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实践

2013-04-29葛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3年6期
关键词:郑州市终身教育学习型

葛飞

21世纪,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型社会。是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兴衰。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2004年10月,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见》,正式启动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多年来,郑州市以前瞻的眼光、创新的思维、系统的谋划,不断深化城市文明的内涵,全民投入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推进现代城市文明进程。经过探索和实践,学习型城市建设已成为引导全市人民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的重要推动力,为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积蓄了新的强大能量。

2003年,《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2004年3月,郑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2004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见》,学习型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6月,郑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牵头部门联合下发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等文件,一些县区和单位介绍了创建经验,学习型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动。

2005年8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下发《郑州市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大工作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2010年4月,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我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

2011年6月,《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郑州”。

2011年9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设开放多元、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适合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市”。

2013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基本健全,各类学习型组织基本形成,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蓬勃开展,社区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初步形成资源比较丰富、结构相对合理、形式灵活开放的社区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市”。

打造学习绿城,为郑州发展强基蓄力,成为郑州发展的活力之源。

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和基石,是集各种教育形式于一体又超越这个形式的一个组织形式。十年来,郑州市一直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加强学校建设的布局规划,千方百计增加学位资源。2009年-2012年,市区开工建设74所中小学,累计增加学位11.5万个以上,有效地保证了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制定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郑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规划,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工程”、 学前教育券制度等,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强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质量。在教育内涵发展、教育体制创新、教育资源拓展、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学区制、一校制,优质教育倍增、学校培优提升、名优民校发展、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等富有郑州特色的教育发展新思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整合资源,建设技工教育基地。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探索校企合作等多元化办学模式,增强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建设郑州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有普通本、专科学校53所,在校学生69.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30所,在校学生27.7万人;普通高中101所,在校学生16.9万人;普通初中267所,在校学生28.4万人;普通小学1010所,在校学生67.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1197所,在园幼儿31万人。全市非学历培训机构600余所,年培训规模达到45万人次。

2.实施教育关爱工程,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努力解决在郑创业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市区每年接收3万名左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其中88.34%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实施中职生免费政策,从2010年秋季开始,对具有郑州户籍并在市属及县(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实行了免学费政策。加大济困助学力度,2010年,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并对低保家庭和生活特别困难家庭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给予资助。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全市逐步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中小学公用经费统一标准,各类办学指标基本一致,教师业务水平大致相当,学校管理水平同步提升,同类学校教学质量基本接近。

3.强力推进社区教育,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2004年,市教育局将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确定为郑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鼓励探索创新;2005年,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被确定为河南省社区教育实验区;2008年,惠济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2005年,市教育局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检查和评先活动,对先进单位和社区学校分别予以表彰奖励。2006年,市政府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考评内容。2009年,市教育局出台《郑州市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规划(2009—2012 年)》《关于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和办事处社区学校建设的通知》,并在2009年—2012年郑州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期间,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郑州市规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和示范性办事处社区学校评估工作,重点支持和建设一批起示范带头作用的乡(镇)成人学校和办事处级社区学校,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命名表彰78所规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和示范性办事处社区学校。

在教育部门推动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属各区都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社区教育,涌现了一批先进社区学校,如金水区北林路办事处鑫苑名家社区学校、庙里镇社区教育中心、经八路办事处教育社区学校,管城区航海东路办事处映月路社区学校,二七区大学路街道康桥华城社区学校等。其中鑫苑名家社区先后接待过胡锦涛、吴邦国、李源潮、刘云山、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一百多个考察团的参观考察,他们对鑫苑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目前全市共有区级社区学院3所,办事处一级社区学校66所,村委会一级社区学校433所。市民年均受教育人数64万人;评选学习型家庭3428户、学习型居委会(村)231个、学习型村镇20个、各类学习型组织304个。

4.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构建纵横互通的学习网络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中,一些区、县市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水区、中原区、巩义市、登封市、新郑市,都结合自身实际,创出了特色。金水区在创建学习型城区过程中,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创建学习型社区, 打造幸福和谐金水”,建立三级网络——“区、街、社区三级办学网络”,构建一种模式——“学习型社区教育工作模式”,实施三大工程——“育民工程”、“文化广场工程”、“家庭文明工程”,全面推进了学习型社区建设。巩义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作;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活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文明巩义”,有力地促进了市民思想观念和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转换,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城市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各类学习型组织借助各种抓手,探索了不少先进经验。例如,以党委(党组)中心组述学考核为抓手,切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开展领导干部培训和读书竞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单位)建设;注重“三力”(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建设,打造学习型企业,在这方面,宇通公司、豫联集团走出了一条学习创新推动竞争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企业以持续快速发展为特征的“宇通现象”和“豫联效应”;以“三大工程”(女性素质工程、家庭文明工程和家庭教育工程)为载体,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习型城市建设。

5.注重学习载体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设郑州市终身教育信息网,开办老年大学、科普大学、社区学校,举办绿城读书节、道德讲堂、群众(社区)文化艺术节、卫生健康大讲堂、墙体文化等活动,为市民搭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便捷通道。

绿城读书节,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从2004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9届,已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文化品牌。道德讲堂每年举办500余场,直接受益人数达5万余人。卫生健康大讲堂每年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基本做到了健康宣传教育全覆盖。全市共创办社区科普大学107所,每年免费发放科普教材。在创建学习型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中,郑州市各区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郑州人”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文化墙建设,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原文、释义、演绎漫画展示在临街墙面上,让广大市民、青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给绿城增添了浓重的文化品位。

学习,让郑州这座古老的商都青春和活力迸发。2003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不断实现新跨越,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位次不断前移。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迅速崛起。郑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跨入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荣获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等诸多桂冠。

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郑州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战略意义认识上还有待提高;二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组织体系还需要完善;三是管理体制还要进一步理顺;四是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仍需构建;五是宣传力度还要加大。

创建学习型城市,机制是保障。郑州市目前学习型城市建设最薄弱、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就是机制建设。今后我们将按照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协调、平稳、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引导作用,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一是确立核心驱动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强化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管理网络,强化责任考核。各基层单位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纳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评中,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健全服务机制。成立郑州市学习型城市(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开放大学,建设郑州市市民终身学习网,集中管理部门、办学部门、理论研究部门等多方力量,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

三是优化资源共享机制。以签订共建协议为形式,动员更多单位将其有关场所、文体设施定期向社会开放 ,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培育终身学习种子人才。培育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营造整体整合、自觉互动的学习环境。

四是强化多元激励机制。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市民的学习热情。对学习型先进机关、企业、社区、村组和家庭,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进修学业优良者或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市民,定期评选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健全有利于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突出学习绩效在招聘、用工、晋升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

五是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把建设学习型城市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面向社会,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每年市财政及各级财政安排必要的经费,并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全市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有关活动以及对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

六是建立学习型城市的宣传推动机制。要定期举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研讨活动,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实践者,研究讨论国际国内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最新动向及相关理论,总结交流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经验,促进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介绍推广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经验,引导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不断深入。

(责编 赵 河)

猜你喜欢

郑州市终身教育学习型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郑州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