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3-04-29许亚娟
许亚娟
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提到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开始转向内涵建设,强化市场导向,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零对接”。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二、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1.增加实践锻炼机会,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高职院校应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而且能使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学生只有领略了企业以及岗位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才能在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优化社会资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的开展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矛盾,还可使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能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在企业进行锻炼后,教师的实践能力会快速增强,从而成长为理论实践双高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还可以真正了解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学校可以依此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拓宽就业选择,增强实践认识
工学结合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与企业一线工人长期接触,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在车间现场接受技术指导、职业训练,了解到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层面,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帮助他们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拓宽就业渠道,为有针对性地教学、实践、就业选择提供渠道。
三、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未能深入开展的原因
由于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做到按市场要求和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组织教学,尚未建立起动态、灵活、有针对性的课程结构, 多方原因致使工学结合未能长足深入地开展,具体归纳如下:
1.理念认识不清,缺乏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深,仍然习惯于采用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一种表现形式是将学生大批次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或者“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的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故工学结合推进的难度很大。此外,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2.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的实习资源与教学需要不匹配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对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缺乏硬性的约束机制,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以高职学院为主,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且实训时间短暂,导致实训部门资源与教学需要不匹配。
3.企业积极性不高
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是理所当然的。学生到企业不能很快上岗,影响工作效率,所以企业不愿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和业务指导。
4.培养目标跟不上企业岗位的需求
有的职业院校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缺少实际的岗位群分析,不能依据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确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环节,课程设置过多、缺乏整合,实践环节跟不上培养目标的需求,致使学生不能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工”和“ 学”不能很好地衔接。如果按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修改教学计划可能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缺乏“ 双师型”教师,而建设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的目标只有在密切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目前,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不少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尚在建设中;二是缺乏资金;三是工学结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 工”和“ 学”的时间不确定,教学计划不得不做大量调整,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计划管理过于严格,学校对教学计划变动的自由度太小,这一点对工学结合的实施也是有阻碍的。
四、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
1.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制订适合高职院校的工作制度
近年来,政府已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法律框架,做到“以法治校、以法治教”,使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机构和个人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制订工学结合规章制度时,对法律真空、界定模糊、未有先例的制度、协议等,注重引入律师、法律顾问、保险机构等参与起草签订,便于做好工学结合预案,避免突发事件对工学结合的干扰。
2.继续推进“2+1”、“产学融入”等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扩大“订单班”投入力度
“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产学融入”模式,即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在学校建立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等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开展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郑州交通职业学院自2006年以来,先后与广东中山纬创资通有限公司、上海展运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10年5月率先在学院成立东风标致培训中心,从多方面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目前,学院仍在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改革,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行“订单班”培养。
3.依据企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
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根据企业提出的学生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学院遵循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一起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分解岗位能力,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岗位群及岗位核心能力,从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同时,学院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构建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要求设计课程模块。在课程模块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二级单元模块,如机电专业在岗位能力提升模块中设置技术、工艺、管理等 3 个二级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拟定的未来就业方向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
4.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保障工学结合顺利进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模式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完成。所以,要想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大力气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5.共建共享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真正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是以往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瓶颈之一。着力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对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投资力度,能满足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需要。同时,大力开发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也能使学生实习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
6.严格考评机制,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提高实训质量
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院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法。在实习开始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做出实习计划书,内容包括实习的目标、内容、操作技能和实训报告。与辅导员一起召开实习动员会,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实习任务。为保证实习质量,由指导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生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做出考评,以企业评价为主。对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安排其重修。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施,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主动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得到高质量的实践机会,促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责编 徐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