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2013-04-29谢欣

银行家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场贷款家庭

谢欣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由此,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正在兴起,并有可能成为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动力。

家庭农场的基本发展情况

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在中国,家庭农场有点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它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同时,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由此,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农场这一组织形式将很快得到农村领域的认可,并快速的发展起来。

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订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目前,家庭农场的成立一般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后正式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后允许正式挂牌成立。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苗木繁育、农产品销售、休闲垂钓等一体化。注册资金基本采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模式。经营面积基本超过1000亩,在我国的产粮大省和农业主产区等地区,这一数字可能还要大得多。一般种植的作物也都是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马铃薯、棉花、饲草、药材、瓜果等地方特色农业,实现规模经济,同时,配有农业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的肉牛羊养殖场等,很多地方的家庭农场还将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的模式引入,设有休闲垂钓鱼塘,观赏水域等。劳动力常年以雇工为主。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情况

融资需求额度普遍较大。随着农业生產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放大,最主要的表现在融资额度的增幅较大。据调查,大部分家庭农场的贷款额度均在200万元以上。如,甘肃省目前唯一的宁县鸿兴家庭农场投资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向当地宁县农合行贷款38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利率为11.36%,民间借贷20万元,年利率为24%。但目前,该农场资金远远无法得到满足需求,据该农场的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农场的资产总估值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贷款需求约300万元,期限在3年以上,资金主要用于生产资料购入和基础设施改造。

融资期限逐渐多元化。相比农户主要以短期融资需求为主,家庭农场对融资期限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融资需求,也有较大规模的中长期融资需求。调查显示,短期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期限一般在6~10个月,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长期融资主要用于租用及整理土地、购置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期限一般在1~3年。

融资用途的日趋多元化。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特别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农村经济格局被彻底打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专业户等更多的种养殖业组织形式不断出现。种养殖业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挺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期,农业产业链条上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信贷支持,导致种养殖大户对信贷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贷款用途开始由单纯的传统种养殖需求向生产、经营与消费多元化需求转变。

对农业保险具有较强需求意愿。规模化的农业经营项目易受病虫害、生态环境、气象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且与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生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规模更大,因此对农业保险分散化解风险的需求也更为强烈。

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对家庭农场的定义和内涵还有待明确。尽管现在家庭农场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地方也开始积极响应,但如何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有的种植大户已在尝试这一经营模式,却不知自己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有的农场不以家庭成员为组成,或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却自称家庭农场;有的人错误地将家庭农场与“休闲农业”混为一谈,影响到如何界定、如何扶持、如何引入登记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与家庭农场生产无法匹配。据调查,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最高贷款限额一般限制在100万元以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农药、化肥、柴油、饲料等农资价格高企,生产经营规模化,因而贷款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租赁转耕地的租金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畜禽养殖的前期投入较为巨大。同时,金融机构对其发放的贷款主要为短期贷款,多为一年内。而养殖大户的生产周期较长,银行对种养殖大户的融资期限实际上很难满足其中长期资金需求,一定时期内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便和短期内无法偿还贷款的问题。

融资抵押物缺乏。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正是需要资金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回报周期,稳定的收益流形成需要时间,但农场的土地多是流转和租用,可抵押物较少,所拥有的财产没有权利证书,拥有的固定资产不多且大部分不属于金融机构认可的范围,无法通过资产抵押或金融机构所要求的其他合法抵押方式获得贷款,仅通过保证、联保形式获取的贷款资金非常有限,一般无法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使得大量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且这些资产做抵押物也缺乏相应的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影响抵质押资产的价值评估和处置效率。

相关的配套体系和制度有待完善。当前政府部门还未出台针对家庭农场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既没有针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扶持资金,也没有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政策。同时,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等因素制约较大,而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然处于试点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加剧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再加上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制建设较为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等问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对改进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相关建议

继续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设立登记等相关内容,在制订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地在全国使用同一标准,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把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将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有机统一,制订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明确家庭农场可以优先承担涉农建设项目。同时,可通过项目倾斜、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流转方的生产经营活动。

强化配套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健全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业务,依托市、县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縣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发展互助担保组织。二是继续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山林、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评估、交易服务中心,规范并降低中介服务收费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基础设施和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继续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步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制订与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贷款条件、放贷程序、管理方式和风险评价体系,既要强化信贷风险控制,又要调动贷款的积极性。提高家庭农场的信用贷款额度,实行循环授信并延长贷款使用期限,农忙季节时调整服务时间或上门服务,加快贷款审批程序。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农村网点,下放信贷权限,针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特点和生产周期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农户、企业联保以及企业、合作社、农户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农业贷款和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继续加大林地、水域经营权等权利抵押贷款的发放力度。2012年12月,农业部已在50个县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的试点。

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建设,稳步推行农业保险制度。一是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加大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相关税收等方式引导、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二是稳步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帮助大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负担。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大户中普及农业保险意识,加强他们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大户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切实改善生产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农场贷款家庭
农场假期
农场
家庭“煮”夫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恋练有词
一号农场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