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成就未来
2013-04-29李辉
李辉
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改变一点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题记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微小的梦想,有自己小小的愿望,它们像一朵朵向阳的花在原野绽放。)每个人都希望它能茁壮成长,希望自己能美梦成真。于是,人们就有了追求的目标,有了坚持,有了为此而改变的决心。
然而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个愿望而去改变自己积久的习惯,却是难事。有无数的人走到一半就放弃,有无数人挥挥手,叹了叹气就说“算了吧”。他们只是蔑视地笑笑,他们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那一点点困难不足为道。也有一些人不听劝告:每天改变一点点就好,请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讲两个和尚共饮一溪之水,两个和尚都准备打井,一个和尚认为打井要花费太长时间就放弃了,另一个和尚则每天做完功课便挖一点,一天挖一点,一天挖一点,最终挖成了井。他不用下山挑水了,而前者却因为自己的不以为然而失败了。(②可见,每天改变一点点,积少成多便是大的飞跃,正所谓“量变促进质变”。)
不要总认为那只是一点点。(③一点点的积攒,也会成为巨大的力量。)如果你每天背诵消化完当日学习的内容,那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积少成多,你就不至于在考试前加班加点,事倍功半。如果你每天少抽一支烟,日积月累,也会戒掉烟瘾。诸如这些“如果”,它们都不是数学上的假命题,我相信它们是真命题,可以通过严密的推理与实践得到验证。可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喜欢实践到一半就下定结论,导致前功尽弃,最后悔之晚矣。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背着书包,走进那个长长的隧道,全身湿透,内心疲惫。如果你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住,你就会明白,(④每一次所做出的微不足道的改变,在你坚持了无数次之后,就会习以为常,忽然有一天,它就成为你生命版图上一抹美妙的色彩。)那是你意想不到的,和想像中不一样的、奇异的光彩。它是在点点滴滴之中,在被你遗忘的日日夜夜中,慢慢添加上去的。
(⑤只因为你每天所改变的那一点,却绽放了这样奇异的光彩。)
(⑥而那些曾蔑视你的人,只看见了耀眼光芒,赞叹,称奇,但他们却从不相信,那一点点的力量。)
只有你知道。你试图告诉他们,但他们都已散了。
(本文摘自网络)
2012年,广东省中考作文继续采用单纯的标题作文命题形式,与前几年的文题《奖励自己》、《游戏》相比,由关注自我、关注成长到关注人的娱乐情感、关注人或社会的改变,表现出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规律。《改变一点点》这个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对考生的限制比较少,所以考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作为一个全命题作文,“改变一点点”的关键词在于“一点点”,而“一点点”在此处的意思是说改变的程度不大,只是很小的改变,也不是只改变一点,而是改变“一点”又“一点”。从内容上讲,文章可以写某个人“改变一点点”,如老师、父母、同学、自己,也可以写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改变一点点”……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将“改变一点点”的内容、原因交代清楚,并且要写出“改变了一点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自己从中获取的力量和得到的启示。在写作的形式上,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写记叙文,可以从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感受中选取生动可感、鲜活真切的人或事来写,并且在具体叙事时,注意采取先抑后扬、设置悬念、变换人称、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增强叙事的生动性;写议论文时,注意紧密联系自己及身边的实际,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写散文时,关键在于“以小见大”,并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在文章中,考生为了阐述“每天改变一点点,成功就在你手中”的哲理,列举两个和尚的事例,一正一反,很好地诠释了“量变形成质变”的观点。接着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述学习上、生活上小小的改变都足以让你放出奇异光彩的道理。前后点面结合,很有说服力。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某个人、某件事、某处景物、某个细节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某个人、某件事、某处景物、某个细节的叙述或概括性的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与“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点面结合的运用,在记叙文中,要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场景细节和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写。有些活动参加的人多,可以详写二三个“点”,让读者具体了解活动的详细情况,获得鲜明印象;面上的情况应略写,以起到一定的衬托作用。而在议论、说理文中,则表现为特殊的“点”和一般的“面”的关系。
句①,用比喻句将无形的梦想形式化、具体化,易于读者理解。
句②,言简意赅地写出小小的变化也能促进事物发生巨变的道理。
句③,哲理句,意蕴深厚隽永,恰到好处地烘托文章的主题思想。
句④,用暗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坚持不懈的微小改变对人生的巨大作用。
句⑤,准确传神地写出改变的能量之大,令人信服。
句⑥,形象生动地写出改变后的成果之大,增强说服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需要改变的地方。也许,你有一个自己都讨厌的缺点,那就应该改变一点点,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也许,为了心中目标的实现,你应该比原来早起半小时背单词,于是你在英语竞赛中获奖了;也许,为了让父母多休息一会儿,你放学之后帮助父母做了点家务,于是父母脸上的笑容多了……改变一点点,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应该说,《改变一点点》选材的范围很广,可以以小见大,既可以写身边的小事,也可以剖析自己的内心,还可以把眼光投向社会。无论是写身边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都应该有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这篇中考作文就是满分文中的代表作品,文章紧扣中心抒写情感,散发出浓浓的哲思,联系个人学习和社会生活实际阐发观点,表现出深刻的主题。具体来说:
联系实际,由面到点,突出文章主题
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的是这样的观点:改变一点点,成功就在你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考生在文中多处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增强说理的力量。两个小和尚打井的故事便很有说服力:一个和尚以为打井花费的时间太多就放弃了,而另一个和尚每天做完功课便“改变一点点”——终于挖成了井。每天改变一点点,一点点堆积起来,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故事中两个小和尚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者自然能从其中参透“每天改变一点点”的深刻含义。为了让读者对“改变一点点”认识更为深刻,考生由点到面,联系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实际,以假设的语气劝谏同学“每天背诵消化完当日学习的内容”、劝谏那些得了烟瘾的人“每天少抽一支烟”,希望他们达到“积少成多,事半功倍”和“戒掉烟瘾”的效果。之后用肯定的语气强调这些都不是数学上的假命题,而是“通过严密的推理与实践得到验证”的真命题。作为学生之一员,考生在文章最后部分,继续展现学习生活的实际例子:背着书包,在长长的隧道中坚强地跋涉,而正是这跋涉道路上一点点的改变,成就了我们美好的人生。文章在说理过程中,多处联系实际,由点到面,使文章的主题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语言深刻,积淀深厚,揭示人生哲理
考生对许多人生哲理信手拈来,显示出较为深厚的人文积淀,同时给文章增色不少。文章开篇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名句作为题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纵谈“跬步”与“千里”、“小流”与“江海”的关系,突出“改变一点点”的重要作用,与文章标题照应得非常紧密,导入自然。行文过程中,不断用精妙的语言打造蕴含深刻的哲理语句以突出文章的主题:“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个愿望而去改变自己积久的习惯,却是难事”,这句话从现实生活出发,客观展示了某些人因为惰性已深、因为习惯积久而不肯“改变一点点”的现实;“每天改变一点点就好,请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这句话鼓舞那些不善于改变、轻视改变一点点作用的人,坚持每天的改变,成就自己的人生;“每天改变一点点,积少成多便是大的飞跃,正所谓‘量变促进质变”,这句话则从哲学的角度,阐释“改变一点点”的现实意义;“它是在点点滴滴之中,在被你遗忘的日日夜夜中,慢慢添加上去的”,这句话中“点点滴滴”、“日日夜夜”、“慢慢”等词语与题目中“一点点”相照应,说明“改变一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整篇文章的语言给人文气顺畅的自然之感,极富表现力。
议论结构,散文笔法,说理通俗易懂
这篇文章通篇采用议论笔法,清晰地显现出议论文的结构特征。开篇引论,既有题记的铺垫,又有第一自然段比喻论证的深入,然后提出文章的观点:每天改变一点点就好,请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这是那些“不听劝告的人”的做法,也正是作者所要提倡的。本论部分,考生先运用两个小和尚打井的事例,正反对比论证自己的观点,再用学生学习背诵实例和日常生活戒烟实例,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加以论证,最后,再用每个人学习实际,通过比喻论证,重申“改变一点点”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结论部分,语言精练干脆——“只因为你每天所改变的那一点,却绽放了这样奇异的光彩”,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论题得到解决。但我们再来看文章中这样的语句:“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这一叙述性的语言,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可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喜欢实践到一半就下定结论,导致前功尽弃,最后悔之晚矣”散文化的语言,巧妙分析了那些不肯坚持“改变一点点”的人们的悲惨结局;“只有你知道。你试图告诉他们,但他们都已散了”作为文章的结句,看似赘笔,却增添了文章的意味,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显得诗意盎然,升华了文章的审美境界和散文意境。议论结构与散文笔法的巧妙结合,使文章显得通俗易懂且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