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及中药外敷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0例疗效观察
2013-04-29赵海河
赵海河
关键词:温针;中药外敷;超短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49-0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并有年轻化趋势。笔者自2006年至今,采用温针、中药外敷配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49例女61例;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者30余年,最短者1周;伴严重骨质疏松者9例,伴有滑膜炎者25例。所有患者行膝关节X线及MRI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均经X线及MRI明确诊断,并排除有出血倾向、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装起搏器及心瓣膜置换者以及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出血、溃烂等其他疾患。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骨痹诊断标准。全部患者有膝关节疼痛,以酸痛、胀痛为主,受凉、劳累后有所加重,上下楼梯及久坐后站立时疼痛明显,休息后自行缓解,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可减轻。严重者膝关节肿胀,有关节积液、僵直、下蹲受限。病久者股四头肌明显萎缩。X 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边缘及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并有骨质增生,髌骨上下缘可见唇样增生,有时关节内可见游离体。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或者俯卧位,选穴以内外膝眼、鹤顶、血海、梁丘、膝关、膝阳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太溪、肾俞、关元、阿是穴。以毫针直刺或斜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局部有酸胀感得气后,每次选6穴在针炳上加长约2 cm 的艾条点燃,待艾条燃尽后重复2次,一共3壮。待艾条燃完后,将毫针取出。每日1次,每次30 min,15天为1个疗程。休息7~10天后可继续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2.2 中药外敷治疗 自拟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洗药(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秦艽、红花、当归、威灵仙、白芷、艾叶、老鹳草、桑枝各15 g),用500 mL黄酒拌均匀后,分两个布包好放入锅蒸热外敷于膝关节周围,每次治疗30 min,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休息7~10天后可继续行第2个疗程治疗。
2.3 超短波治疗 采用广东汕头市医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DL-C-M(脉冲)型超短波治疗机,选用2个20 cm×30 cm电容电极于膝关节上下面或者内外侧对置,微热量(疼痛,肿胀严重者选无热量),1次/d,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5次为1疗程。休息10天后可继续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1]中骨痹证的疗效标准。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明显好转为显效;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为好转;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中经一个疗程治愈者41例,显效23例,好转46 例;46例好转患者全部接受第2疗程后治愈23例,显效11例,好转12例。2个疗程共计治愈64例,显效34例,好转12例。本组患者中总治愈率58.2%,显效率30.9%,好转率10.9%。
4 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变性、丢失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再生为特征,临床多表现为进行性缓慢发展的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并可伴有继发性滑膜炎等。中医学本病归于“痹证”范畴,《内经》痹论篇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明确指出痹证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筋骨、肌肉、关节的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特点[2]。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众多,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主要针对病因病机采用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止痛为治则。温针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应。利用艾灸的热力通过针体刺激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组织液回流,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代谢,从而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调和气血目的。中药外敷治疗是药物通过局部皮肤吸收直达病灶,起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目的,温针治疗后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有助于扩张局部皮肤毛孔,促进中药成分吸收。自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洗药方中,伸筋草、海桐皮、透骨草、秦艽、威灵仙、老鹳草、桑枝共同起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功效;红花、当归、白芷、艾叶共同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功效。超短波治疗仪是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机体中的分子和离子将在其平衡位置剧烈振动,它们之间由于相互磨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机体表层和深层组织都能较均匀地受热,且穿透力较强,能作用于深层肌肉和骨,从而可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3]。
参考文献:
[1]YZ/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65~269.
[3]南登崑.康复医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
(收稿日期: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