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与民歌
2013-04-29孙岩
孙岩
采风,就是采集民歌。我国古代把民歌形象地比做“风”。“其谓之风,正以其自然而然,如风之动物成声耳。”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风者,民歌俗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这段话除说明“风”即民俗歌谣外,还形象地用风能吹动万物为比喻,说明民谣教育感化和讽刺的作用。在早期的社会形式下,君主用教育的方法感化百姓,臣民以讽刺的手段谏劝君主,这种教育和讽刺,有很多都是通过歌唱来进行的,因为在当时,人们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歌唱,这对现在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然而这却是事實。
采风,始于何时?据说来自氏族社会。当时,氏族领袖需要从民歌中听取各家族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就采用这种方式,作为发扬民主的一种补充手段,以后的统治者继承了这一遗风。因此,采风的早期主要任务是统治者为了解民间疾苦,从而对现行政策中的积弊进行改进。后来它有了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作为祭祀和宴会的礼仪以及娱乐之用。春秋中期,儒学兴起,统治阶级重视了民间音乐,儒家更将它用在修身——致格——教化上,并对一部分民间曲调进行填词,使其为自己服务。到这时,采风的前一个作用逐渐减退,后一个作用逐渐加强。到了汉武帝时代,宫庭改造乐府,派大批文人给民歌进行重新填词和加工整理,他们抽掉了民歌灵魂,空留其驱壳,进一步利用这种形式为统治阶级服务。从此,乐府诗脱离音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而采风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负有原来的“观民风”“自考证”的作用,而偏重于音乐曲调。
民歌其实也是一本史册,它是劳动人民心中的呼声,是时代的最强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直接反映人民生话、思想愿望和要求的。物换星移,风雨沧桑,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和人民血肉关联的民歌总是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前进的。有时从一首民歌中可以照见历史的影子,窥见地理的沿革和大自然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歌也是记录历史的史册。
民歌的社会功能是极其强大的,在延安革命时期,为响应毛泽东“五二三”讲话精神,一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采集到了大量的民歌,如《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对面价沟里流河水》等,文艺工作者把采集到的民歌加以改编,编词作曲,然后应用到革命战争中。如:著名的《东方红》是由情歌改编到颂歌的,《三十里铺》也是一首情歌,但里边加入了时代语言,“洗了个手来和白面,三哥哥吃了上前线,一心一意你去抗战,打败了日寇咱再见面,”一段歌词使整首情歌的格调有了质的升华,当时在解放区广为流传,起到了鼓励人心、坚强斗志的作用。完全可以说,在革命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民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是富县人,富县位于延安南部,是黄河流域的中游,面积较大,著名的子午岭穿越全境。在这块土地上,既有原始先民生活的足迹,又有周秦汉唐辉煌的文化遗产。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呤出了著名的“今夜鄜州月”的诗,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直罗战役。在这块土地上,民歌也非常丰富。解放后,一批文艺工作者下到基层从民间采风,收集到了《直罗民兵》《直罗儿童团》《直罗小哨兵》等关于战争题材的民歌,还收集到了反映新时期农民生活的《锄地号子》《碾场歌》等,这些歌曲都是人民群众真实心理、真实想法和喜怒哀乐的反映,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是战争时代或和平时代,都会有民歌,也都在起着不同的作用。
高尔基说,“民歌是山涧的清水,地下的甘泉”,当你歌唱或欣赏一首民歌时,那清新的韵味,生动的情趣,粗犷的风格、活泼的格调、朴素的感情和明白如画的意境,会把你带到一种境界:是土地、是树林、是河水、是田野……是许许多多朴实无华的画面让你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受到教育,受到熏陶,情感产生共鸣。
民歌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灿烂的明珠,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采集民歌,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民歌的发祥地,曾有过民歌的辉煌期,现在,已进入新时代,更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发现新民歌,采集新民歌,挖掘新民歌,然后加以改进,让民歌在我们这个时代充分发挥功能效应作用。
让民歌在新时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