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管理做法及成效

2013-04-29从乐乐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沛县做法

从乐乐

摘 要:总结沛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运转化做法、工作模式及取得的效果和社会影响,为其他县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做法;沛县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42-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大计。沛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质量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事关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型化和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甚至事关农业现代化。沛县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农产品质量。2010年省档案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沛县列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唯一试点县。县委县政府抓住这难逢良机,责成县委办、政府办牵头、县档案局、县农林局组织实施,县环保局等职能单位配合,在全县展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管理体系工作。市档案局对此也十分关注,进行精心指导,取得预期效果。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运转做法

1.1 档案运转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是成立强有力班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有效运转。县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操作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二是建立档案运转制度,确保档案工作连续与完整。县领导小组定期召集相关单位会议,听取部门和镇区、企业工作汇报,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梳理解决难题。三是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特派员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真实性。各参与单位定期派员下基层形成制度,特派员负责对挂钩共建单位的档案工作督促指导和协调服务。主要包括挂钩共建、跟踪服务,推行首长问负责制。与此同时,县档案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挂钩单位定期寻访和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积累材料,形成档案,以便决策领导者和科技人员利用档案和科技材料指导生产实践。四是紧紧依靠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档案工作人员,确保农业档案的合理与可靠性。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运转的技术保障,确定档案工作基本模式 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的实施及其成果,必将有力推动沛县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将有力提升沛县农产品境内外的竞争力,提高农副产品的工业附加值必将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笔者认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及其管理体系不能忽视技术保障,沛县已经做到并正不断改善,主要有以下6个“建立”。

1.2.1 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模式 (1)从源头入手,指导参创单位健全生产和管理制度,实行全程质量跟踪与控制。(2)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用标准化改造传统农业。在总结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开展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在此基础上指导参创对象及时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积累科技文件材料、建立科技档案,将农业科技档案作为生产增效的助推器。

1.2.2 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制度 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国家地理名牌产品的标志档案。凡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都加贴防伪标记、认证标签。确保农产品“身份”有档可查、便利查询、安全使用。

1.2.3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产品质量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记录档案,为商检、质量技术监督、环保、食品监督、卫生等管理部门提供督查的原始依据。如徐州大丰食品有限公司是自主出口外向型企业,主要生产以优质黄桃为主的系列罐头,针对该公司特点,建立了原料(主要是黄桃、苹果)生产基地的生产档案(包括客户档案),直到销售环节的产品质量追溯档案。这种全程档案的建立,为产品的出口创汇增加了强劲的竞争力。

1.2.4 建立健全重大农产品质量事故的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了重大农产品质量事故的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专门下发了《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设置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全面提高了农业系统应对事故的能力。

1.2.5 建立农业污染源档案 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工作,由县环保局和县农林局建档,并将档案工作纳入污染源普查工作规划,同时建立了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实行农业生产基地选址环境认证制度和备案制度,只有土壤和肥源基础、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块才批准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2.6 建立完善农产品检测档案 县农业主管部门农林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指派专人记录检测信息,通过检测信息的公布,让民众和有关单位及时掌握全县范围内质量安全情况。

2 取得的效果及社会影响

2.1 有力促进了沛县“七个全国先进”目标实现 近年来,我们围绕徐州市“加快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总要求,以沛县实现高效农业“三个第一”为基本定位,把提高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水平作为主攻目标,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三农工作服务的新途径,在探索工作中,沛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生态肉鸭之乡”、“全国生态肉鸭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最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称号,奠定了沛县农业在全国的领先要位。以上殊荣的获得与档案专业支持和档案服务领域拓宽密不可分。在创建工作中,档案部门抽调技术人员150余人次、接受档案咨询120余人次,其中翔实的档案资料、丰富的档案图片和全方位服务,作出了很大贡献,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2.2 提高了参创单位的档案工作水平 实施试点工作以来,参创单位共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新技术100余项,规范档案管理制度10余项,建立农产品客户档案2 620卷,整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7 300余卷(件),提供档案资料200余卷册,服务15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对增效的作用。经过指导,大丰公司聘请了县农林局专业技术人员,为种植基地的长期客户建立了种植档案,从苗木越冬、花期管理、施肥用药、果实管理采摘、休药期等全程记录档案,保证了从产品源头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可追溯性。胡寨草庙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产品销售销案,定期向社员公布销售情况,真正做到了社务公开,有据可查,令社员满意。全县各参与单位由于在有关人员指导下,及时制订了详细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涌现一批亮点。先后有5家企业档案工作被市档案局认定为市民营企业示范单位,作为龙头企业示范板块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有2家单位被江苏省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镇。

2.3 提高了沛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县档案局的主持和县农业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徐州绿源农业有限公司、各镇区农技中心、企业都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认定工作。目前,“三品一标”全县通过认定绿色食品44个,有机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33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5.87万hm2。2010年3月“沛县狗肉”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因标准化、规范化的产品质量档案的建立健全,农业部对产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奠定了沛县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4 构建农产品促销网络平台 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快速通道,通过价格分析和供求预警,帮助农民解决滞销卖难问题,初步尝试在档案信息流的基础上引入资金流等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开创公益性农产品网络营销促销信息服务的新领域。目前,沛县大学生村官创办的农易搜网站正做探索此项工作。

2.5 成果辐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由于沛县新闻、沛县电视台、沛县农业网站、农易搜网站、江苏省《档案与建设》编辑部等单位先后宣传报道了沛县试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徐州联谊生物公司、徐州海阔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广西桂柳家禽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等单位先后借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管理方式方法,将先进经验提炼后,在集团公司内推广实践。

市档案局主要领导密切关注,多次来沛调研。分管领导多次调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试点工作案例被县委、县政府作为2010年度“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党政类)”参选项目向徐州市委推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沛县实践》专门介绍沛县优质稻米生产,形成标准化档案情况。《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社会科学版)2010专辑刊登了《坚持以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介绍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为农业三大产业服务的经验做法。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沛县做法
沛县对“夺命之窗”开展“拆、破、清”专项行动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对我县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对策探讨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