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生态史观复习策略

2013-04-29陈春东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3年6期
关键词:史观考查历史

陈春东

近年来高考历史对史观的考查越来越突出,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明显地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而生态史观也逐渐在高考试题命制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让我们先看下面一道题目(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7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节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解析】该问以生态史观立意,以19世纪工业文明时期到20世纪信息文明时期世博会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为主题,要求考生在比较、概括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变化的原因。试题旨在通过这一设问,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更注重和平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让人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思考科技带来的影响,认识到生态问题正逐渐成为人类的共同危机。试题从微观上切入、从宏观处着眼,既考查了历史主干知识,又考查了考生获取与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预计今后历史高考对生态史观问题的考查将呈上升趋势,对于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这一新动向,我们应加以关注。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以期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高考考查生态问题的原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各种生态问题凸显,需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而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时,一方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吸取以往的教训。高考重视考查历史上的生态问题就是要通过借鉴历史上解决生态问题的成功经验或吸取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生态问题。当代高中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承载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而当前高中生态文明教育却严重缺失,命题者试图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来引导高中教育的走向,培养高中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梳理和掌握历史上的生态问题

1.农耕文明下生态问题的出现。

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浩大的工程建设、频繁战争等引发的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初步显现。

古代统治者主要通过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辅之以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法令来缓解生态问题。这里主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思想体系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阐述,如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的“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等。

2.工业文明下生态问题的凸显。

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破坏、生的恶化。这里主要涉及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英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而且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贫困问题日趋严重,贫富分化现象、人口暴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3.社会动荡下生态问题的加剧。

社会动荡时期容易造成自然资源开发的无序,所以是环境生态问题的多发期,且问题比较严重。这里主要涉及中国史上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世界史上的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继而波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等相关内容。如何解决这些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也关乎人类文明的延续。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都有关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相关举措,且效果明显。

4.信息文明下的生态问题。

当今社会,人类在为改造地球生态环境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以我国为例,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世界史上主要涉及西方“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等相关知识点。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以知识的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的出现,我们坚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三、复习生态问题的有效策略

1.健全史学观念,培养生态史观视角。

近年来,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来指导高考历史命题也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而生态史观虽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应首先更新和健全自身的史学观念,在复习过程中多尝试从生态史观的视角去认识历史、剖析历史。如在归纳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要素时,可设计下表:

如表中所示,除了要考虑政治、经济、内外交流等常规方面的原因,还要注意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如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很大程度上就与黄河中下游的气候变迁及过度开发有关——过度开发使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进而造成黄河中下游地区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因自然环境日趋恶化而受到影响,再加上其他的历史原因使该地区最终经济衰退,逐步丧失了经济重心的地位。

2.立足主干知识,点滴渗透生态史观。

对生态问题的考查一定会依托相关主干基础知识。因此,复习时一定要精研课标和考纲,抓住与之相关的主干知识点,寻找合适的契机,适当延伸扩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内尽可能多地接触生态史观的内容,唤起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如此,既可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又能开拓视野,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这里笔者结合下面的题目谈点认识。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地的多少、人口的增减就成为衡量封建经济发展的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从生态史观的角度分析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危害,并据此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该考点是一个长效热点问题。该题就是以生态史观为切入点,着重考查“重农抑商这一历史概念的含义及如何评价该政策等相关主干知识点,并以此为视角认识古代统治者在推行“鼓励人口增长及大量屯田”等重农抑商措施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及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

3.依托高考试题,窥见生态命题方向。生态史观当前发展虽日趋完善,但对我们师生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知识体系,短时间内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这里我们不妨采用以下的一个便捷方法:借助近年来典型的高考历史生态史试题(含“参考答案”)中的理论性陈述来了解和把握生态史观考查的精髓,窥见其命题的一般方向。

例 (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文综卷第39题)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节选)。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裁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泗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准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垅,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解析】本题以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地位变迁为主题,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第(2)小题以“明清时期黄淮平原成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原因”为考查点,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要求从多角度分析回答:既要回答不同时期的因素,又要回答不同地区的因素;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人为因素。使考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感知到“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答案】(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被淤没。

4.加强学科综合,关注生态问题热点。

关注时政热点一直是历史高考命题的主旋律,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我们应时刻关注时政热点,搜集、整理、保存与生态问题有关的信息,建立时政信息库,并及时加以分析,加强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另外,还可以依据信息,思考相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对信息的适应性。

如当前的钓鱼岛事件,除可联系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知识点外,我们还应考虑到日本右翼势力炮制“购岛”闹剧是出于经济考量。按照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说法,钓鱼岛列岛附近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获得这些海域,将使日本由资源小国变为东亚的资源大国。东海的油气储量大约77亿吨,亦足够日本使用近百年。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在巨大经济利益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日益严重的资源匮乏及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

5.精选生态史料,进行强化训练。

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科学训练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多阅读生态史方面的内容,在阅读中多积累史料并加以精选,设计出典型例题,在训练中了解解题的规律、提高解题的技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环境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环境史观认为,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的时期:环境与传统文明。第二阶段:人类中心阶段: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第三阶段:走向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中心的时代: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

(1)列举战国时期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2)从环境史观的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大跃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3)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康纳认为:“瓦特的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依据所学知识,论证奥康纳的观点。

(4)结合环境史观理论,谈谈你对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

【解析】该题是一道典型的生态史观试题,通过主题介绍以及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从宏观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生态史观的核心命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又通过微观视角具体阐述中外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与相关解决措施。最后一问更是结合时代热点问题提出,旨在向考生灌输一种正确的生态观,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时,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答案】(1)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倡导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

(2)原因:忽视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影响: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资源环境恶化。

(3)关于蒸汽机“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市场的初步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关于蒸汽机“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

(4)人类在发展进程中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加强全球(南北)环境合作;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一些环境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猜你喜欢

史观考查历史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新历史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