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车之鉴:让作文“硬伤”不再有(上)

2013-04-29胡桂勤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硬伤感情文章

胡桂勤

笔者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平常既经常批改学生作文,也多次参加各种类型的考场作文阅卷。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现在大多数学生由于视野的狭窄,生活的单调,积淀的匮乏,思想的缺席等诸多因素,作文中常常出现干瘪空洞、矫情乏味、平庸落俗、人云亦云等“硬伤”。本文基于作文教学的序列性、有效性理念,针对学生习作的常见“硬伤”开出了几剂诊疗的“处方”,虽不足收妙手回春之功,但求抛砖引玉,给同学们以前车之鉴,以后作文时不再有这些失误。

硬伤之一:空洞无物,没有可读性

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认识世界、判断外物,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古代的公子小白,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是这样,不计前嫌,不以自己的情感亲疏来任用人才,终成一代霸王,成就了历史伟业,为人称道,为人景仰。

这个片断中“古代的公子小白,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是这样”,显得空洞生硬,读者读之疑惑:此话从何说起?让人读来不知所云,缺少应有的说服力。

不以个人的好恶来认识世界、判断外物,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王。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陷害李世民,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修改后的片断适当增加内容,既有利突现文章的中心,也让读者读来趣味横生,不让读者雾里看花,表现出对读者的尊重,令其惑之顿释,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很多学生对作文的看法。他们往往提笔即抱怨作文没东西可写,怕写,没兴趣写。写出的文章或只见开头结局,中间过程简单似流水账;或罗列好几件事情,但每件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干瘪空洞。常恨根基疏浅,库存匮乏,肚子里没有“货”,只好空谈了。要治愈这种“无米可炊”、“无话可说”的硬伤,改变干瘪空洞的症状,唯有学会观察、模仿和积累,建立素材库。这就要求我们以后要做到三个“学会”: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与思考。我们知道写作根植于生活。脱离了生活,文章就失去了根,枯萎就在情理之中。课标明确要求,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著名作家曹文轩教孩子写作的本领就是:“我与故事一起出生,这个世界属于那些细心的人。”意思是说,你的诞生,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写作文要有信心,没有“没东西可写”,只有你是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只有细心的人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加生动。

第二,取长补短有作用,要学会模仿和借鉴。茅盾先生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写作从模仿和借鉴开始,模仿一篇范文,有时比老师喋喋不休地讲十遍“应该怎样写”效果好。模仿的最佳范本当首选作家经典名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语)。对文学大家的作品,可以仿其手法,仿其语言,仿其内蕴……仿得像,就成功了一大半。韩寒的《三重门》等作品中的幽默感,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入微刻画,不就是得益于对钱钟书《围城》的仿吗?我们学生平时可适当读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姑且称之为“葫芦文”),“葫芦文”虽不能和大作家的作品相提并论,但因年龄相当,水平相近,更易引起共鸣,更易借鉴模仿。我们照葫芦画画瓢,把读与写相链接,让习作与名篇并举,这就提供了一个比较阅读的平台,可以启迪思考:同样的生活经历,为什么“葫芦文”比我写得生动或深刻?作家又为什么比一般的写作者更胜一筹?经常这样思考和追问,看文章的眼力就会提高,“眼高”之后自然是“手高”。当我们学会了鉴别文章的优劣和美丑,到自己写作时,也就可能“出手不凡”了。

第三,仓里有粮内心不慌,要学会积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民间有句谚语:“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自己“腹中空空”,自然写不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丰厚的积累呢?善于观察,用心体验。有的同学对身边发生的事往往视而不见,作文时总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实,写作素材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还是有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当你从多方面去观察事物、感受生活时,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在家庭、马路上、校园里……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写。留心观察,便能捕捉住那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留心观察,才能挖掘出那深埋在平凡小事中的闪光点。参加活动,开阔视野。任何人写作都需要从他生活及所处时代掘取矿藏,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北上求学的生活体验,便不会有《背影》的问世;鲁迅若没有在浙江绍兴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故乡》、《孔乙己》等佳作问世。可见,人生经历是一种财富,一种用金钱都买不到的财富。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仅据此积累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要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经常读书看报能弥补知识面狭窄的缺陷,使我们的写作范围突破狭窄的生活圈子,变得更为广阔。书读得多,知识自然丰富起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知识作后盾,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叙述事件就会胸有成竹。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记录在册,剪贴保存。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坚持做下去就会日有所获:事件片断,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一点感受……慢慢地集腋成裘。渐渐地,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文思不再枯竭,文笔不再滞涩,手中的笔竟也能左右逢源了。

硬伤之二:言语乏味,缺少真情

放学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停车场,看到黑压压的自行车,我的头都胀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一看表,糟糕,又过了五分钟,看来只有飞车回家了。讨厌,那是谁的车,怎么老把我的车子钩着,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扯出来再说,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大功告成了。只听“咣当咣当”的声音,一排的车子,在我的双手下全都躺下了。我头也未回大步流星地飞车回了家……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脑中反复出现白天的那一幕,像放电影一般。我心中非常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看天外的星星。今晚的星星与往日的大有不同。平时星星总是那样的耀眼,而今天似乎特别黯淡。“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我自言自语道。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个同学正在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不,那不仅仅是自行车,那是一颗堕落的童心。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

这样的作文失误在学生作文中最常见。放学取自行车时碰倒别人的自行车,这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事件本身是真实的,但后面的有关描写则显然是虚假的,不真实,而且很俗套。 “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泪珠。”这一描写就更不真实,“入了梦乡”怎么知道“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本文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更没有写出真情。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另外,文章叙事与抒情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既导致全文在结构上的不粘连,也让文章的情感抒发失去了依托。

放学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停车场,看到黑压压的自行车,我的头都胀了。车子呢?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一看表,糟糕,又过了五分钟,看来只有飞车回家了。讨厌,这是谁的车,怎么老把我的车子钩着?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拖出来再说,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大功告成了。只听“嘭”一声,不知哪辆车子爆胎了,紧接着“咣当咣当”的声音,一排的车子,在我的双手下全都躺下了。不管了,看球要紧,我顾不了看车老师傅的大声叫喊,头也未回,大步流星地飞车回了家……躺在床上,耳旁总响起我要好的同学打电话询问是不是我把他的车子爆胎的声音。我怎么也睡不着,脑中反复出现白天的那一幕,像放电影一般。我为自己的过失感到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窗外的天空漆黑黑的,淡淡的几颗星星也没有往常那样的耀眼,似乎像为我而羞愧。“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我自言自语道。忽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满头白发的看车老人正在艰难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我懊悔、愧疚极了。

修改后的片断从生活入手,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作者的忏悔也让人觉得可信了。所以,记叙文写作中,首先要注意在情节上不能有假,因为事情一假,感情焉能有真?无论褒扬还是批评,一定要有度,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

有真情实感是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各类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也将“感情真挚”列为作文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级。“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更是这样,作文要感动人,首先要靠感情,感情是文章的根本。而这种情又绝不是矫揉造作之情,它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是发自心灵的呼喊。因此,中学生作文,应以本真的情感驱动,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写心之所感,不作“无病之呻吟”,而要达到这一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所写之事要真切。我们知道,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

第二,所抒之情要真挚。我们作文中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我们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阅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很难写出真情,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无论命题怎样宽泛,都要在规定的情境中作文,这时大多数情况是“为文造情”,弄不好就会矫揉造作,贻笑大方。

第三,所抒之情要美好。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类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第四,所抒之情要浓郁。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作文,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

情的结晶。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硬伤感情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爱情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