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3-04-29林剑卿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言语主体文本

林剑卿

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挟裹之下,在各种理念的倡导之下,语文的阅读教学却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①忽视基础能力和知识积淀的建构,盲目的追求新奇,语文课堂唯美化,显得花俏浮躁。②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③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张旗鼓地搞课题研究,华而不实。④高喊学科渗透的口号,语文教学的本位缺失,出现非语文的倾向。⑤“讨论”、“合作”、“对话”的蔓延,把不准教学内容的脉,课堂教学“信天游”,无目标倾向。⑥教材处理、教学语言的模式化,束缚了教师的创造力,导致教师反思、调整和重构能力的丧失。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枢纽,但是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的课堂华而不实。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保持理性,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地处理好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阅有所得,读有所获。

一、把握语文的特点,立足文本,以“言语”为教学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从知识和能力的建构来说,是历练语文能力,而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将文本的静态语言转化为学生的动态言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潜移默化的熏陶,将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言语,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最基本的表现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它不仅体现在诵读上,更主要体现在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上。有时即使是一些简单平常的词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去品味,让情感与语言之间建立一种意义上的关联,学生就会对语言有了更深的感受,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尊重学习的主体,加强引导,以“感悟”为教学主线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究、体验、感悟和熏陶,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功能及其人文特性。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缺乏从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角度去认识学生阅读的探究和体验性质,在课堂上搞“一言谈”、“满堂灌”,用教师的条缕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完全臣服于教师和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缺席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怎能不味同嚼蜡,怎么会喜欢呢?真正成功的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学生饱含求知的热情,大胆地对文本畅想畅言,从文本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思维、思想的“生成”,因为语文课其实是一种建构。

学生探究的过程实際上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难免会遇到“拦路虎”,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境,诱发主体的阅读探究激情;教师可以授之以法,使主体阅读得法;教师可以“搭桥过河”,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盲点”进行“点化”,排除主体的阅读障碍;甚至还可以使主体的阅读与其现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冲击,促其“觉悟”、“升华”。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否则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常常得不到尊重,失落了学生,就会出现“主体无主,主动不动”的被动阅读态势。

当然尊重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并不等于放任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胡言乱语,任由学生随心所欲地解读文本,盲目地认同学生的错误观点。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做出正确的评价。

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在尊重学生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实现思维的多元化、立体化。

三、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强化迁移,以“应用”为最终目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以文本为载体,向生活迁移,达到在生活中用语文的目的,而不是把阅读教学变成“空中楼阁”。但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的实践、迁移都必须以于文本、学生为中心。紧扣文章的关键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精心设计问题。找准拓展点,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但又高于文本;抓住迁移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学得的语言加以熟练、巧妙的运用,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把文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言语。虽然45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但我们如果能以有限的课堂,加强语文实践,给学生一个自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语文课实用价值所在。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只有做到文本、学生、教师三位一体,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缘文会友的对话理念,获得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6

[2]《课程标准解读》,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P1、P6、P4

[3]《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4期

[5]《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言语主体文本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