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考作文“40分瓶颈”
2013-04-29苏影
苏影
据多个省市调查,近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不到20%。作文分数差不多可以拿40分上下。
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阅卷老师追求“保险”,阅卷标准一般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但判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大,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1~2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如果两位阅卷人打分相差6分以上,就必须由第三个人来判,阅卷进度就拖延了。于是,阅卷人就会彼此求同“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二等,即40分。
针对作文判卷的运作方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作文写作策略,争取在作文上多拿10~15分。在最后十几天的冲刺期,别的科目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回报。
策略1:书写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2:开篇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3:严禁啰唆。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简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4: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5:不要写得过于“八股”。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作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6: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我们可以就一篇文章做这样的构思。
第1段150字左右: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第一节的内容是几个分论点的简单组合,则“分论点一”适宜放在段尾。这样和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的位置区别开来,使行文有变化。“分论点一”论证不许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采用举例论证,用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时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自己举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果没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样要求叙写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对文体特征会产生重创,影响得分。
第4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三。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本文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的实际可以是学习、生活、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或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或提出解决的方法途径,或揭示某种疑难迷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
第5段150字左右:要再现中心论点,扣住中心论点写出作用、意义、号召、展望等。
策略7:把窄题变成宽题。作文教学研究专家王大绩先生更是认为“熟悉的生活的确可以适应所有命题”。他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著名歌手,最擅长演唱《我的中国心》。我们当然可以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接台词,把他请上各种晚会的舞台。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凝聚力,越是危急时刻,我们胸中那颗中国心跳动的节奏就越加铿锵有力。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佳节倍思家,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地,我们的心跳动着同样的节拍,让我们同唱这一首心中的歌。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一曲《我的中国心》,可以唱响各种晚会,赢得鲜花似锦,掌声如潮;当然也可以用于所有“话题”或“标题”,激励我们的情感,促使我们去深思。
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北京的符号”,这可以说是地域性很强的“窄题”了,但是,北京市高考阅卷领导小组却说:
无所谓什么是,什么不是北京的符号,关键是看考生如何看待、如何提出、如何演绎某种很平常的事物现象,并使其最终被读者认可:这就是北京的符号。
因为这样强调,应该是更加有利于考生发挥出奇制胜和语言周旋的本领。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在鼓励创新和创意,鼓励独特性和日常性,也是鼓励以似乎平凡普通的取材、奇兀超常的思维和议论来最终征服读者。
说苏轼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自以为是、不求甚解的时候,石钟山下的苏东坡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了。说司马迁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迫于种种压力失掉了尊严和信仰的时候,“天地苍茫一根骨”的司马迁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北京的包容与大气,又有什么绝对永远不能成为北京的符号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都可能成为符号,而让它们真正成为某种符号,必须仰仗的则是写作者卓越的思维。
这两段话,对于我们在高考作文中如何运用材料,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