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置型小区“新市民”价值观研究及对社区管理的影响

2013-04-29王莉朱扬廖莎莎林颖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市民农转非社区服务

王莉 朱扬 廖莎莎 林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社区的不断重组,我们城市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农转非问题,农转非的农民转变成为了城市中的“新市民”。由于他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让“新市民”不能从容应对新的环境,接受新的生活。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也不断深化。笔者主要针对此类问题,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利用社区管理的影响“新市民”价值观的改善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社区的不断重组,尤其是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不断走向深化,这其间发展尤为突出的则是农民安置型社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中国失去土地的农民人数已经超过4千万,并且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在递增。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民迁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这一大批土地被征用的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后,被动地进入城市,政府在用最小成本做最大政绩理念推动下,建立了集中安置失地农民的社区,原来散居田间的农民被聚集起来,统一进入小区高楼居住。

但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各种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的总和。过去这些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说,是一定的社会资本,而现在失地农民随着非农化、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这些社会关系正在逐步失去作用和彻底消失,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还失去了过去在社会上赖以存在的的社会资本,这种精神上的需求比对物质上的需求对他们来说或许更为重要。

社会资源的缺少,社会关系的重构使这些“新市民”处在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矛盾冲突的夹缝中,处在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中间,其身份的转换和观念的转变是相当困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现实社会中一个特殊的边缘化群体。再加上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匮乏,找工作来说是很困难的,这就意味着成为新市民后就失业。所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

面对以农转非居民为主的安置型社区,该如何进行管理,该怎样进行社区的文化建设,促进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市民化的转换,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

一、“新市民”的产生及价值观的研究

现今大量开发土地,使大量的农村户籍人口转为非农村户籍人口,为了妥善安置农转非人员的居住问题,开发区管委会在不同地区集中修建安居工程。安置以后,业主们虽然得到了征地补偿款,但土地没了,居住环境变了,社会环境变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冲击很大,对他们价值观的冲击也很大。在调查问卷中,接近一半的安置型社区居民对“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这个问题作了否定性回答。这就是说,这些“新市民”自己对自己目前的身份从思想上都不认可。

安置型社区的“新市民”目前的情况是:男同志满60岁,女同志满55岁,就可以拿社会养老金,而多数人是达不到条件的,也就是说原则上就需要自己找工作。但是他们的根基在土地上,他们从习惯在农地上的生活转变为没有自家土地的生活现状,他们的技能只能在土地上得以发挥,而现在又失去了发挥他们技能的环境,感到失去了生存的技能,导致“新市民”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就此现状我们应该从根本----“新市民”价值观改善做起,让我们的“新市民”重新审视他们的新环境,重新接纳他们的新环境,重新快乐的生活在他们的新环境中。“新市民”的生活环境从一村之家到了一区之家,要想改善“新市民”的价值观,一定要去社区服务相结合,从他们身边做起。

二、社区管理对“新市民”价值观的影响

1.重新审视外部环境

环境的适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我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要克服许多的不适应、恐惧感,对于“新市民”来说是从一个祖祖辈辈都生活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更为加剧对新环境的恐惧感。胡锦涛同志曾说过:“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曾重点突出了社区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建设作用层面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小区的方向,所以我们应该与社区服务管理结合在一起从外部环境克服他们的恐惧感,通过社区让他们重新找到家的味道。

首先,大量展开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活动。要让“新市民”从旧的生活环境慢慢转变到现在的新环境,就要重新走入他们的旧环境中,大量展开社区活动,并且与其他社区联谊在一起,使社区服务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管理物业,打扫清洁一些简单的工作,更是让社区服务从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社区活动,也让“新市民”重新找到了生活在一起的感觉,在展开社区服务的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使他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城市的热情与和谐。

其次,大量开展社区讲座。在开展社区活动的同时,可以邀请一些技术人员展开社区讲座,让一些年轻的同志感受到他们的用武之地,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憧憬,充满迎接新未来的挑战的无限欢喜。在展开讲座的同时,创造了学习新技能的良好条件,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学习到新的技术,让“新市民”可以自信的走出家门,在外面创造一片美好未来,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增添的新的血液。

最后,社区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通过技术的学习,社区管理可以通过政府协助与相应的社区服务相结合,给我们的新同志介绍新的工作,让他们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让我们的“新市民”感受到自己所用之处,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发展,展现他们更为精彩的一面。

2.重新塑造内部环境

所谓内部环境即为“新市民”自己真实的内心,也就是他们的心理接受情况,这个过程是由外而内的过程,正所谓“眼见为实”,让他们通过真真切切的身边的生活,触动到内心深处,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真正的成为了城市中的一员,也可以从“新市民”成为“老市民”。社区管理的工作人员走到居民生活中去,和他们一起感受整个过程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在家的老人,更是不适应新的生活,让他们未有丝毫的孤独、寂寞和困苦,让他们感受到城市中的温暖与和谐。

3.内因与外因结合彻底改善“新市民”生活环境

只有内因和外因的相结合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两者相结合才会达到双赢。

首先,外部环境的改善影响着“新市民”内心深处的改善,只有通过身边外部环境的影响才会让“新市民”重新感受到“新”的美好,让他们从心里认可自己、认可社会、认可新生活。

其次,内部环境的改善也制约着对外部环境的接受程度,只有“新市民”从内心认可了新的环境,愿意接受新的环境,他们才会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感受一切新的现象,也会用新的想法去接受它,感受他,挑战它,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因此,两者即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着,要想让两者达到双赢,必须通过社区的有效管理,推动两者的快速进步,让我们“新市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来改变现实的城市生活,成为一名真正的城市公民。

三、结束语

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改善“新市民”的价值观,主要是从社区管理入手,从“新市民”身边出发,从社区出发,转变“新市民”内心的恐惧感,改变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转变农转非“新市民”的不适应心理,适应新环境,接纳新环境,愉悦的生活在新的环境中。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猜你喜欢

新市民农转非社区服务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成都市新都区老年农转非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新市民教育研究
众说纷纭的农转非
城镇化新市民政治效能感与社会融合城镇化新市民政治效能感与社会融合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建设的思考
制度牵引与利益翻转中的农民户口选择及其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