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2013-04-29姬文静
姬文静
摘 要: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新课改后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内容更广,难度更大。要想上好这门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让学生以优带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任务驱动法,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法。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课 现状 改进方法
在新课改中,每门课的教学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内容更多,难度更大,带给我们的困惑也更多。那么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到底有哪些变化,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一、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
信息技术课程由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它与计算机课程有本质上的区别,计算机课程注重的是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学会如何使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更注重的是如何获取、甄别、利用信息,也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新课改前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主要强调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新课改前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关于计算机组成和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的学习。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除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外,还增加了法律、道德等相关内容,扩展了信息技术的外延。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改前采用的是讲授法等应试教育常用方法,而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课,则提倡使用任务驱动法等素质教育常用方法。
二、信息技术课的现状
1.信息技术教师人员少、流动大。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兼职的,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外,还要维修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等。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2.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课从小学一直开到高中,可见其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差很大。在上课过程中问题多,难以按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比如,新课改后,学生的起点都设置为非零起点,而很多学生甚至连开关机都不会。因此,造成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困难。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如何教、采用什么方法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新课改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也就是给学生展示详细的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着做,每节课教师讲得很累,可学生却呼呼大睡。
4.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差。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转行而来的,只懂少量计算机知识,能运用一些软件而已。最核心的教学设计能力却很差,只能进行简单的课本搬家,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差,课堂纪律难以维持。
三、改进方法
1.提高自身认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们就要安心本职工作,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钻研学习,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同时,要明白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只有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培训可以增加同行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以优带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改后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敢于面对这种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中等生,认为他们占多数。这样在课堂上,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在捣乱,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效果差,这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的通病。新课改后,每节课都设置了任务、实践,每章都有综合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学习合作小组活动。每组中既要有学优生,又要有学困生,让学优生当组长负责一组的学习,指导稍差的学生。这样不但带动了学困生,而且让学优生有了展示的舞台。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早学早受益,不学则被动,越来越被动。
3.运用任务驱动法,尝试各种教学法。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再满足于一些知识的传递,而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驱动法的效果较好,我们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说分个组、换个座位就行了。而且要在教学中提出实实在在的任务,让学生共同学习完成,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才是主演。我们要敢于尝试,找出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法。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新课改的实施,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我们要尽快转变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刘卫华.浅析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信息化,2008(3):6-7.
[2]魏丙良.浅谈新概念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09):15-19.
[3]孙祯祥.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职责与任务[B].现代教育技术,2009(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