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013-04-29韩京里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3年6期
关键词:立论史论史观

韩京里

一、考纲解读

与去年相比,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013年的历史高考依然会在总体上坚持去年的考查思路,坚守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那么,这个“考查思路”究竟如何理解?高考命题改革究竟会走向何方?笔者认为,我们应重点关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命题方式”两个方面。

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然之举。在当下课程改革、“一纲多本”的背景下,教材日趋多样化,考试大纲对此不能不予以体现,也就是说高考考试范围已经没有一个明晰的边界了。这就是我们普遍感到新课标卷试题与我们所使用教材“脱节”的原因所在。当然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负担:不知道考哪里,也就不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到位。加上考试大纲“考试范围”部分内容以粗略呈现为特征,难以细化,因此其指导性不是太强,于是学生就会感到更加茫然。不过,这些状况恰恰给我们的复习备考带来了机遇:在“多本”的情况下,命题必须寻找不同教材的共同区域或者是真空区域,而这些区域恰恰是历史的主干知识所在。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掌握好主干知识,就能应对高考的要求了。

至于“命题方式”,主要涉及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四个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简单来说,“四个能力”可以细化为:审题技巧,解读材料的能力,对史实认知与理解的能力,对历史事物特征、本质、规律的分析能力和论证能力。其中,对史实的认知与理解可以归为对前述主干知识的复习,而其他部分则关注学生的立论能力。考试大纲在表述上与往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更加证明这“四个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正是2013年高考的命题思路所在。

二、复习建议

要增强上述“四个能力”,我们就要在“史实、史论、史观”上下足功夫,还须在“审题、解读材料、立论”上做足文章,从主干知识、立论能力和史学探究三个方面着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1.立足名词,把握主干知识。

在历史学科高考考试范围边界日趋模糊化的背景下,要特别强调掌握主要由历史名词和时间概念构成的主干知识,无论是应对基础试题还是较难试题,均如此。

例1 (2012·新课标文综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本题所给题干主要涉及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刺史制度”这个名词,“豪强大族”是刺史监察的对象,“田宅逾制”和“财产达300万钱”是刺史监察的内容和监察评判的标准,“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则是刺史监察的结果,所以做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对“刺史制度”的解读。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政治内涵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对此题的理解就转变成了对“中央集权”的认识。从四个选项来看,和“中央集权”密切相关的只有C项和D项,而D项中的“经济手段”并不符合题干材料中“刺史制度”的内涵,故排除,答案只剩下了C项。在逻辑关系上,C项“缓解土地兼并”正是“中央集权”的外延组成部分,而“抑制豪强”又通过“刺史制度”和“中央集权”挂钩。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A项,“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与“抑制豪强,强化中央集权”逻辑相反,因此排除;再看B项,“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也不符合“中央集权”主旨,且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基本史实,也应排除。由此例可知,以历史名词为基点,对试题所给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的把握就会比较准确,做题的正确率也会有较大提高。

例2 (2011·新课标文综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本题考查的名词主要是“货币”,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不同种类货币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度。一般来说,所使用主流货币越趋向正规化和虚拟化,则表示该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越健康或者水平越高。从本题所给示意图的图例可以看出,题中所涉主要有三种货币:铜币、金银和绢帛。相比较而言,以绢帛为货币是比较原始的商品经济,以金银等贵重金属为主流货币则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商品性不够充分或者是经济波动较为剧烈,而以铜币为主流货币则是该地区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表现。由此可知,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居于中等,B项可以排除;黄河流域经济发展问题最多,所以c项被排除;至于A和D两个选项,都符合“货币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关度”的逻辑指向,但是A项的“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明显不符合“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完成转移”的知识点,很容易将其排除。

由以上例题可见掌握历史名词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掌握历史名词呢?在此笔者试着以“中央集权”为例简要说明一下。该名词的核心理念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在教材体系内,它大体分布在政治文明发展史的中国古代史部分,主要内容有秦朝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刺史制度建立、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文官制度、设通判、设转运使、强干弱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三司分权六个节点和出现了春秋战国诸侯国、汉初王国、汉末州、唐中后期节度使四大地方割据势力等。不过为了让这个名词的内涵更加丰富,还需要汇总以下三个专题:(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中央集权:察举制的“察”;科举制由礼部主持。(2)中国古代经济中的中央集权:全国性重农抑商;建立央属官营手工业;中央掌握铸币权;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抑制土地兼并;设置市舶使。(3)儒家思想中的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概而言之,就是将“中央集权”的核心理念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扩充和细化为“民政、军政、司法、官员任免、监督、财政、治安、舆论、教育、经济管理、产业结构”等多维度来深化理解。由此,我们在总结名词时应该注重其核心内涵、外延层次和适用范围。

至于时间概念,它主要涵盖的是这个时间节点(某一时段、时期)的时代背景,一般由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历史名词构成。比如“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1368—1840年)”这个时间概念,就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名词(短句)构成背景知识:(1)资本主义萌芽、机工、机户,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领先于世界、民营手工业在织瓷矿冶等行业中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票号,农业三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副产品商品化、农村产业市场化),重农抑商,江南城镇、市民,“海禁”、闭关锁国、朝贡贸易。(2)废丞相、中央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地方分权,反抗侵略。(3)心学、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科技总结,西学东渐,小说繁荣、写意画、京剧出现。

对历史名词和时间概念进行交叉理解,就会形成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网络,而且由于这个网络对历史名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多角度的解析,会使我们对相关名词的理解比较深刻。

2.训练立论,提升综合能力。

主观题对学生立论能力的要求较高,这里不仅涉及材料收集、逻辑分析和史论概括,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近两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引进的SOLO型试题,对学生的综合立论能力要求更高。

例1 2011·新课标文综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容略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例2 (2012·新课标文综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容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以上两题的答问要求均涉及“观点明确”和“史论结合”。所谓“观点明确”,就是既考查学生解析材料后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也注重考查学生归纳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例2中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就更是对应了考试大纲“四个能力”中“论证和探讨问题”部分之“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要求。至于“史论结合”,则是从寻找论据、逻辑分析、组织论证和概括论点等方面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立论能力。这样的能力要求在选择题中也同样存在。选择题中“题干——材料——选项”的组合本就是一篇微型论文。选择题中考查的立论素养要求并不会因为正确答案的存在而变得简单,因为干扰选项本身就是另外三篇微型论文。

在训练立论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论证方法,二是论证结构,三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我们一般会采用正向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法。正向立论具体又可分为例证法、引证法、分析法、推理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等七种基本方法,驳论也可分为直接反驳、反证法和归谬法等三种基本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也可以综合使用。

例3 (2012·新课标文综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B选项可以用反证法排除:1895年以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那么,其竞争应该不是很激烈。C选项可采用归谬法排除:“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必然避免涉足其中,这与材料中“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相反。至于D选项,可以直接引用材料证明其谬误。正确选项A,则特别关注学生正向立论及将观点与材料相结合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立论素养上的提升,对于提高做选择题的正确率是相当有帮助的。

对于主观题,除了考查上述能力之外,还特别强调论证的结构和对结论的提炼能力。比如上引SOL0型试题中的例1,要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我们就需先根据材料分析获得“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然后判断应该采用的论证方法:此题应以正向立论为主,多采用例证法、推理论证法和因果论证法进行论证。然后,根据观点需要,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寻找与之逻辑相关的史实,以求观点和论据相统一。对于论证结构,则多用排列法呈现。这样,一篇完整的小论文就条理明晰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立论能力的具备,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历史名词所在的多层次、多角度知识以及时间概念所在的背景知识。例如“商业革命”一词,我们可以利用正向立论的分析法,从“商业”的含义解析人手来分析其概念层次。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因此该名词的关键解析点便集中在了“货币”和“商品流通”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商品流通”的维度,将“商业革命”解析为“流通范围”、“流通规模”、“商品种类”、“商品集散地”和“商品经营者”五个层次,从而总结出该名词的五个维度:“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和“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再加上“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这点,就构成了“商业革命”的完整概念。然后,我们采用例证法对该概念的每个维度进行深入理解,如“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维度,我们可以用“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出现来进行证明,其他的维度也可如此理解。这样,我们就借助立论的程式,完成了对“商业革命”这个名词的完整建构和深刻理解。

3.融合史学,优化探究思维。

这个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有点高,因为我们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史学研究能力和条件,所以笔者所说的“史学”仅仅指的是史学基础和一些简单的史学成果,而在方法上我们也只是强调“探究”而非“研究”。

从宏观上来说,史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我们前述所关注的立论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此之前多了一个漫长艰辛的收集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过程。我们要想驾驭立论程式,就需先由史观来引领史论。目前常用的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和革命史观等。如前述所引SOLO型试题中的例2,对“冲击一反应”模式的考查就是对现代化史观的细化。因为史观是多元的,所以史论也是多元的。

例 (2012·新课标文综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本题答案c很难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明确结论,它既立足于对目前史论的升华,又暗合了温迪·道伯森在《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中的理念导引。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再拘泥于旧的史论,尤其是在当下史学界对“由中国古代向近代社会转型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世界近代化历程”、“世界中心转移过程”、“制度文明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研究更新速度较快的大背景下,更要敢于推陈出新。“求新”应该着力于强化立论能力训练和学科思维优化。值得警惕的是,“求新”绝不能过于刻意,更不能因此而忽视或者有意误读史实,说到底史实才是史论的基础。

也许我们不能敏锐地嗅出史学界的发展动态,不能迅捷地跟上史学界发展的步伐,但是我们要明白:史论可以更新,史实却不容篡改。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丰富由历史名词和时间概念构成的知识网络,进一步提升立论能力,优化探究思维,就可以在新史观指导之下融合部分史学新成就,从而从容应对高考,这正是我们复习备考的目标所在。

猜你喜欢

立论史论史观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从“分离论”到“中立论”——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礼之于性——以《荀子礼学研究》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