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路径
2013-04-29李声智王敏
李声智 王敏
一、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教师发展的意向性因素是导致教师想不想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影响确定教师发展的意向性的因素很多,满足教师职业成就感是关键。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涵就是教师自己认为能够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潜能,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由此体验到自我实现的一种内在满足感。教师只有获得职业成就感,才有利于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纵观当今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史,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们具有天生的禀赋和机遇条件,但更主要的是他们有着较强的自觉能动性,对教育事业有着更明确的目的和更执著的追求,毫不掩饰地说,他们的成长大多伴随着强烈的成就动机。我们熟悉的斯霞老师有很多次机遇都可以离开小学讲台,1978年甚至已经被组织部门任命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但他都选择了放弃,正是因为热爱小学教育,最终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窦桂梅老师师范毕业任教其他科目六年之后要求转行教语文,短短的时间,刻苦钻研,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由此看来,每个优秀教师的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从他们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努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在的环境也许是不太容易被左右,但是个人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成就动机以及不懈地努力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当然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很多,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在这里,笔者仅仅从学校层面的角度谈谈帮助教师提升他们职业成就感的路径与策略。
1.学校要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要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教师渴望得到名师、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学校要积极联系本市乃至本省的优秀教师收其为徒,通过网络、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指导。在实际调研中,有80%以上的教师3年都没有出去学习,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有不少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育人经验也鲜为人知,我们应该为他们在本辖区内甚至辖区外提供专场展示的机会。当然,还要有计划地提供参观考察、访问交流的机会。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向上拓展的拉力,扩大教师校内外的辐射影响力。
2.学校要制定有效机制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校可以为教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积分制。就是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通过具体化的量化标准,以“积分排行榜”的形式在学校公布,前几位的教师优先评先表模、职称晋升、参观考察等。操作其实很简单,首先,学期初,教师依据学校的标准制定出本学期的专业发展计划。具体就是学习情况、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质量等基本内容和专题讲座交流互动、科研实践等自选内容。其次,在学期结束后,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其完成状况进行打分,打分结束后,教务处负责人盖章后将所有资料还给教师,让教师将所有资料装在学校统一发放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里,依据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科研论文、优秀教案等分门别类地装好以备以后检索、提取、展示。在学校搞课题研究一直习惯于学校行政命令推行,工作落实到谁的头上,谁就必须完成,不管愿意与否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做,想做的不能做,不想做的偏偏承担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如果学校制定了课题项目招标制,就会改变这种局面。项目招标制改变了学校过去的强势介入,充分尊重了教师的个人意愿,给教师很大的自由度,实现了教师自主参与,如果是符合教师意愿的,他就会积极争取,争取到了就会力所能及地去做。当然,还有常规的奖励机制,如,论文发表奖励机制、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机制、优质课竞赛奖励机制、教学业绩奖励机制等。
3.学校要通过职业规划刺激教师专业发展内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个人很少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职业规划,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目标,没有目标达成度的调整以及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深度反思。学校要引导教师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来规划个人的专业发展,依据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个人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我曾经参观一所小学,学校就要求每位教师依据自己的特点、学科特点、任教学生特点制定年度目标、三年目标以及学生毕业后所达到的愿景。学校在校园网上公布教师的职业规划,让全体教师明白你的规划,事后你的一切工作全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教师之间的关注。教师在完达目标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学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做出了“系统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教师跳出传统的“做教学计划”和“备课”的思维和视野,真正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教学。教务处平时对教师的规划目标进行检查,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反思,学期结束后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学校还要努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民主、开放、和谐的学校工作环境。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心理氛围。总之,学校管理者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受力,增强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二、采取扎实有效的研训策略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校本研训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基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方利益的交汇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校本研训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校本研训应当是以学校教师工作和成长的基地来整合各种活动,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那么学校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有效地促进校本研训达到这一目标呢?
校本研训可以分解成若干要素或种类: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教师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教育实践、专业引领等。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如果考虑这些活动是依据课程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时间空间的允许程度,对这些要素或种类进行适当整合,它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1.学习策略———个人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学习相结合
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变得丰厚;人只有学习才能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变得聪明和理性;人只有学习才会充满创造和灵性。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校里应该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个人自主学习。首先,学校应该建立最起码的学习制度,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确保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基本内容。其次,引导教师广泛阅读,既要关注教育形势、了解教育动态、不断更新自身积累,又要引导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把握学科、把握课堂的能力,还要学习学科教育以外的知识,尤其是带着问题阅读,倡导网络阅读。最后,要为学习提供教师展示平台和硬件保障。如,学校每月开展好书推荐,提出推荐理由;每学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期初要求教师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学校年底按照计划检查与评估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等。学校为订阅教育期刊的教师报销书款;规定教师每学期要写教育博客文章上传学校网络等,都将有力推动教师自主学习。
(2)专家引领学习。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同时,一定要通过专家的引领、名师的指点,引导教师朝着专业化发展道路前行。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舍得投入,每学期力争邀请一些专家来学校讲学;每学期要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另一方面要借助现在的网络引导大家学习并且与名师、专家对话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同时,学校要借助远程网络,每周都要组织相关的教师进行网上听课、听报告,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专业QQ群参与讨论,得到全国优秀教师的帮助;我们要着力培养本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采用“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精雕细刻”的定向培养。
2.研讨活动———丰富的内容与灵活的方式相结合
(1)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合作研讨。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每学期初,教务处可以要求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提出问题上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相关类似问题整合成一个主题,确定一个主体负责人。平时要求小组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学习、听课、研讨。这样的课题研究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将相关问题整合在一起,也就是将志趣相投的教师捆绑在一起了。这种合作开展的微型课题研究,还可以融于教研组建设之中。
(2)以“互助合作”为形式的协作研讨。笔者曾经到一所镇小,这所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互助合作”的教学比武。其操作流程是教务处分学科将所有同学科教师分成若干组,每组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三个人参加,要求每组中一人上课,一人评课,一人汇报准备过程以及教学设计意图———组内教师准备比武(开分工会、集体备课、课堂试讲、邀请骨干教师指导、再实践等)———学校观摩比武(全体教师听课、汇报、评课、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选优胜者(最佳设计奖、最佳评课奖、最佳团队奖、最具潜力奖)。这样的活动打破了以前各自为阵的,一般的人只起看客作用的状况,真正为教师合作创设平台,为各个层次的教师铺设舞台,让每位教师在教研中有事可做,互帮互学,通过积极有效的对话,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让教师们在教研中共同提高。
3.反思策略———寻找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反思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它要求教师时刻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引导教师扎根教学实践,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作为学校管理者,关键是创设平台让教师愿意反思,写好反思。
(1)推行互动上课。所谓的互动上课,就是要求平行班的教师至少每月要到同年级上一节课。这样,原来认为教学反思没有用的教师通过再次上课认识到反思的价值,使自己的思考得以重新实践。久而久之,教师就认识到反思的价值并且也愿意反思了。
(2)引导交流,写好反思。教师写反思不是就事论事,浮于表面,不是在具体“怎么教”的浅层面兜圈子。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摆脱困境,使反思日记走向深入。我们可以引导教师明确写作的目的不是写写一招一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能,而是要探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我们要求教师潜心读书,让教师在坚持不懈的、系统的读书中提升思想认识,还可以让写得好的教师做经验交流。
(3)当作教学常规,评比推荐发表。为了促进教师写反思,我们不妨将写反思日记纳入教学的常规检查中,规定每月不少于3~5篇。反思日记不写的教师,教学常规不得评为先进;月底教学常规检查的时候,一定要评选出优秀的反思日记,对其中非常优秀的反思,我们要发动集体的力量帮助修改,力争满足教师的发表欲望。
(作者单位:湖北潜江市后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