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3-04-29吴韵洁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指导毕业生

吴韵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愈来愈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里,高职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贫困生的就业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在促进贫困生就业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里,高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他们及其所在的家庭都是政府与社会需密切关注的弱势群体。关注高职贫困生就业,是政府、社会扶贫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必然要求,更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为了了解高职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就业指导工作,本课题组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毕业生中的部分贫困生以及非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一所公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在校生7000余人。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高职毕业生200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98%。贫困生98名,非贫困生96名。本问卷采用自编《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为保证结果真实可靠,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答卷。调查问卷写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填写答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意向、就业期望、就业成本支出等方面。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意向方面

在高职贫困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有96.6%的贫困生选择就业,高于非贫困生的83.3%;而选择继续深造的贫困生比例为1.7%,略低于非贫困生的5%,说明高职贫困生就业意愿强烈;而在自主创业方面,贫困生比例为0%,低于非贫困生的5%。贫困生家庭经济拮据,他们比普通学生更迫切地想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早日摆脱贫困的束缚。若选择继续深造,则需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这些无疑令高职贫困生望而却步。

(二)高职贫困生的就业期望方面

对于工作收入,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一定差异。希望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贫困生比例为25.8%,而非贫困生为37.3%;希望月收入2500—3000元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差不大;而希望月收入在2000—2500元的贫困生比例为27.1%,高于非贫困生的18.9%。说明在工资收入方面,高职贫困生的要求比非贫困生低。这与他们想尽快找到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心理有一定关系。在用人单位性质上,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贫困生比例分别是42.4%和47.5%,而非贫困生则分别是20%和48.3%;另有6.8%的贫困生选择了外资、合资企业,非贫困生则无人选择此项。而选择民营企业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比例分别是3.4%和10%。可见,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职业。在选择工作地点上,高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不大。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选择在东部城市就业,而不是走向乡镇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大多数贫困生都肩负着各自家庭脱贫致富、光宗耀祖的使命。因此,在择业上,他们更加关注那些体面、稳定且收入高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条件及客观环境的制约。来自家庭的压力以及贫困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滞后势必会导致了他们在就业道路上错失良机。

(三)高职贫困生的就业信心方面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67.8%高职贫困生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体现了他们在就业心态上积极务实的一面;也有一部分贫困生表现得“焦虑和茫然失措”(10.2%);而只有5.1%的贫困生认为他们已“准备充分,应付自如”,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此外, 70.3%的贫困生认为他们的就业压力来自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高于非贫困生的56.7%,说明贫困生对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其就业信心略显不足;与此同时,在“学历低”的选项上,两组人群的选择差异不大,约1/3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学历低,不利于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另外,30.6%的贫困生认为家庭条件差,缺乏社会关系也对自身的成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高于非贫困生的20%。

(四)高职贫困生的就业费用支出方面

调查反映出高职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水平较非贫困生的低很多。18.6%的贫困生月生活费低于400元;59.3%的贫困生的生活费在400-800元之间。在就业花费是否能承受的调查中,15.3%的贫困生认为“难以承受”;62.7%的贫困生选择“放弃一些不必要的费用”;16.9%的贫困生认为“勉强可以承受”;仅5.1%的贫困生认为支付就业费用的问题不大。现如今毕业生的就业费用节节攀升,服装费、资料费、培训费、交通食宿费等各种花费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令本就经济拮据的贫困生对求职望而生畏。这就限制了贫困生的求职范围,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促进贫困生就业的对策

(一)引导高职贫困生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如今就业市场上人才供需矛盾激化,就业难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往往是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人才,那些涉及各行各业的基层岗位就成了高职毕业生最主要的归宿。但是,高职贫困生往往受到传统的思维的影响,盲目追求城市生活和高薪体面的工作,不愿意下基层、回家乡和选择艰苦行业。这种片面的就业观只会让他们与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因此,要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首先要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各种途径来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如班主任或辅导员个别谈话辅导、开设就业指导课讲解就业形势、举办优秀的贫困毕业生座谈会等等,引导他们放眼未来,改变非大城市、非高工资不去的片面观念,使自己的追求尽可能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二)加强高职贫困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将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作为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突破口,系统全面地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日常的心理辅导,及时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排解负面情绪,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今后的挑战。

(三)帮助高职贫困生做好职业规划,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高职贫困生往往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加之对职业世界缺乏认知、基本技能不足、心理脆弱,一旦求职受挫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勇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以全程化的思维来指导贫困生,重视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始业开始,高校就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等形式,帮助贫困生确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找到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在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贫困生这一群体予以特别的关注与关爱。在贫困生求职过程中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专业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与就业困难的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全程关注他们的求职就业。另外,针对求职经费困难的贫困生,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对他们提供就业资助,如发放就业补贴、奖励资料复印费等等。

(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高职贫困生就业帮扶计划

在帮助贫困生就业的问题上,高职院校需大力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一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他们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可以拓展一批用人单位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以接纳贫困生参加寒暑假和毕业实习;也可以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与学校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发挥社会媒体宣传作用,让社会了解贫困生的需要,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浙江省教育厅每年都会联合《钱江晚报》开展“百名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推荐活动”来宣传优秀贫困毕业生的事迹,方便用人单位甄选聘用。三是提倡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帮扶体系,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动员事业有成的校友发动社会人士帮助推荐贫困生就业。

注:本文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科研立项

项目“高职贫困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猜你喜欢

贫困生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