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后对出版社总编室工作的思考
2013-04-29屈婷
屈婷
摘 要:新闻出版行业文化体制改革给我国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体制转换后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大发展是所有出版社面临的课题,承担着出版社核心业务工作的总编室应该认真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激发工作潜能,在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在总结总编室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步入企业环境下的总编室需要完成的“四个转变”和需要提高的“四个能力”,以期对转制后的出版社总编室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出版社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转企改制;出版社;总编室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132-02
随着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新的经营和竞争环境下,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出版社必须面临的新课题,总编室作为出版社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出版新形势下,其工作特点与重点、工作方向与方法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认识总编室工作,找准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探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提升总编室工作水平,使之在出版社不断做强、做大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总编室的基本职能
总编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协调与管理工作来保障图书出版工作的有序进行,其具体职能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协调功能。(1)内部协调。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出版,需要经历收到稿件、选题申报、合同的签订与登记、三审三校、审稿意见的落实与检查、书号和CIP的申领、美编封面版式设计、新书出版信息的上传、样书的检查与分发、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及稿费的开具、发稿档案的整理与归档等一系列具体、繁杂却又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一个出版社,每年编辑出版的图书成百上千种,要使这样的一个庞大系统工程能够有效地运转不出差错,就需要总编室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功能。它在出版社中的地位就如同人的中枢神经一样,指挥并协调各个环节的出版进度,及时解决出版环节中产生的问题,确保图书出版流程的高效与顺畅。(2)外部协调。除了协调出版社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总编室还应充分协调与之相关的外部相关单位或个人,如书号、CIP的申请需要做好与所在省新闻出版局和国家CIP数据中心的协调工作,以保证出版进度不受影响,而高校出版社的选题还需要其所在的学校审批通过后才能上报教育部及新聞出版总署,还有重大选题的备案等。同时,总编室要完整、准确、清楚、及时地将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指导意见、工作布置传递给本社,还要做好外审人员的联系及沟通,以及读者意见的反馈等。总之,总编室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调功能,决定着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工作能否有序高效地进行,因此,总编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熟悉图书编辑出版业务,踏实细致地完成每一环节的工作。
2.管理功能。总编室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如书号管理、CIP申请、图书质量管理、编校工作量统计、新版书与重版书统计、出版合同管理、书稿流程管理、书稿进度管理、样书管理、书稿档案整理、稿酬计算与发放、评奖和重大项目申报、搜集资料、宣传筹划、著作权管理与涉外版权贸易等,均需要通过总编室实施管理。总编室要拓宽管理职能,加强图书出版的把关,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信息工作,开展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协调,发挥出版社整体功能。总编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联系本社实际,研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加强精细化管理。
3.窗口功能。总编室是出版社对外联系的窗口部门,一般都要定期地参加外部各种与出版业务相关的会议及培训,与管理部门、各个出版单位相关人员的接触也较多。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与管理部门及其他出版单位的联系与交流,学习出版行业内优秀的管理方法,为本社的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同时,在对外交往中,总编室代表着出版社的形象,应该与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及与本社业务相关单位建立友好的工作关系,为本社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服务功能。服务意识是总编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为编辑、上级部门、作者以及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与编辑相关的工作环节认真负责,耐心解决环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编辑能够专心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图书出版效率;对上级部门的各项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其交付的各项任务;对作者的疑问及要求能够按照所签合同规定办理,及时支付相关费用,使其满意而归;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认真听取、具体记录并交与相关责任编辑解决。
5.信息传递功能。作为出版社的“枢纽”,不论是上级管理部门最新制定的政策法规,图书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者的出版要求或图书出版后的各类问题,还是读者提出的购买要求或反馈的错误等,都需要总编室进行信息传递,分门别类,准确地提供给其负责人解决。如果少了这些信息的传递,出版社便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另外,总编室还应主动捕捉图书出版信息、专业学科发展信息、图书市场销售信息、读者的阅读需求信息、 图书所属专业的专家、学者的评价意见等方面的信息,做到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有用,努力为出版社的经营决策服务,做好社长、总编的参谋和助手。
二、转制后总编室工作应做到“四个转变”
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后,要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总编室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业务管理机构和社长、总编的办事机构,必须首先转变传统观念,用企业的思维办事,具体应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转变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标准。当前,出版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出版社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过程。因此,总编室也要完成从专心埋头于事务性管理服务工作向抬头面向市场的“华丽转身”,工作标准和要求也应随之“水涨船高”,不能再满足于置身单纯的编务部门,而应该从市场要求出发,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出发,将编务工作与市场运作对接,将工作理念与市场特点融合,充分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发挥自身在上下联络、内外沟通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推进出版社的市场化进程。
2.转变价值观念,提升工作质量。总编室的工作看似都是一些琐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都是一些“跑腿”、“收发”的低水平重复劳动,但正是这些“小事”才成就了出版社有序运转的“大事”,总编室人员首先要转变价值观念,不要“妄自菲薄”,特别是转制后的出版社在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增强、现代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对总编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总编室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3.转变服务理念,提升工作水平。服务性是总编室工作的根本特点,具体表现在为社长、总编服务,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为编辑、作者、读者服务等等,转企后,为适应机制转换的需要,总编室的服务理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从过去的“被需要”转向现在的“我需要”,从过去的以领导指令为导向的被动服务,转向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服务,并在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出版社加速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现阶段,出版业正沿着网络化、数字化、多元化的道路发展,数字时代的风生水起,无纸化办公的全面普及,使得总编室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编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方便了各种数据的采集、汇总和上报,网络化办公更是加速了工作流程,这就对总编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外,还要善于迅速、准确地调用各种资料和数据,把编务信息管理与应用作为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的数据库系统,为出版社其他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支持,从而推进出版社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新时期总编室工作应重视“四个能力”的加强
转制后的出版社总编室要想在出版社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前进,做到“把关到位、参谋到位、服务到位、协调到位”,这就需要总编室工作人员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加强政策解读的能力,做出版社的“风向标”。总编室是出版社主要的收发文件的部门,但不能只是简单的上传下达,只起到一个“收发室”的作用,特别是转企改制后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解读,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时刻以出版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为指导,把握好市场的尺度,确保本社不出版违背党的出版方针、国家出版政策法规的图书,为图书出版工作指引方向,使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2.加强创新工作的能力,做社领导的“参谋部”。参谋职能是对总编室一项较高的职能要求,总编室接触面广,就外部而言,能够及时了解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出版社的信息;就内部而言,掌握着全社的出书工作,容易发现出版社在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总编室工作人员要具备创新工作的能力,为社领导当好参谋。比如:创新选题管理工作,围绕出版社经营目标为社领导提供选题决策依据;创新信息管理工作,加强数据的收集、汇总与分析,为社领导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科学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项科学管理制度,改善本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通过这些工作,切实做好社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3.加强灵活工作的能力,做编辑们的“好帮手”。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要求图书从选题策划到正式出版的节奏性越来越高,时效性越来越强,十几天就能出版一本图书的例子屡见不鲜,当然我们反对粗制滥造,但这也证明了图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总编室工作人员要学会灵活机动地处理紧急问题,在不违反工作原则的情况下,尽力想办法为编辑们解决问题,科学安排好各环节的衔接,充分利用各种政策优惠,比如:书号申领、CIP数据申报都有一定的加急处理的名额,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加快出版进程。总之,只要肯想办法,就能够为编辑们快出书、出好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加强协调沟通的能力,做出版社的“协调处”。转制后,出版社面临的各种关系更为复杂,所以总编室的协调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是协调好本社编辑部门的关系,二是协调好出版社与上级出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三是协调好出版社与媒体、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在出版社内外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做好上下配合、内外协调,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总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后,步入企业环境下的总编室如何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能,挖掘现有出版资源的优势,为改制后的高校出版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出力献策,这是身处总编室岗位上的每位工作人员应该认真思考并为之努力的方向,总编室人员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素质,才能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进而在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秀全.新时期出版社总编室的职能定位[J].科技与出版,2008(8).
[2] 吴慧娟,陈晓溪.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总编室工作探讨[J].出版参考,2012(19).
[3] 张霞.后改制时代总编室工作思考[J].出版广角,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