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片独立的历史的天空
2013-04-29雷慧清
个人档案
雷慧清,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高三历史学科核心组成员、江苏教育学院兼职副教授。现任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副校长。曾荣获中学JIP实验课题研究全国先进个人、南京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级近20项课题研究,多次面向全省、市、区开设研讨课、示范课和讲座。
“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这是雷慧清从教18年来的不懈追求。她先后有30余篇文章在《江苏文史研究》《新高考》等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参与编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一(教师用书)》。多年来,她积极开展“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对拿破仑率领法兰西军队横扫欧洲大陆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解读——那时拿破仑部队士兵所持的刺刀尖上,不仅装的是钢铁,更装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思想。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的独立思想无比重要,这也是我的追求。
高校毕业后,难掩初出茅庐的稚嫩与青涩,我的教学自然也是在懵懂中摸索,依稀记得是朋友或是同事告诉我的一些事:“某某孩子很喜欢你的课,某某同学很欣赏你,在很多篇日记中写到你的课堂,写你讲的话……”还有学生寄来的节日贺卡中发自内心的话语:“老师,是您让我喜欢上了历史……”细细想来,这或许是我注意创设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和教学相长带来的影响。但这距离我的目标——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差之甚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评价方式,我和同事们一道义无反顾地投身课改,但热闹与浮躁的背后是无所适从的彷徨。究竟应该重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还是应该重视“知识与能力”?强调知识的课堂到底符不符合新课标要求?是否重视能力培养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
正当困惑的时候,我校名师赵家书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书中认为“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他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代人的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媚俗的重要表现就是赶时髦”。赵老师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旧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新,恐怕只能是流行歌曲罢了”。
专家的话,让我明白了那些教师崇尚的只是“过程与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与方法”的实质。事实上,新课程并未降低知识的地位,恰恰相反,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坚强基石。
新课改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我也越来越感悟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一种新追求,需要有新的境界。
一、突破应试重围,回归历史教育的本真
马丁·路德·金早就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易经》中也提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然而,作为一名具有理性视野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不能不看到社会的现实:目前还缺少一代具有民主、法治观念的公民。而历史就是一部活教材,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在育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的教化功能,就是要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关注人性,渗透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承载着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历史使命。
1.传播人文精神。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反复强调人文主义精神,说明人文主义精神是这次历史课程的核心和目的所在,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回归。旧的《历史教学大纲》过于强调对知识能力的运用,而新课标则把对人的关注与尊重提高到了与知识能力并重的位置。我在《中学历史教学应回归历史的本真》一文中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成为政治的宣传品,漠视“人”的存在,忽视“人”的尊严,无视“人”的情感,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每每“谈史色变”。新课程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凸现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把“历史”从“政治”和“经济”中解放出来,注入人文主义的新鲜血液,使历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在历史教学内容上着力培养学生三方面的意识。
一是着眼于现实世界的最新发展,关注全人类,努力使自己和学生在文化精神上紧跟时代步伐。
二是以历史学科知识为基础,整合语文、政治等学科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是把中国历史与现实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情操、高尚的人类意识和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历史教学形式上,我坚持以历史课堂教学的必修课为主渠道,还开设选修课、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
2.尊重历史史实。
高中历史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学习历史是为了“求真”这个简单的事实。多年来,高中学生在历史课上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们从课本上看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是那固定的几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是什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影响……记住了就可以了,对答案无需置疑,而且形成了固有的印象,历史学习就是这样的,现成的事实记住就行了,长此以往,谁还会对历史学习有兴趣呢?
新材料和新情境的题目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已经大量涌现。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历史考查,新材料和新情境的呈现,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想象和理解历史知识,从而真正地把握住历史知识的意义。即使在高三上复习课,我也坚持这样做,我从不把观点强加给学生,这对拓展视野、锤炼思维、关注生活,进而培养公民意识有一定帮助。自然,这也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加高考。
我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一文中主张,应该正视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国民党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抗日战争史是作为中共党史的一个阶段史加以描述的,因此难免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被过分地强化而忽略甚至否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发了一则抗日通电。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抵抗,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号召全国人民“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今天读之仍有热血沸腾之感。学生所看到的是,国共双方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上都很坚决。除此之外,根据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存的史料,共有206位国军将领在抗战中捐躯,如此多的高级将领在与日本军队的正面战斗中牺牲,可以推测阻击日本军队的艰难激烈程度。而我们的教材缺少对此客观的评价。我们应该对作为当时抗日战争爆发时的执政党国民党多一点“了解之同情”,少一点“隔阂肤廓之论”(陈寅恪语)。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真实的问题呢?我更多地强调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对于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国民党人、国民党军队以及其他党派、团体和一切爱国人士,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战胜强大的敌人,要独立、富强,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团结一致,和衷共济。
二、建构教学模式,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2004年,我参加了国家级课题《提高中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的行动研究》的研究工作,学习了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一方面是教育对象,同时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就好比一种资源,他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学习、发展的潜能。主体性教育反对“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教师包办代替的教学行为,而主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内课外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活动进行组织、引导和规范,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可以说,活动性和开放性是主体性教育的显著特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书本知识内化为他们的知识财富,把在活动中的经验形成他们的自身才能,从而发展他们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人格。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展我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发表了《祖国统一大业——对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教学小札(收录在华明友主编的《创新与探索》一书中)。通过对主体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对自己具体教学实践的反思,构建了以“师生合作、学贯始终”为主要特征、以“预习质疑—研讨探究—建构新知—练习深化”为基本框架的主体参与型课堂学习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建构、练习,在认知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为提升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灵活而有效的操作方法。
比如历史课的预习,可采用“一了解、二整理、三理解、四质疑”的四步预习法。
(1)阅读。了解本课的基本历史史实,在书本勾画出史实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要素及关键词句等。
(2)整理。即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理清学习思路等。
(3)理解。自主概括、归纳、分析理解人物或事件所处的历史背景等因素,理解这些因素对历史问题的影响和制约等。
(4)质疑。即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的预习,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新知、为下一步参与研讨探究作了必要准备,而且学会了学习的步骤,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表明,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求知欲望得到了激发。这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完全一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合作伙伴,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
三、开展探究活动——拓展历史教育资源
新一轮课改的课程观认为“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履历情境”。只有这样,课程才真正能够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大大拓展了教育资源的利用范围。我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确定只有从本地及学校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学校也因此能在课程实践中展现出自己的特色。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校本化更容易贴近学生文化和思维的现实基础,课程中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开发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体验和接受,更能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意识、能力、过程的价值。可见校本化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我在规划课程时,把目光投向了本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社会资源等,着力构建并逐步完善校本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我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内容的构建》一文中就组织学生根据南京是“六朝古都”设置“古都遗存”的主题模块,学生围绕此主题提出一些诸如各个朝代的现有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的保护情况调查研究等课题。如:
与此同时,我还开设一些与构建的主题模块相关的乡土内容讲座,如“南京民俗”“南京名胜”“南京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南京旅游资源及其发展”等等,从而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拓宽思路,进一步引导其选题方向。
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也使乡土资源得以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和利用,逐步形成主题研究系列。另外,我在指导学生设计课题时,还指导学生分析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等。
在多年的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中,我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汇编成册并出版,有部分课题成果或案例选送到省、市参加评比并获奖,有的入选省、市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还有一些课题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用,如“石头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课题成果引起了南京市政府部门的重视。如今,石头城风景区得到重新规划,鬼脸城公园也已经对外开放。
总之,历史教师的工夫必须首先花在课外,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视野。课堂上要思路敏捷、深刻、简炼,善于点睛,使课堂既充满活力,又充实而有特色,充分展示学科独特的魅力。教师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空间,处理放与收的关系,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把探究的过程作为显示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修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历史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就如同历史永远向前发展一样。我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试图肩负起报效祖国和人类的文化责任: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年轻一代,培养具备开拓创新素质的中国人。我没有什么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踏踏实实地不断学习,不断地突破自己,完善自己对历史教学的见解,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历史的天空,才能够在教学的漫漫求索之中奋然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