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让我们站在培育人才的高峰(连载)
2013-04-29于童
于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沉重的命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在大洋彼岸冷眼指出:中国可以培养出很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创新者却寥寥无几,因为中国人“无力创新”!美国国会经论证也得出结论:中国出不了乔布斯!
钱老振聋发聩的提问,让我们开始反思教育理念,也让我们这些媒体人感受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使命感。在本刊学术顾问刘奎林教授的指导下,在编辑部同仁的大力配合下,这部二十余万字的《创新教育学》,将从2013年起,刊登在本刊显著位置上。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造史,也是一部创新史。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创造都是一种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总结人类教育创新理念、内容、方法及教学活动规律的思维科学。学习、掌握创新思维规律,指导教学实践,这对于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强、创新人才辈出的国家,是至关重要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成才之路杂志社从创刊起,成才人就以“呕心沥血,育人报国”作为座右铭。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才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毅然扛起了“注重品德培养,加强素质教育”的办刊大旗,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和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等中央主要领导的认可和扶持。而今,成才人再次吹响教育创新的号角,号召所有媒体人、所有教育工作者和我们一道,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中华民族培养杰出的创新人才,献出我们的青春和汗水!
——本刊编辑部
第四章 创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创新教育学作为一门交叉综合性学科,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产物。虽然“创造”这一词汇很早就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但作为一门创造学却最早产生在西方。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是社会大生产需要的结果,世界经历了三次现代化,而第一次现代化发生在英国,所谓的现代化又是人们创造的成果,所以教育创新思想最早在西方出现也就不奇怪了。然而,真正的教育创新却产生在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改革,在于教育的“困惑”。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这一切都靠人才,而培养人才的载体是教育。所以教育要创新,人才创新才有出路。
第一节 我国的创新教育学
一、我国是富有创新能力的国家
纵观人类创新发展史,从古希腊起就曾记录着人们许多的创造活动,如普罗米修斯的盗天火于人间,人类早期的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还有一大批创造型的古希腊人物。如温元凯在《创造学原理》中所指出的,“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埃斯库罗斯、阿里斯多芬等,就是早期出现的哲学家、数学家、戏剧创造家。他们的创造活动比起原始时期的创造,不仅研究领域拓宽了,创造成果增多了,而且他们也不是人类早期的那种盲目性的创造,而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创造;他们的创造也不仅仅是为了直接满足人类早期的直接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古希腊以后,还出现了许多从科学领域研究创造规律的著作。如:笛卡尔的《精神规律的法则》和《方法论序说》,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法》,拉伯罗萨的《天才和狂妄》,伯格林的《创造的进化》,波依卡的《科学方法》,波耶的《怎样解决问题》,华特埃的《生产的思考》,柯恩特勒的《创造活动的理论》等著作。”
这些有关文艺创造和科学创造的著作,都涉及到创造活动的规律,探讨了创造活动的思维形式,往往会或多或少地阐述了创造发明的奥秘,它们应当是现代教育创新的前身,这也说明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当然,我们也应了解到,从帕普斯到柯恩特勒等人的创造性著作出现,这一时期还只能是教育创新的启蒙时期。因为这些著作所阐述的一些有关创造活动的规律,并不是自觉地从教育创新的角度去论述创造问题,而只是在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学科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关创造的问题,那一时期的教育创新的实践只是停留在实践活动的归纳上,并不能像现在的教育创新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而自觉地去指导人们从事创造。正因为是这样,我们便可以就把这个阶段称之为教育创新思想的初创阶段。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正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除了西方的各种创造技法之外,还有日本研究的各种创造技法,正如温元凯在《创造学原理》一书中所总结的那样,“最早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1936年首先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用于训练和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创造性,后来经过这一课程的教授,职工的创造发明能力普遍提高了三倍,一年后,公司的利润也成倍提高。这件事很快在美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稍后,1941年现代教育创新学的奠基人,美国BBOC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出版了他的著名的教育创新学著作《思考的方法》,并发表了由他发明的一项具有显著成交的创造方法——智力激励法,这是一种集体思维方法。这一方法迅速地在国际范围内广为流传,成为创造方法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这样,便打开了教育创新的应用领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非线性科学的突起,打破了人们原先传统的思维模式,无论是管理农业,还是管理工业,都强调改革、强调开放、强调创新,然而这一切又必须纳入系统工程范畴,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技法总结得比较全面,世上大约有近三百多种创造技法。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教育改革,为教育创新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创新思维成果
中国古代出现的一些创新活动,也是有一些针对性的甚至是不自觉的创新活动,那时往往是为了满足人的直接需要而进行创造。但在他们的创造活动中,也自然涉及到若干创新方面的内容。
其一,传说有巢氏发明筑屋,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均堪称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重大创新。
其二,养蚕和丝织则起源于对野蚕茧的利用,这自然也是创新活动。
其三,两千多年前春秋末的《考工记》曾记载了6种不同用途的青铜的铜锡比例,青铜用途的不断增加,体现了创新中典型的扩散发现原理,是创新早期应用的一个范例。
其四,在古代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孟子以及商鞅等人,都曾对创造问题有过论述,但都从治学、为政、治身之道出发的,有着很浓的伦理道德色彩。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时期从科学的角度探讨创造问题大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压抑,是在强调人要服从意识的条件下的创新。
其五,我国有四大发明的光辉历史,而且在天文、地理、数学、农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方面都有过许许多多的创新,但并没有产生一部总结这些创新规律的书。
其六,北魏末年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只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以前北方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
其七,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30卷,涉及到的自然科学领域十分广泛,但也只是对各种科学给予经验的记录,这类著作,都还不能称之为创新学的著作,但这类书中也有些创新思想,是需要我们去加以分析和总结的。
其八,北宋人贾宪法创造的“开方作法本源”图和南宋数学家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探讨了一些解题的技法。
三、我国教育创新思想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但打破了长期封闭的大门,而且经济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想把中国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就要求创造者和决策者应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不断思考和研究各国知识经济的外向型发展规律和模式,从而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事实上,开放的客观趋势正大力促进着各国更深层次的开放政策。同时,各国的开放政策反过来又促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欧洲学者认为,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全球经济村落”。所以,开放不单单是指国内的全面开放,而且是对国外的开放。
创新者要彻底打开眼界,解放思想,面向世界,并在开放过程中将创造工作系统协调有序,使之在竞争中获胜。这是在全面开放和外联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的思维战略。纵观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上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逐步取代了原来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这说明了开放和搞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所以,各行各业都必须顺应这个大趋势,努力形成开放的思维观念,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放才能开拓。开放与开拓本来就是一切创新者的优势,封闭与守旧是封建主义的弊端。资本主义之所以能代替封建主义,原因之一是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更有开放性。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在本质上应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更加开放,更有魄力,更有胆识,更有远见。通过开放,敢于吸取一切对发展创新有用的东西,敢于大胆创新,敢于开拓创造,敢于同一切势力竞争。通过开放,来取天下之长,补我之短,用全球之力,兴我之邦。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教育创新发展的空间。
我国的教育创新是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后逐渐形成的,现在理论家、教育家、思维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大都已着手研究教育创新了。
第二节 创新教育学强调素质培养
一、素质内涵
素质一词源于心理学和生理学。其一,素质是一种先天品质,有先天的因素。其二,素质是后天知识、实践不断内化并升华的结果,没有知识和实践作基础,素质的形成便不具有必然性和意向性。其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生理品质。由于素质是知识、实践内化、积淀的结果,所以它具有理性特征,同时素质先有先天因素,所以它又有潜在性、非理性的一面。也可以认为,素质也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稳定态度。
二、培养素质很重要
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的素质可概括为知识、能力、性格、处事、交际等诸多方面。人才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注重人才的人格健全和完善。
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创新就是要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合为一体,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因此,只有知识、能力、素质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共同提高,才能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与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