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让诗意在课堂流淌
2013-04-29钱钦康
钱钦康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沉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直至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古诗文的精髓,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热爱母语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古典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无可替代的瑰宝。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需要认真思考。
首先,古典诗词有着形式美。古诗尤其是隋唐以后的诗词具有建筑美和音乐美,特别讲究对仗对偶,句式整齐,如,律诗、绝句等。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美不胜收。
其次,具有生活美。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引导学生联想,春天的景象,播种的季节,万物复苏,暖风细雨,春雨下得多么及时,满足了农民的渴望,自然就领会当春发生的好雨,知时节更知人心。
最后,创设情境,含英咀华,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艺术境界,是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完美统一。如,《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秋天景象淋漓尽致,刚下完秋雨的山林清新自然,月辉朗照山林,清泉响动,产生动态美感。生活中的景象触手可及,激发想象,引起兴趣,享受美感,熏陶情感,净化心灵。
二、领悟精髓,感受祖国文化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其内涵极其丰富,其语言含蓄而精练。教师要引领学生读懂读透,一起把玩、赏读古诗词。方法有很多,如,诵读、赏析等。我国古诗词遣词造句十分精妙,讲究“炼”字“锤”词,许多诗词语言往往因一字或一词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及万里。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咀嚼其无限滋味,认真揣摩赏析,捕捉画龙点睛的诗词语句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赏析诗歌时,对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邃的文化精髓,需发挥想象、联想、类比等方式让学生加以领会,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从而达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含英咀华,领悟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感受祖国文化的无尽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挖掘内涵,追求人文素养
教学中要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重视其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其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挖掘古典诗词丰富内涵,传承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要让古诗词课堂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美的、最有文化内涵的课堂。要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韵律美,也就是古诗词的节奏、押韵和平仄等。要挖掘其语言美。要让学生与诗人对话,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触摸到诗的灵魂。要挖掘体会意境美。教学中要抓住意象,品味意象中所寄寓的感情,体会意境,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传承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四、积累感悟,引发情感共鸣
现代语文课堂需要学生大量的古典诗词积累,内化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财富,引发中国文化的情感共鸣,从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古典诗词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与今天时空相隔,一些词义的理解有异,加之工业文明对生活观念的冲击,学生的接受理解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循循善诱,用美丽灿烂的古典诗词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理解古典诗词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积累多了,感悟丰富了,诗意在流淌,文化在不断积淀,就会引发学生心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极其丰富,让我们用心去读,和学生一起去欣赏古诗词,一起遨游其中,鉴赏品味,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母语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