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三步曲”
2013-04-29鲍婉君
鲍婉君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已经被广大教师经常采用,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具体的经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以“问题引领”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结合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第一步:“设疑”强调探究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强调探究的问题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生活服务。问题引领需要循序渐进,体现探究性。那么如何设疑才能更好地体现探究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重兴趣
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效构建提问序列,使学生喜闻乐答。
比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一课中,笔者出示了如下问题:①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空调,你会怎样选择?②面对众多品牌的空调,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选择?你为什么会考虑这些因素?③你认为这种消费合理吗?为什么?④盲目、不合理的消费有何危害?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这样的问题设计呈现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办”,逐步加大难度,而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并产生探究兴趣。特别是探讨实际生活中的消费现象与消费选择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运用已有经验,提出不同观点,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进行学习。
2.重学情
学生觉得疑惑的地方,就是问题生发的地方,把问题设在学生疑惑处,最易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因此,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与学情,进行巧妙设疑,设于学生疑难或思维冲突的情境中,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学生理解了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后,笔者“节外生枝”地适时追问:你觉得自信、自负、自卑的人他们会发生转换吗?学生想了一下马上回答:会!笔者又问: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转换呢?学生纷纷议论起来,踊跃举手,在深入思考后明确了:通过不断的成功和失败三者都会发生转变。笔者又让学生继续思考相互之间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进而让学生感悟到怎样才能做一个自信的人。课堂里学生思维有时会处于停滞,此时,一旦教师给出学生有“疑惑”的问题,发生冲突,思维又会进一步激发。
3.重开放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地设计问题,形成问题情境开放化。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优化思维。
比如:在学习《合作!竞争!》这一框时,笔者让学生对龟兔赛跑故事进行续写。学生思考后总结:(可能一)兔子想到让乌龟失败的办法,制定新赛跑路线——“应当有一道坎,让乌龟跳不过去”,结果乌龟失败了。(可能二)乌龟想到“赛跑路线中应当有一条河,让兔子游不过去”,这样兔子失败了。(可能三)本着公平原则,赛跑路线中,既要渡过一条河也要跳过一道坎,结果乌龟和兔子都失败了。笔者又问:按照龟兔自定的赛跑路线,比赛结果谁都不满意!有没有都满意的结果呢?学生想到:遇到河让乌龟载着兔子游过去,遇到坎让兔子背着乌龟跳过去,这样乌龟和兔子实现了双赢。通过教师步步设问引出新的视角,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拓展学生思维。这样使探究过程更加丰富有效。
第二步:“释疑”体现生本化
“问题引领”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问题探讨、聚焦疑难。通过自主讨论—交流展示—归纳提升等环节,一步一步,让学生的知识和认识不断得到升华。
1.重引导
探究学习中,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因此,教师除了要预设好教學流程,还应留足学生思考、讨论、发问的时间。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资料等,通过个人、小组之间多种解难释疑的讨论活动,自主地感受、发现、探究问题,并在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同时,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小组,必要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学法指导,以提高探究效益。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乐于质疑、释疑、生疑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2.重过程
学生自主讨论后,另一个关键环节是交流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包括学习的新方法、新发现、新感悟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源共享,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重点交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会收到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给予恰当的点评,并适时追问、启发学生。在交流展示、反馈点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又使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中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3.重提升
归纳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提升环节,也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既是学生自我反思的极好机会,也是学生思想升华的过程。所以,应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在归纳整理中让学生学会搭设思维跳板,拓展思维空间。之后,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做精要讲解,或矫正强化。在归纳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使探究的问题得到知识梳理,形成系统化,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这样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步:“生疑”促进生成性
美国教育专家肯尼恩·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呢?
1.重氛围
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良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自由地发表自己想法。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式,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欲望。
2.重条件
优化条件,让学生乐问。给学生时间问是学生乐问的前提。教师要根据课堂容量大小、内容难易精心设计,做到少讲、精讲,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提供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而给学生提问以积极评价是学生乐问的关键。学生尝试提问时,由于知识基础、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对此教师要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师真诚热情的鼓励,可以激励学生乐于提问,进而养成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的好习惯。
3.重方法
传授方法,让学生善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使学生善问,就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教师可采用示范法、提示法、联系法、想象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提问,指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把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及时捕捉灵感促进生成性,让学生由“敢问”向“善问”发展。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