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龚腾龙木拉提·吐尔别克
龚腾龙 木拉提·吐尔别克
摘 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与词汇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简要论述,结合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阐明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使学生更加轻松科学地掌握英语词汇,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 教学应用
1.引言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metaphor)这一概念。自1980年Lakoff &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以来,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拓展到了認知语言学领域。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经历和理解某一类事物,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法(Lakoff:1987)。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束定芳和汤本庆(2002)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词汇教学,而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本文拟运用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应用。
2.概念隐喻理论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并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揭示隐喻现象,即用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上,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按人们对隐喻的熟知程度划分,隐喻可分为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常规隐喻是指那些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是一个语言集团文化和经验的沉淀。这种隐喻几乎存在于每一句话当中,Lakoff & Johnson(1980)将其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隐喻具有普遍性,是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人类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有一个隐喻(Richards,1936)。研究表明,人类使用的约70%的语言是隐喻的。隐喻的普遍性是以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概念间的关联为物质基础的。
3.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的。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词汇,然后结合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推理,这样便可以扩大词汇量。隐喻可以简化认知过程,是因为其具有易理解、易记忆、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并理解词汇、短语中所包含的隐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1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将隐喻理论用于基本词汇教学。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层面开始的,而在此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被称为基本范畴。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网中,隐喻思维的延伸扩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大部分隐喻思维才可以发展。基本范畴词汇多指音节较少、词形简单的不能分析的本族语词,是人们关系密切、最经常接触的,而且构词能力较强。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找到表达某一概念的相应词汇时,通常会从已有的词汇中借用描述同样形状或功能的词汇来代替。根据Lakoff& Johnson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见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狗、狼”等比“动物”的隐喻意义多。而且由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繁,其义项丰富,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数量众多,它们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较高,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词汇使用频率进行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范畴词汇并围绕这些词汇进行重点教学,使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同时在英语基本词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领会词汇语义范畴的联系,使之能联想和映射到其他不同认知领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隐喻意义。
3.2注重隐喻思维,讲解词汇的隐喻意义。
我们既要重视基本词汇教学,又要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学生在了解了词汇的隐喻意义之后,即使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根据对隐喻的认识猜测词的意思。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加深印象化记忆,让学习词汇变得更有意义。根据Lakoff的观点: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即隐喻概念。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人们总是利用具体的概念认识抽象的概念。在表达方式上,人们常用描述一个概念的词语描述另一个概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两个概念域相联系,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两个概念域的词汇进行总结对比。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一系列词汇,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能准确地选词,表情达意。
3.3分析词义引申机制,帮助学生用隐喻理解记忆多义词。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杨忠,2000)。在中国的英汉词典中,每一个词条下都会列举相关的词义,中心义项是最基本的,再通过隐喻产生其他义项。因此,教师在教多义词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隐喻理解记忆多义词,可以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引申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并进行适当的词源教学。对词汇来龙去脉的隐喻式溯源不仅可以解读出词汇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以词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义词各义项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隐喻思维规律,由词汇的本义推导出各个含义,这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识,一词多义的理解都大有益处。
3.4对比英汉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可以反映人类思维的共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可以利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这是隐喻认知的共性表现。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隐喻反映了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隐喻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奠定了心理基础。因此,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之间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使不同文化能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社会文化背景会有各种相似之处,尽管不同的民族群体使用不同的语言,但在共同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植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肖名丽,2000)。文化共核反映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上,自然会产生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英语中的“head”和汉语中的“头”可以被用来指政府、组织和团体的负责人、领导。教师可以利用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这些词汇,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并不能排除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隐喻作为认知现象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不可避免地给隐喻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dog”这个词,在中国人看来,“狗”是贬义词,我们经常用“走狗、狗腿子”等形容厌恶的人,但在英语中,“dog”是褒义词,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和使用词语,教师应重视输入目的语文化。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利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还要注意不同语言的文化底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各种语言现象中找到概念隐喻,更好地促进词汇学习。
4.结语
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现有词汇教学法的有益补充。与传统词汇教学法相比,隐喻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词汇,拓展词汇的深度与广度,形成更符合认知规律的目的语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源泉,和词汇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更好地解释隐喻语言理论,才能揭示更深层次的语言本质,这对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质,推进英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ameron,Lynne & Graham Low(eds.).Researching and ApplyingMetaphor[M].Cambridge:CUP,1999.
[2]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UP,1936.
[3]束定芳.隱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5]肖名丽.隐喻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2000,(1).
[6]杨忠.将隐喻引入外语教学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