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纬:功过留与身后评
2013-04-29陶卫华
陶卫华
2013 年4 月22 日,74 岁的李经纬在三水病逝。
这位曾经的健力宝集团掌门人,是中国转型期因产权问题陷入困境的众多企业家中的经典悲剧人物。李经纬在2002 年健力宝被卖签约仪式上的照片——仰天含泪、神情落寞,定格了其企业家悲情命运的一瞬。这张照片至今不断被报道者引用,诠释着他令人嘘叹的人生走向。
李经纬离世的三水人民医院,距离健力宝集团仅两公里左右。这个由他亲手缔造的商业王国,却成为他生命至终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作为视健力宝事业如同自己的生命、以一己之力带领健力宝开创运动饮料商业传奇的第一代企业家,他在与当地政府的产权战争中完全失去了话语权,并最终成为带罪之人。
反思这一过程,财经作家吴晓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家原罪是制度性原罪,李经纬入狱,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个遗憾。从本质上看,“李经纬案件”是中国在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政商破裂的结果。这并非个案,如华晨的仰融、红塔山的褚时健、科龙的潘宁,都基于此种原因黯然离场。他们的悲剧都是时代的悲剧,最终却要个人承担沉重的责任。
财经评论员叶檀也撰文说,“这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
如何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至今仍远未找到答案。
最后的李经纬
后的李经纬“落叶归根”,李经纬最后的时光是在三水度过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三水人。
在4 月26 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长子李健东沉痛地向前来送别的人们描述了内心深处的父亲。他说,在生命最艰难的时候,父亲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对得起家人和朋友,对得起家乡父老和健力宝的员工。”
对于外界对父亲的评价,他说:“人生无常,先父一生的功与过,自有公论。如今他安详地走了,就像又一次外出,又一次长长的远行,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躺在鲜花丛中的李经纬,面容瘦削平静,没有人知道他离世前的最后一刻在想些什么。但人们知道,至少这次,他与政府理不清的关系,终于结束了。
李经纬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是2004 年12 月7 日,三水区政府以“复产协调领导工作小组”的名义在三水基地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已经两年多没有出现、仍是“双规”待罪之身的李经纬坐着轮椅出现在了大礼堂。象征性的配合之后,李经纬回到了他最“怕”的病房,因为那里没有自由。
李经纬从不主动和人聊起自己的病情,熟人探望第一句常是“老板身体怎么样”,他就答两句“好啊”、“谢谢”,再追问,他就主动岔开话题。他也很少提健力宝,一个原因是家里人不爱听。他的老部下,原健力宝驻京办主任李志强记得,李经纬倒下后不久曾在北京恢复治疗过一段时间。有一天两人一块儿喝早茶,李经纬推荐李志强看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大败局》,李志强回答他看过了。李经纬用希望获得肯定的语气追问了一句“写得好吧”,回到医院后还从枕头底下摸出这本书偷偷塞给李志强。
今年春节前,李经纬被查出是肝癌晚期,一般甲胎蛋白超过3 万就等于下了死亡判决书,李经纬的指标高达5 万,医生预计撑不过正月十五,但他硬是多熬了3 个月。查出的当天,他的老部下陆德仁第一时间报告给了李宁,李宁得知确诊后关照了两句,“不要告诉本人”,以及“他原来想干什么,不要去阻止或改变”。
正月十八,头戴鸭舌帽、身着厚羽绒背心的“老板”还在和人打小麻将,原本一天要抽四五包烟,后来抽不动了,保姆也照样备着。他实在忍不住,便抽出一支点着,看着烟灰慢慢烧尽,再点下一支。
当所有人以为保密工作天衣无缝时,李经纬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病情,只是旁人不问,他也不说。正月底,他问陆德仁“自己怎么吃不下东西了”,陆安慰他“只是一点感冒病毒”,并提议“要吃什么帮他去买”,他忽然一反常态拉着陆的手说“完了”,紧接着一句“人总是要死的,我死了比活着还要舒服。我希望我死的时候不要痛苦,像睡着一样走。”
类似的话李经纬后来再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也成了他最后的告白。
他造就的商业传奇
李宁曾评价李经纬说,要强的人很多,但老板是骨子里要强。而在儿子眼中,他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倔强和要强,曾一度带给他商业上的辉煌,却也在他与日后地方政府的政商合作关系中,埋下了最不利的伏笔。
1984 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这一年里,后来成为“中国标杆性企业”的联想、海尔、万科等公司相继创立。在璀璨群星之中,诞生于广东三水的健力宝是最耀眼的一颗。
这时的李经纬是三水县酒厂厂长。1983年3 月,他突然把眼光瞄准了8 月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 届奥运会。他得到信息,国家体委将在6 月份开会决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而此刻,他手上有一种还没有投放市场,甚至连用什么来包装和商标是什么都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新饮料。
那要追溯到一次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当时,可口可乐在中国中心城市日渐风靡,一些小型的饮料工厂已经在各地冒了出来,有些甚至直接冠上了“可乐”的名号,当时国内的各类饮料工厂已经超过2000 家。拿着这听可口可乐,体委干部出身的李经纬很“天才”地想到了运动型饮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了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便主动找上门去要求合作。在欧阳孝的主持下,一种橙黄色的饮料被研发了出来。
当年的三水酒厂,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李经纬敢于把目光直接投向奥运会,实在是胆识过人。
1984 年4 月,亚洲足联将在广州开一个会,李经纬想把这个还没有名字、也还不知怎样包装的饮料送到这个会上去,以便让国家体委的人有机会品用。他为自己的饮料取名“健力宝”,又四处奔波,竟说动了深圳百事可乐公司为他代工生产。不久,200 箱光鲜亮丽的健力宝准时出现在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当年6 月,健力宝即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跟所有的参评饮料相比,它是唯一的罐装品,品牌形象与体育运动天然有关,而且口感、色泽和质量均无可挑剔。
1984 年8 月,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此次运动会上凭借许海峰的射击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并最终夺得15枚金牌。伴随着奥运冠军的光环,“中国人自己的饮料”——健力宝,一夜为天下知。1984 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 万元,第二年飞蹿到1650 万元,再下一年达到1.3 亿元。在此后的15 年里,它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
1988 年,李经纬在机场迎接惨败的李宁,从此将他带入商海,并在日后成就了另一个商业奇才。
1989 年, 健力宝的广告投放费用高达1000 万元,这在当年中国的消费品企业中名列第一,其产值接近5 亿元。
在一个特殊时代因特别机缘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如一轮神秘的光环,始终笼罩在健力宝身上。
而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的传奇,他一系列的策划堪称中国商业策划的神来之笔。从1984 年的洛杉矶奥运会、1987 年的全国第6 届运动会,到1991 年的“拉环有奖”促销等几次策划,让健力宝这个“中国魔水”扬名国际,健力宝的品牌价值超过60 亿。1994 年,健力宝隆重庆祝创业10 周年,这时的健力宝年销售额超过18 亿元,举目国内,无人可及。
产权之殇
事实上,早在1994 年前后,李经纬就已经在考虑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健力宝名义上是三水的地方国有企业,而“没有李经纬,就没有健力宝”,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可是在产权归属上,这家公司却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健力宝上缴的利税一直是三水地方财政的支柱,极盛之时占到八成。在创业的前10 年,李经纬是三水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地方政府眼中的财神爷,地方官员们对健力宝的支持也不遗余力,在企业用地划拨及各项优惠政策上都予以倾斜。有记者回忆说:“在很多地方活动的仪式上, 县委书记、县长坐中间,旁边接着坐的便是李经纬,再下去才轮到政府的其他官员。”
但这些并不能解开李经纬内心的产权之结。他早已意识到国有体制不可能让健力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在20 世纪90 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现出“体力不支”,政府开始尝试“国退民进”的政策,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经营者被允许以各种方式购买企业的资产。健力宝的产权明晰化势所必然。
李经纬设计的蓝图,试图通过健力宝香港上市一次性地解决经营团队的股权问题。同时,他投资10 亿元在广州建造健力宝大厦以便把公司的总部从偏远而关系复杂的三水迁出。
然而最终,现实给了李经纬接连打击。在权力支配市场的背景下,不愿主动改善与政府关系的他注定悲剧。关系破裂后,三水市政府先后打算把健力宝卖给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娃哈哈的宗庆后,但都被李经纬以各种方式击退。
2002 年1 月9 日,三水区政府与李经纬达成一纸协议:李经纬可以购买健力宝股权,但是政府只给一个星期时间。接着,刚刚过了5 天,三水区政府便通知正在四处筹钱的李经纬:已经决定把健力宝卖给浙江国投一个叫张海的人。李经纬得到通知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 月15 日,健力宝《股权转让合同》的签约新闻发布会便在三水健力宝山庄匆匆召开。
在仪式上,失去了“孩子”的李经纬默默地坐在会场一角,“含泪仰天”。
9 天后,李经纬在家中突发脑溢血,他的命运急转直下。2011 年,李经纬被法院以“涉嫌贪污犯罪”判处15 年刑期——以72 岁高龄之躯、白发苍苍站在审判席上,令观者为之动容。
而此时,健力宝接盘者张海由于涉嫌以做假账、虚假投资、虚增库存、虚增销售等方式挪用、抽走、转移、侵吞健力宝资金,被健力宝集团举报,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0 年。
凝聚李经纬一生心血的健力宝在经历濒临停产的困境后一度大伤元气。2005 年,统一集团收购了危机中的健力宝。直至2011 年,健力宝品牌碳酸饮料销售额恢复至约14 亿。不过,健力宝与李经纬已再无关系。逝者已矣,李经纬时代的“神水”健力宝传奇已随他的去世,彻底谢幕。
留给历史评判
李经纬的这一悲剧性案例留下的疑问令人深思。
1998 年,曾与健力宝齐名一时的知名企业,如联想、海尔、春兰、科龙、TCL等都试图进行产权改革,李经纬所为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毕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并给管理层和员工以回报是其分内之责,他寻求可行的路径,无可厚非。
吴晓波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李经纬没有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分配,是他最大的失误。从当地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李经纬产权改革的方案有异议也可理解,毕竟健力宝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而且健力宝是当地最大的税收来源,一旦产权改革后,健力宝转变为私人企业,政府的收益将大打折扣。
但是作通盘考量的话,我们会发现这场产权改革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国有企业最重大的战略调整,“国退民进”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化改革方案,使得整个过程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一些国有企业很轻易地被出卖给了个人,另一些产权改革行为却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
整个过程泥沙俱下,异常混乱,各种方案也相距甚远,判若云泥,最终沦为一场冰火两重天的纷纭戏剧:有的人弹冠相庆,有的人扼腕叹息,许多创业者惨被清算出局,许多局外人坐收渔人之利——也因此丧失了借产权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的初衷。这个结果与出发点南辕北撤,令人徒呼奈何。
这也解释了为何对于三水政府将健力宝卖给张海的事,直至临终,李经纬都不能释怀,不能理解。
面对知遇者的悲剧,李宁这样感慨:“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这一代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他们个人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人生代价。无论怎样,我永远敬佩他们这一代人。”
李经纬和他的同路者承担了转型期改革的阵痛,企业史留下他们的辉煌,也留下一幕幕悲剧。我们只能期待,这些悲剧能够换来制度的些许进步,让时代作出正义的评判,给出公正的答案。
专家视角——叶嬗:这是三输局面
4 月22 日13 点56 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李经纬先生去世,年仅74 岁。
这位悲剧人物以罪人之身辞世。2002 年,63 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 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2009 年9 月3 日,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出庭受审。2011 年11 月2 日,佛山中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李经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 万元。他的罪名是,“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 万元”。很难想象,一个见惯大财富的企业家会倒在区区300 万元的保费上。
一个悲剧的时代,找不到罪犯。
这是三输局面,中国失去一家知名大企业,消费者失去一个选择,地方失去重要企业与税收来源。这也是产权不清时代、财富得不到保障时代必然产生的悲剧。
我们可以指责三水市政府,他们一手引进了一个不靠谱的职业经理人,将真正的企业家弃如弊屣。1997 年,健力宝在香港上市方案受到阻挠,三水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 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上市方案。
广州建总部大楼与总部搬家,使得三水政府将李经纬看成了三水经济的叛徒,转移资产的怀疑挥之不去。
矛盾变得尖锐,你死我活。1999 年,三水政府换届后,李经纬开出的所有条件被一一拒绝。如健力宝集团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4.5 亿资金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3 年内分期付清。三水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据称是“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如李经纬团队持股75%,三水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遭到政府方面的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怀疑资金来历不明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产权的争议。也许地方政府认为,压根所有的财富都是企业的财富,也就是地方政府这个大股东的财富,李经纬任何想实现个人产权、个人财富的努力,都是僭越。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双方失去对话可能,并不奇怪,在2001 年7 月召开的会议上,三水市政府的健力宝转制工作联席会议虽然90% 的人主张出售健力宝,但前提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于是,掮客与骗子趁虚而入,健力宝的倒塌只是时间问题。
从头到尾,我们找不到三水政府的瑕疵,我们可以指责他们没有产权意识,没有企业家精神,身为大股东根本不具备大股东的素质,将公司的未来悬于张海等人之手,但是,他们没有法律责任,从法律上来说,他们即使设置了陷阱,也都是合规陷阱。这才是转型期中国企业家真正的悲剧,他们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枪,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不仅需要企业家素质,也需要政治家的平衡能力,更需要上天的垂青,有特殊的运气。
我们可以指责李经纬,缺乏必要的隐忍、冲冠一怒误了大事,更可以指责李经纬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大股东与境外投资者、与宗庆后的合作,但是,这样的指责同样禁不起推敲,有哪个创业型的企业家甘于将企业拱手让人?有哪个草创期的企业家不具有强硬的性格?李经纬所出的股权收购价格并非利益输送价格,而略高于市场溢价,他在做任何一个企业家分内应该做的事。
残酷的现实在于,李经纬没错,但他缺乏过度期社会成功企业家的性格与智慧;三水市政府没错,但他们一手破坏了曾经大有前景的企业,这个企业现在已经落后于时代,翻身无望。
李经纬团队中的4 位副总裁,3 人相继被双规、拘捕,一人“出逃”国外,企业家星散,更可悲的是,这些中国企业界的“正资产”一变而为“负资产”。而接盘健力宝的张海呢? 2005 年3 月,张海由于涉嫌以做假账、虚假投资、虚增库存、虚增销售等方式挪用、抽走、转移、侵吞健力宝资金,被健力宝集团举报,后因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获刑10 年,2011 年2 月历经两次减刑后提前出狱。
李经纬先生走了,希望他的离世、希望一次次的悲剧,能够换来制度的些许进步,让欲哭无泪的机会少些,骗子驰骋市场的空间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