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没用吗?
2013-04-29石述思
石述思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马云强调: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
这些话曾在中国流行过。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空间巨大,商品严重短缺,不少人只要有勇气“下海”,就往往能够迅速暴富,故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之说。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严重的“脑体倒挂”,造导弹的天天羡慕卖茶叶蛋的。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商业社会知识化、技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著名企业家的马云再发读书无用的宏论,的确耐人寻味。
读书不是马云的强项。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儿。”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高考数学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离本科线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毕业后,马云开始艰苦创业的历程,并显示出惊人的商业天赋,最终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更多白手起家的浙江草根商人,马云算读过书的,只是文凭不是985名校颁发的。另外,他创业的年代正好是市场经济发育初期。于是,马云以惨淡的读书经历创造了非凡的商业成就,便获得了一种鄙视读书的资本,并在一个鼓吹成功、忽视人文的时代获得了广泛认同。
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做如此偏颇的倡导,非常值得商榷。
首先,马云是极端个案,他的成功像辍学的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不可复制。而在全球成功企业家里,更多的是像GE前传奇CEO韦尔奇博士那样的高学历人才。
马云固然成功,但似乎离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嘉诚还有距离,但老李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好好读书,他的后代都受过正规良好的教育,他决定将自己家产的三分之一捐给社会,其中大部分捐给教育以避免更多年轻人因为无法读书而耽误前程。
在当下中国社会,新读书无用论有广阔的市场,倒值得认真反思。
伴随着大学这些年疯狂的扩招,中国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越本科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对上大学好好读书的传统观念产生了严重怀疑。所以在有些人看来,认真读书学习便成为一种很傻很天真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在实用主义哲学牵引下,即使有人读书,也是功利化阅读。帮助升学的课本和教辅读物,各类成功学读物,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的舌尖系列、真假难辨的健康养生读物,充斥着各大畅销书榜。
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18到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不如一些经济比中国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一个人能否成功可能由情商和人脉左右,但人生的质量和生活的品味却往往由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决定——比如读书,比如艺术,比如信仰。一个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更是人们精神的现代性——使人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公民——而阅读往往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启蒙。
与其说成功人士马云的“读书无用论”是点亮年轻人成功路上的明灯,不如说再次为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敲响警钟——如此尖利,如此令人胆战心惊。
一句话:特别的马云在特别的时间不读书可以,但您真未必。
编辑提点:郑文龙
“读书无用论”自古有之,恰与“诗书传家”的文教传统构成经世思潮一正一奇的双重变奏。身为知名企业家的马云就其自身创业经历与切身体会倡言“读书无用”,表达对教育模式的质疑与揶揄,可解读为从事“有用”之学与投身实业的呼吁,本为中肯之论,无可厚非。然而,同样作为公众人物,马云以“读书无用”为“论”,则未免困于所溺,兼又挟“成功”以自重了。要言之,马云先生在商言商的一家之言,打的是励志机锋,投缘受众原本有限,自不足以为“天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