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明波:青啤解梦

2013-04-29

商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啤酒青岛转型

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孙明波,免不了被激荡的大趋势所感染,着眼于未来的“中国梦”,他从品牌和环保角度提出诸多真知灼见,值得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企业深思与践行。

让中国品牌代言“中国梦”

核心观点:

经济强国,离不开品牌强国。没有品牌的支撑,在国际价值链上中国企业就只能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做强品牌,是目前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品牌发展之路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是经济转型的“加速器”。只有从产品向品牌转型,从“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转型,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孙明波从国际经济演变的角度认为,品牌是国家竞争力的象征,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经济之所以能百年不衰,很大程度因其拥有可口可乐、沃尔玛、苹果、微软、通用等一大批几乎遍布于各行业的世界一流品牌。

“中国梦”的内涵,不仅是经济的整体转型,更是品牌升级的集结号角。中国经济要实现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从“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转型,必须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做强中国品牌无疑是助力经济转型的“加速器”。

多年来,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之所以总是处于中低端的位置,而中国经济在转型中也总是遇到一些瓶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世界认可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实上,没有品牌的支撑,中国企业就只能扮演搬运工的角色。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品牌的形成也绝非一日之功。一个民族品牌甚至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图腾,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命脉中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它不是轻而易举形成的,需要时间的锻造,需要摒弃各种诱惑。这个过程,正如淘金者在万亿颗沙粒中,用筛子不断寻找、淘洗金子一样艰辛、枯燥、繁琐。

品牌需要积累,需要一种专注的战略定力,这种专注必定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时要舍弃的是既得的利益。而纵观青岛啤酒的110年,真谛就在于只为酿造好啤酒,这也正是青岛啤酒对品牌和实业的坚守。一直以来,青岛啤酒专注于做好啤酒主业,提出“不进入全球前三名,不考虑其他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都选择坚守。近十年间,多少企业一窝蜂地去分享“地产蛋糕”、“投资红利”,但青岛啤酒不为所动,安静地做好自己的事。

秉承“好人酿好酒”的百年世训,青岛啤酒像雕琢和打造工艺精品一样精酿每一滴啤酒;苦练内功做强品牌,以系统力打造支撑品牌,百年归零再出发,自我转型、自我变革、自我更新,不断保持着品牌的活力和新鲜度。

离开了对理想的坚守和艰辛的付出,不可能打造出享誉世界的品牌。正是依靠对品牌的“战略定力”,依靠专注的商业气质和定力智慧,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青岛啤酒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他以青啤的实践告诉人们,品牌经济的魅力在于它所释放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于有质量的增长,其核心是在品牌战略带动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是效益不断提高、管理不断升级、结构不断优化的增长,是有科技支撑和技术含量的增长,是低碳、节约和绿色的增长,更是惠及员工、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增长。

数据佐证,青岛啤酒在品牌战略的带动下,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动和谐发展。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第一品牌,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世界第六大啤酒商,品牌价值631.68亿元,是全球品牌500强。2012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克格莱斯的研究成果:用10年和5%的增长两个条件,在全球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2347家上市企业中进行筛选,最后仅找到了10家公司,而青岛啤酒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公司。

“美丽中国”不应“红肥绿瘦”

核心观点:

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企业更应率先担当。在业绩的“红色利润”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利润”之间做好平衡,不能一味追求业绩增长,肥了利润却瘦了环境,这种“红肥绿瘦”不是“美丽中国”。

在环境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孙明波对记者表示,过去30多年的经济“账单”无疑让人欣喜和自豪,但业绩的不断飙升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也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过度追求总量指标盲目求“大”,但对于管理指标、效率指标、风险指标、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关注度不够。这往往导致企业发展“重量而轻质”,企业在发展上也出现了“偏科”现象。

相比之下,一向看重和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青岛啤酒,多年来走的是既重视业绩,又注重环保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环保投入不是成本是投资,在环保上要舍得投入,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09年青啤公司就率先提出了“碳管理”,搭建了“低碳运营模式”,启动产品碳足迹核查、“碳官”培养等工程。2008~2012年投资4亿多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近5年累计回收啤酒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45万吨,相当于种植30年树龄的410万棵冷杉树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与“利益相关方”的发展唇齿相依、并行不悖。和谐的员工关系,满意的消费者反馈,良好的股东收益,共赢的合作前景,可持续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都需要企业将价值链各方串联而起。通常,多数企业基于趋利的本性,短视的做法是更加关注“股东价值最大化”,却忽视了其他相关方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忽略了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青啤一向认为,作为食品企业,理应履行好自己的本分,成为“绿色红利”的主角,这不仅要承担和履行餐桌上的民生责任,为老百姓把好“口头关”,还应承担着善待自然、珍爱环境的责任,让老百姓在享受高品质产品的同时,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绿色红利”。

事实上,每一粒大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进入企业后,既进入了生产流程,也进入了循环经济的链条。大麦、水、电、煤等,经过青岛啤酒生产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能在循环经济链条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可以成为景观绿化用水;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回收利用,可以重新用于啤酒的灌装;大麦酿造产生的酒糟和麦根,经过处理,可以制成饲料……

未来青啤的“低碳运营模式”是对整个价值链的再造,不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等全系统,还包括供应商、销售商等全产业链。企业最终创造的财富应归属于全社会,要让老百姓享受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绿色红利”,让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不仅是企业的态度,更是企业的行动。

真正要做到业绩与环保的双轮驱动,需要企业耐得住在成本控制上的诱惑,用做实业的精神做环保。用运营模式、管理机制、科技研发、企业环保文化等保障环保理念的落地,让环保承诺不要成为空头支票。

(本刊记者整理)

猜你喜欢

啤酒青岛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转型
《啤酒》
哼哼猪买啤酒
青岛明月申牌?
阳朔啤酒鱼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