为了进一步使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我继续在盛满水的玻璃杯里放石子,学生看到水溢了出来,然后启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杯里溢出的水的多少与放进去的石子有什么关系?经过讨论得出:从杯里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子的体积。至此,学生不仅认识了概念,而且学会了应用概念。
二、以数解形
有关图形中往往蕴含着数量关系,特别是复杂的几何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我们可以借助代数的运算,将几何图形化难为易,表示为简单的数量关系(如算式等),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面,简单地说就是“以数解形”。
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先出示6、12、8三个数字,让学生从这三个数字中找找长方体的面、棱长、顶点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学生在理解三个数字与长方体特征之间联系后,对后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计算抽屉、柱子的表面积时,先弄清这样的长方体有几个面,就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三、数形结合
运用数形结合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从而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数形结合感悟数学符号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具体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可以将问题用符号表示,然后选择算法,进行符号运算。
如:把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代表3)又拼成正方形,把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组成长方形,现在代表几?一个三角形是3,拼成正方形需要两个三角形,3+3=6,两个正方形又拼成一个长方形,6+6=12,在这两个过程中让学生一边体会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组合关系,一边计算。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即是“形”,“形”即是“数”,数形结合在一起的乐趣,而且初步明白数学就是符号化的语言,一个数字可以代表一个图形,不同的图形可以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出来。
2.数形结合深化课堂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深化课堂目标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事物,从教学实践入手,达到具有可操作性、具体的目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高效率地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数学发展的全局着眼,从具体的教学过程着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并使之成为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这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
[3]顾泠沅.数学思想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4]蓝惠菊.让思想方法贯穿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福建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