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13-04-29孙曼丽
孙曼丽
摘 要: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朗读,既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许多弊端,学生读书的时间少,对语言感到生疏,不能很好地掌握书面语言,不能灵活地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应重视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关键词: 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跳出来,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把加强朗读训练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在阅读教学中贯穿朗读训练,在各个环节落实朗读的目标,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朗读,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下面从现代课堂朗读训练的不足与优化朗读的方法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朗读的形式“喧宾夺主”。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直接拿起课本就开始示范朗读,不给学生机会,读完之后却让学生照着她的读法去读,一开始,学生还未完全了解课文,还没有认识文中的生字生词,这样朗读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学生读不出文章的真情实感,达不到教师的期许,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朗读的方式“放任自流”。很多教师在训练指导学生朗读时喜欢说:“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都在低头看书,书声朗朗,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小学生还处于学习吸收的阶段,本身还不了解阅读方式,完全放任学生盲目地朗读,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朗读的时间“昙花一现”。通过调查实践,我们发现在现在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朗读训练占用的时间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五六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要想让学生朗读好,是不可能的。朗读是基本功,用这么短的时间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成效可想而知,学生不会有大的收获和提高。
4.朗读的目标“好高骛远”。朗读就是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文章,然而在日常的训练指导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前两个要求,更注重学生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正确、流利是最基本的,只有把最基本的练好了,学生才可能达到一个新层次。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优化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这种情境当中,充分感受朗读的魅力。而且文章有些内容只靠讲解是理解不了的,必须一遍遍地反复朗读,体会内在的情感,通过教师声色并茂的范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师生一起进入角色,共同感受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内涵。
2.结合教材,指导朗读。朗读是进行阅读的一个基本功,朗读不能盲目地任意地读,而是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带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在分析清楚文章的内容、结构、情感之后,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讲解、点拨,让学生自己再仔细品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诗歌、散文、记叙文、寓言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朗读的方法、语调、语速等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指导朗读。如朗读语言优美、感情浓郁的文章就要用鲜明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如果是朗读客观叙述的说明文则不能这样朗读。说明文是对一种事物的客观介绍,读这种文体的时候只需要正确、流利、口齿清晰就可以了。可见,结合教材进行朗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3.重点段落,着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通常能阐发一定的道理,是学习课文的重点和精华所在。对于这种段落,一定要着重朗读,反复朗读。重点段落中,用词潜句往往恰到好处,准确的用词,优美的句子,巧妙的结构,抓住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内涵,通过认真学习,也能从这些段落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材料。教师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熟读成诵,增强自信。《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说道:“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这段话形象地点明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一些好的段落、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甚至熟读成诵,在朗读中不断加强语感,培养思维能力,在背诵中不断积累写作语料,在积累中不断增强自信心,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限乐趣。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还能促进整体发展。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教会学生活学活用,不能死搬硬套,要正确地认识朗读。教师还要注意结合教材,抓住重点,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让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抒发情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卢偓.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21(4).
[2]陈少华.朗读——让语感不再朦胧.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2).
[3]任运昌.课堂默读!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小学教学参考,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