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三社政复习课有效性之我见

2013-04-29齐文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习题课件笔者

齐文杰

初三社政要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内进行三轮复习,可谓时间短而紧,再加上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虽然是开卷,但是很多学生仍然难以下手。怎么办?这就给我们社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办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对如何提高初三社政复习课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些许看法和体会。

一、课件简洁化

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会通过自己制作或网络下载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复习,这当然比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试卷一张嘴”的复习课效率更高。可是也带来如下弊端:(一)不易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要复习的内容,学生平时都学过,并且很多相关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教师不妨对简单的知识点以“蜻蜓点水”的方式点一点,也可以请学生讲一讲,如果还有漏洞,学生也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来“织网补漏”。复习课我们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平时没有掌握好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这些重难点好比敌人的堡垒,课堂好比战场,如何在45分钟里攻下“敌人的堡垒”呢?《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我方把兵力集中在一起,敌人的兵力分散为十份,于是,我方可以用十倍的兵力去打擊敌人。这几句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攻击分散的敌人的原则。集中兵力,就会形成局部的优势地位。若干个局部的优势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战场上的整体优势,这是有效改变战场力量对比的战争辩证法。反过来说,为将者若把兵力分散,把拳头变成巴掌,把巴掌变成手指,就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从而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由此看来课件内容太过繁杂就是面面俱到;就是把兵力分散,把拳头变成巴掌,把巴掌变成手指。这样的复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二)预设过多不易于课堂的生成。有些教师可能会问:复习课需要生成吗?如果持有这种观点,这个问题也就等同于:复习课还是课吗?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既然复习课是课,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课堂的生成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体现,课件预设过多,45分钟又要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变成“牛”。在课堂上,教师牵着“牛鼻”乱逛,自己吃力不说,还使学生课上两眼花花,肚皮鼓鼓(难以消化),课后脑袋空空。

既然课件内容繁杂让我们教师吃力不讨好,我们为什么不让课件简洁化呢?比如讲中国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三张幻灯片(《中国各类地形面积的比例图》《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形图》)就能够把地形的相关内容讲得一清二楚。如果考虑教师设置的问题和补充的习题,七八张幻灯片足矣,何需几十张幻灯片呢?

二、知识趣味化

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使知识趣味化的方式是很多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笔者经常使用以下两种方式:(一)形象化地表述与概括。讲五种地形类型时,笔者就用五种手势形象地表现五种地形的特征,既有趣效果又佳;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时,笔者就把各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同生活中的各种物象联系起来,比如:黑—菜刀、吉—砍倒的松树、辽—握松树的手势、鲁—握拳伸出大拇指、豫—小鱼、晋—叶子、冀—马头等等;讲马六甲海峡时笔者编了一句有趣的话:印度太太家有匹马身怀六甲,让学生既记住了马六甲海峡,又记住了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二)寻找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如讲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笔者要求学生记住2(2个特别行政区)、3(23个省)、4(4个直辖市)、5(5个自治区);讲到西部12省(区、市)示意图时,让学生记住1(1个直辖市:渝)、5(5个自治区)、6(6个省:陕甘青云贵川),这样东西部省(区、市)就自然分清了。

三、概括网络化

复习有三怕:一怕满,二怕漏,三怕乱。乱就是通过复习后知识点虽然懂了,但各个知识点仍然没有条理化和系统化。没有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既容易忘记也不利于再次复习。要使学生在复习后不再处于“知识一团乱麻,头脑一锅糨糊”的状态,教师要通过概括使知识网络化。概括网络化在复习中有什么好处呢?(一)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利于教材在记忆中的长期保持和再现。布鲁纳指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在构造得好的模式里,否则很快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依靠它的简约的方式保持在记忆里的。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被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只有短得可怜的寿命。”(二)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学习的迁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怎样使学生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呢?“一个人越是有学科的结构观念,就越能毫不疲倦地经历内容致密和时间较长的学习节目。”

为了使概括网络化,我们社政教师要在精心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通过删繁就简的手法建立标新立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学生复习后,各个知识点自然会逐渐实现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要给每个考点绘制小网络,到一个专题结束,一张大的网络自然就形成了。(平时每个考点的小网络可以在此考点复习后由教师绘制,教师课堂小结时通过课件展示,并要求学生摘录。专题结束后,再让学生把每个考点的小网络绘制成专题大网络。)

四、习题典型化

美国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你了解你的每个学生,那么他们都会成为天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崇尚题海战术的教师既不让学生花时间思考自己的不足,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不足。复习阶段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学生在这个阶段学到了多少。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呢?复习阶段,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课堂、作业、考试、辅导等诸多途径了解学生的信息,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和知识断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典型化的习题,帮他们“织网补漏”。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知识断点,或者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知识断点却没时间去补,那么让他们走上竞争激烈的考场无异于让一个渔夫背着破网去捕鱼。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笔者习惯用以下两种方式编制典型化的习题:(一)用心准备,课堂预设。为了在课堂上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笔者会精心筛选习题,设置的题目由易而难,内容由表及里。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二)改编题目,查漏补缺。在讲评作业和分析试卷时,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典型题,笔者经常在分析之后,再对原题进行二次改编乃至三次改编,以此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比如,根据经纬网图读某地的经纬度对很多学生来讲不易掌握,笔者就经常在课堂上或在辅导中变换经纬线的度数,并以此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以上是笔者近段时间对提高初三社政复习课有效性的些许思考和实践。要一以贯之做好这些,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既需要对教育的激情,更需要教师平时自觉地学习、思考和总结。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习题课件笔者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