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逻辑
2013-04-29曹阳
曹阳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是马克思不断与以往旧哲学斗争、不断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在实践的革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奠定了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指向。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范式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37-03
一种思想或学说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它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对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并决定着对问题如何解决的全部思考[1]。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马克思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新世界观的前提。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逻辑,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过程
(一)本体论前提转向、法哲学批判转向国民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新世界观”诞生的标志。那么,挣脱黑格尔国家观的束缚转而去关注现实的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国民经济学批判则可以看成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这一转变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这一转向开始于同一时期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论文发表于《德法年鉴》。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10月—12月。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世俗狭隘性的表现形式。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通过探讨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马克思提出要把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政治、国家和法的批判。同时,在《论犹太人问题》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将“市民社会”概念进行了论题的转换和剥离,将“家庭”从 “家庭—市民社会—政治国家”(黑格尔哲学的规范基础)的关系的探讨中剥离开来。这种剥离使得马克思能够直接切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这一论题。进而,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这个观点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提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论述。
1843年末,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要真正理解人类历史,不能到被黑格尔描述的人类社会大厦之顶的政治国家中去寻找,而必须到被黑格尔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3]。这种实践需要要求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研究必须到政治经济学中去探寻。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重要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清理,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神秘主义外衣,将这一理论的本体论前提由“政治伦理关系”转换为“政治社会现实”,同时将黑格尔颠倒了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论断。马克思开始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次探索
在任《莱茵报》编辑期间(1842—1843年),马克思“不得不”就经济问题发表意见。不过,马克思所接触的经济学,只是由政治辩论而涉及的一些经济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研究政治经济学本身。《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明确地提示了解剖市民社会进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恩格斯对英国的“天才的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马克思开辟了道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直接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果。马克思同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接触也是哲学同政治经济学的一次接触。马克思吸取了当时德国哲学中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把它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异化劳动”概念。正是从这一个关键概念(异化劳动)出发,思考了政治经济学的矛盾,并通过这一矛盾思考了整个政治经济学及其全部范畴,从而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矛盾(人的本质的复归)。
尽管这种思考依旧带有黑格尔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学问题的烙印。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1845年才真正“清算”了费尔巴哈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手稿》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从政治批判追溯到经济分析,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基本问题”的初步提出
1845年在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1845年,通过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费尔巴哈的批判仍然是“发自黑格尔哲学内部”的批判,即“推倒”了黑格尔大厦的主体,但依然保留这一大厦的基础和结构(黑格尔的理论前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文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清算费尔巴哈的问题。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提纲》中,马克思使用了“世俗基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形式”等术语,这些术语可视为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基本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的萌芽,“宗教世界”、“宗教情感”可以视为“人们的意识”这一术语的萌芽[4]。 “萌芽”的重要性还在于,“世俗基础”(一定的社会形式)与“宗教世界”(宗教情感)关系的探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基本问题”。
《提纲》的重要性在于,马克思已经摆脱了费尔巴哈总问题的束缚,进而建立马克思学说的基本问题。尽管《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但“萌芽”这一用语无疑意指新出现的、未成熟的见解,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还需澄明。学界关于《提纲》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确立
《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提纲》提出了从实践概念出发思考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在布鲁塞尔合写的著作。《形态》清算了他们以前对德国哲学的信仰(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并以此问题出发,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形态》被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
《形态》指出,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这就指明了马克思理论与传统哲学理论的差异。那么,如何解答批判和物质环境之间的问题呢?主要的步骤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主义”模式的提炼归纳解释此问题。《形态》提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的产生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
用社会存在(物质生产、市民社会)解释社会意识(宗教、哲学、道德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由此确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同时,“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原理,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基本范式。由此,这样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建立在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历史不再让人不可捉摸。
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在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
(一)根本问题的转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原则形成的前提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但笔者以为,“不可超越”的前提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根本问题的转向,并以此出发,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对历史的解释原则。
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问题。旧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总是从人们的头脑中,或从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去寻找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而马克思则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这条新的道路是“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恩格斯语),是人们把握以及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道路,是用正确的方法研究社会历史的道路,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道路。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因为这个原理揭示了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因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就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意识的形成,就是以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
(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研究指向、批判范式确立
历史唯物主义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指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此问题出发,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从而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指向:即,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指向,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认识”[5]。《共产党宣言》论证了现代社会的可替代性选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必须首先从经济学范式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西方哲学传统而言,历史唯物主义革命的核心恰恰在于,其对历史的批判反思始终立足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揭示现实社会生活存在的内在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剖析。基于此,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必须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关键。恩格斯反复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恩格斯重申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范式对于防止偏离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启示与总结
第一,当代,不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学指认(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还是“重建”(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抑或是“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卡尔·波普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解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话语系统,但最终各自难以沟通。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合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和批判范式。因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首先要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出发来分析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方方面面现实,揭示它的内在矛盾。
第二,马克思从没有写“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马克思的论述还不能直接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个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完整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这恰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要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是要再现这样一个理论体系,而要做到如此,就必须在掌握马克思的全部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研究以及对它们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以确定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它们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以及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原理、命题、范畴,我们都不能脱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脱离整个理论体系的个别命题、原理和范畴,不仅不等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而且也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韩立新.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