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心态
2013-04-29薛涌
薛涌
国内的奢侈品价位高,这本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中国的贫富分化有渐趋严重的迹象,少数富人和广大老百姓在消费能力上相距甚远,这也必然体现于奢侈品和日用品的价格差距。让我不理解的是,中国的奢侈品为什么那么普及。在北京繁华地段转转就能看见:高档品商店多如牛毛,一色进口名牌,价位都比美国高不少。不过,这种高档品商店的数量说明,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乐于光顾。
在美国,有时奢侈品也相当全民化。有懂行的朋友相告,在美国,近年来高尔夫球作为产业经营得非常成功,其核心原因就是这种高层运动开始向下层普及,普通的司机、食堂大师傅、工人等等,都开始打高尔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当年在纽黑文的见闻。那时我们全家住在阁楼上,书看累了往窗外一看,发现楼下停着一辆巨型豪华加长礼宾车,车周围站满了侍者。
正想着,亮点出现了。住在二层的房东身着大学毕业冠袍,手捧鲜花从车里出来。我这位房东,因为相处年头久了,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她高中毕业后想读书,父亲不给学费,就工作了,是个银行的小职员。她最终以20万美元的价格从父亲手里买下了我们住的这栋房子。后来鼓励读夜大,银行给了福利,报销一部分学费,她就开始在附近一所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大学读书,最终获得了副学士,大概相当于我们的大专文凭吧。眼前的一切,就是她毕业典礼的行头。坦率地说,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搞笑:读这么一个大学,获得一个连本科都不是的学位,就得瑟成这样?事后想一想她的身世,则充满了同情:这种辛辛苦苦的老百姓,读点书多么难呀!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呢?
美国老百姓的这种奢侈消费,难得一见。另外,这种奢侈消费的价格,其实并不那么昂贵。我不好意思问房东当年那套行头的价格,但是,上网查查就知道,即使在纽约市,这种豪华加长礼宾车每小时服务的收费大致也就在60到80美元。这种豪车偶尔还在电视里做广告,宣扬其价格是多么可以让人承受。如果你年收入三四万,碰到一生赶不上几次的毕业典礼,花千儿八百“牛”那么一次,这能奢侈到哪里去?
美国的奢侈品消费,不停地向老百姓下移,其传达的基本信息是:“人上人谁都能当,你也可以这么过把瘾!”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对平民百姓传达的是相反的信息:“看看这价格,你想也不用想!”
我想起十几年前在耶鲁读书时的经历。那天我在当地的眼镜店配眼镜,最后的价格是300美元不到。当时店里还有个研究生模样的顾客,他问明价格后怒道:“这钱我可以买辆车了!”然后夺门而出。我自己虽然也一样囊中羞涩,却总觉得公然承认自己穷得买不起有些丢人。美国人这种不遮掩贫困的坦率实在让我吃惊。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太贵了,买不起”这句话,在美国要比在中国更容易张得开嘴。
中国的情况则不同。全社会弥漫着“高档心态”,大家生怕自己不入流。不久前网上热议进口名牌比国外贵多少,奔驰车比国外贵多少等等。有人还进而引申,抱怨通货膨胀。通胀当然影响民生,但我心里还是纳闷:如果你的生活水平那么容易受通胀的冲击,有什么必要关心海外名牌乃至大奔的价格?犯得上为这些奢侈品的高价而愤怒吗?
这也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北京有那么多奢侈品商店存在。中国社会有遮贫炫富的倾向。奢侈品标志着档次、身份,价格再高也有人追逐。既然有人追,奢侈品的价格就会远远超出国外的消费水平,单件边际收益要大得多。这些奢侈品店虽非宾客盈门,但卖出一件就赚头不小,况且总有许多人到这里来打肿脸充胖子。我这个在美国大学里当教书匠的,对这种店只是远远看看,并不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那天著名的海归人士,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叶小钢请客,见面不先问我对中国的观感,而是劈头一句:“美国瘪三,吓傻了吧?”看来,他虽已身居庙堂,对沦落在美国的老朋友还是知根知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