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助他们成才
2013-04-29琚有生
琚有生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让他们成才呢?下面试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与做法。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人对学习是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关系。如果他对学习的目的明确,他就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有效地去继续学习。因此,在新生入校时我们应给学生讲清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有44个国家以英语为本族语言,包括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美国和英国。英语被一些语言家称为“科学与学术界的世界语”,更有人这样描述英语:掌握了英语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宝库的金钥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会越来越频繁,不仅需要我们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我们大力宣传我国的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让世人了解中国。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个桥梁——英语。由于我们一开始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学习积极、热情,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是使学生保持长久注意的重要因素,而现在所推行的目标教学,对学生听课和保持注意力也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二、重视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上课伊始,学生的兴奋点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有:幻灯片、小黑板、简笔画、挂图、趣闻逸事、幽默典故、名人名言、猜谜语等形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紧扣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这有利于后面步骤的实施,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等。如初中课本中有一封信,我在讲解书信的特定的格式及课本内容之前,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短的信和最长的信吗?”同学们大都摇头,表示不知道。于是我趁机告诉同学们,世界上最短的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寄出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之后写给出版社询问有关此书情况的一封信,全文是:“?——雨果”。 出版社的回信“!——编者”。世界上最长的信是美国人奎林约翰给他姐姐的信,共计113 747个字。
在介绍一短一长的信函后,同学们对用英语写信十分感兴趣,表现在急于想知道如何用英语写信,于是我就顺水推舟,向他们介绍了有关写信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注意力十分集中,当堂课就掌握了英文书信的格式。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表现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对该学科厌烦、放弃。
英语是一门语言,有很多生词、句型等要记,如果教师讲课平铺直叙,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讲、满堂灌,而是通过look,listen and say,read and act,play games,guess riddles等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愉快有趣的活动中去,促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转为乐学。
如在学习感叹句时,我把一本很厚的《当代英汉双解分类用法词典》装在包里。在教感叹句前,我说,“Look!Theres a school bag here. Guess,Whats in it?” 根据方方正正的外形,有的说:“Its a radio.”有的说,“Its a box.”有的说:Its a dictionary.”“How clever you are!”我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就猜出了该感叹句的意思。然后,我打开包,把词典拿出来,说道:“Its a big dictionary.What a big dictionary it is!”我边说边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这时学生早已从我的动作表情中猜出了本句所表达的意思。接着,我又拿起学生的一本词典,相比之下,学生的词典小了很多,于是我说:“How small it is!”并指着学生仿照上面的句子改写成What a small dictionary it is!最后,我让学生拿出直尺、铅笔等模仿造句。
由于采取了上述形式,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妙趣横生,学生很快掌握了感叹句的两种基本句型。
四、巧妙设疑,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讲课时,恰当地设疑可以给抽象的语言增添催化剂,唤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既要善于传道,又要解惑。同时,为直接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信息反馈,我们既要提问学生,又要启发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维,有疑即问;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所以,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设疑——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及规律的探寻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主动掌握知识。如初二课本上Unit 10 讲解be going to 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疑:
(1)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2)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3)When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leave for Beijing?(4)How is he going to get there? By train or by plane?
学生看到或听到这些问句后,在朗读课文对话时,自然会高度集中精力,寻找答案。讲课时,教师的眼睛应看着学生,有时要把眼光停留在分散注意力的同学身上或提问有分散注意力的同学,如问他你刚讲过的内容,使他意识到:“老师在盯着我。”这样,就能促使易“开小差”的同学注意听讲。
总之,教师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得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包括教师用书),还得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灵活安排和处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学生指导、技巧点拨等。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更好的方法,使他们成才。
(安徽省桐城市双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