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学乃是真学

2013-04-29姚汉明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比一比圆规画圆

姚汉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做,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亲身感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数学,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这样的学才是真学。

一、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有了兴趣,学习效率会有明显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恰当地放手让学生去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抽象的“面积”概念的掌握就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完成的。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的面,再摸一摸椅子的面,比一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桌面和椅子面的全部。)

师: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比一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师:刚才摸的课桌的面、椅子的面、数学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盖的面,你有什么感觉?

生:都是平平的,很光滑。

这环节中,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使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理解“表面”作好了铺垫。

师:刚才摸的面就是它们的表面,这是课桌的——表面(边摸边示范,学生练习说)。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表面,再摸一摸课桌的表面,想一想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表面小。

生2: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请你摸一摸周围其他物体的表面,说说谁大谁小。(学生边摸边说)

师:刚才同学们都摸了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老师表扬了这位同学)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这是学生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充分感知后引出的新知。

师:(揭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课桌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课桌面的面积。(学生学着说)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举例,仿照老师,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学生举例说一说)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借助具体事物,边做边学,为“面积”这个抽象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做——理清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做中思考、做中发现,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扎根在脑海中。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设置了这样的思维冲突:

师:围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

生:三根小棒。

师:请拿出第一个信封,老师给你6厘米、3厘米、2厘米的三根小棒,请围一个三角形。(生试着围,不一会儿就举手了)

师:想说什么,围成了吗?(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好围)

师:那么,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把2厘米的那根换一根长点的,太短了。

师:把2厘米的那根换3厘米的。(学生接着围)

生:还是不好围。

师:究竟怎样的三根小棒才好围呢?(学生交头接耳)

师:下面拿出第二个信封,里面有长度为7厘米、5厘米、4厘米、2厘米的四根小棒,请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

(学生动手围三角形)

师:这次围成了吗?(齐声说:围好了)

师:你用了哪三根小棒?说一说。

生1:我用7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围成的。

生2:我用5厘米、4厘米、2厘米的三根小棒围成的。

师: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师:请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当两根短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最长的那根小棒的长度时,就能围成三角形。

生2:我发现,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上述几步操作,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里,我充分利用直观,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留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感知,在做中发现,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操作中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必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而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只有当学生动手操作时,才能使大脑皮层的很多区域得到训练,才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对怎样画圆这个环节我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设计: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圆形的,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老师想请大家在自己的纸上画一个圆,能行吗?

生:能行(齐声说)。

师:那你就画吧,看谁的方法最好最多?(大家借助各种实物画圆)

师: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1:我用一元的硬币画了一个圆。

生2:我用茶杯盖画了一个圆。

生3:我用易拉罐画了一个圆。

生4:我用圆规画了一个圆。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的办法真多。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作示范,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任意画一个圆,把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借助圆形物体(如易拉罐、茶杯盖、硬币等)或圆规画圆,画出大大小小的圆。

师:现在要求大家画一个同样大的圆,你有办法吗?

生1:(稍加思考)大家用一元的硬币可以画同样大的圆。

生2:大家用同一个物体可以画同样大的圆。

生3: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师:用圆规怎样才能使大家画一样大的圆呢?

生:(纷纷议论)圆规的两脚张开一样大,画出的圆就一样大。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把圆规的两脚张开2厘米画一个圆,再把它剪下来。(生画圆)

师:同桌比一比两个圆一样大吗?再跟前后同学比一比。

“圆规的两脚张开一样大,画出的圆就一样大”,多么大胆的猜想,这是学生通过动手画圆得出的,在学生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学生们的积极探究,激活了思维,创新的火花被点燃。

最后,在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知道了“圆的半径与圆的大小”以后,进一步探究。

师:体育课上,李老师要画一个大圆形让全班56位同学做游戏,还能用这样的圆规画出来吗?

生:不能。

生:这需要很大很大的圆规,不好拿呀。(天真的想法)

师:你能帮李老师出个主意呢?(同学纷纷议论)

问题一抛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议论开了。经过激烈的争论,同学们终于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更大的圆,有的同学急着要老师带大家到操场去做一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兴趣高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用于现实。”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比一比圆规画圆
圆的启示
比一比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起比一比
画圆的月亮
比一比
圆规
比一比
圆规小姐圆梦记
二合一圆规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