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项目教学 转变教学方式
2013-04-29秦波
秦波
一、转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
1.用“直观手段”展现知识。
传统化学课堂的“实验、模型、图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在处理微观化学教学时很不给力,要么是条件不具备,要么是情境不真实,给学生理解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有限的定量实验。通过传统的化学实验,学生能认识中和滴定原理,学会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但学生很难理解“滴定过程中的PH值突跃、指示剂的选择”。
我们把“化学探究实验室”的数据采集器、PH值传感器、磁力搅拌器、电脑等先进仪器引进课堂,在先进技术设备的支持下,向学生展示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用“项目包装”再现知识。
传统的高三课堂,知识梳理如“快速新课”、习题训练像“子弹飞”,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高,能力发展有限,课堂效率低下。原因是熟悉的知识、熟悉的场景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应用项目教学思想,用项目包装知识,创设别样的教学情境,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组织课堂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如“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教学,以“阿尔兹海默病”、“铝制的容器腌制咸菜”创设情境;以实验“铝条分别与3mol·L-1的H2SO4溶液、6mol·L-1的HCl溶液反应”的不同现象形成认知冲突,引发研究欲望;以两组对比实验“盐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与盐酸两种溶液分别同时插入铝条”、“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与硫酸溶液两种溶液中分别同时插入铝条”,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本质;以建构“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知识;以铝及化合物的用途、制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二、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
1.从生产生活中获取知识。
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和制备方法,我们根据学科知识和化学科技社团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学校附近专业生产特种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以及光学级聚合物材料用树脂的无锡阿科力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参观学习。在产品陈列室,学生直观感受了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材料及其用途;在产品研发室,学生听工程师讲、动手操作,接触了别样的学科思维方式,体验了别样的实验环境和仪器;在生产车间实地考察生产过程,体验了工业生产流程,对“学以致用”有了真正的认识。学生不仅学得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有效改变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
2.从跨学科学习中获取知识。
电解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传统的化学实验很难观察到电解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过程,也不易判断电极产物。我们给化学科技社团的学生开设了一个没有时间限定的研究项目“电解时溶液中离子在磁场内的运动”,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小组,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向本校物理教师、外籍科学教师咨询,设计研究方案,借助传统物理、化学实验室的设备进行研究,学生反反复复,耗时大半学期,用电源、安培计、滑动电阻器、强力U形磁铁、铝箔、培养皿、塑胶电板碎片、10%CuSO4溶液等物理仪器、化学试剂成功观察到了现象。
通过研究,学生解决了学科难题,实现了化学与物理知识的整合,基础知识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学到了科技前沿知识,如运动的带电微粒在磁场中方向发生偏转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在太空探测、大气污染分析、手术麻醉等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发散式地分析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是能够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