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闹剧背后的混乱逻辑

2013-04-29王俊强

董事会 2013年6期
关键词:万福闹剧股民

王俊强

上市公司造假,并非A股的专利,海外资本市场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但不同的是,海外资本市场的搅局者一旦浮出水面,其惩罚方式和力度足以大快人心,蠢蠢欲动者也会望而生畏。而中国资本市场一旦出现造假现象,你很难借助于常规思维方式来推演其未来走向。

万福生科5年半虚增收入9.05亿元,导演造假闹剧的实际控制人身价暴增10亿元,监管部门“依法”对其开出的罚单却只有30万元。“我们不想给投资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嘛,虽然也不想这么做(财务造假)。”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如是说。“听众”也似乎心领神会,万福生科造假案自2012年10月就已经被披露,但时至今日不仅没有退市,而且在近半年内其股价走势也不比其他正常的公司差多少,甚至还莫名其妙地走出过数个涨停板。

比丑闻更可怕的是混乱的逻辑。面对令人发指的资本市场闹剧,我们却总是纠结于“谁是责任人?要不要动真格处罚?有没有法律支持?”等无关疼痒的争论,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各路专家互相厮杀,而扰乱资本市场秩序者却逍遥法外、甚至因祸得福的怪相。

贪婪是资本的本性,也是资本市场得以活跃的内在动力。第一年繁荣、第二年平平、第三年亏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资本市场并非个案。在零和博弈的资本游戏中,企业请客,股民买单,这是公开的秘密。对于十有九亏的无奈股民来说,与其挖空心思大浪淘沙出一个优质的上市公司,倒不如寻找一个比自己更笨的接盘人,痛并快乐地加入到鼓吹虚假信息的热潮中。

券商、律师、会计师、发审委,可谓层层关卡,如果中介机构能够尽职尽责,如果发审委委员个个火眼金睛,怎会有那么多的漏网之鱼?有人不禁要问,设置这些机构究竟是要层层监管,还是层层利益过滤?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靠诅咒投机者的道德沦丧来发泄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我们经常对某某国家的不义之举表示道德谴责一样。而我们还纠结在“万福生科不触及终止上市条件、36个月内警告次数未达3次”的无聊争执中。

当然,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资本市场,我们不能苛求其完美无瑕。但当过街老鼠在人们眼前跳动时,也应毫不犹豫重拳出击,不能靠口舌之争的拖延幻想用时间抚平股民的创伤。

资本市场之所以腐败,源于数倍于经营实业的利益诱惑;腐败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我们的惩治力度堪称“挠痒痒”;扶不起的阿斗之所以能够飞渡独木桥,得益于严丝合缝的利益链条护航。导演三聚氰胺的非上市公司三鹿遭遇了土崩瓦解的命运,而制造瘦肉精的双汇其股价却依然屹立不倒。权力机构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着上市公司,小小股民其奈我何?

稀缺的IPO门票,必然产生寻租行为,就算经营得一塌糊涂,依然可以靠卖壳再次赚个盆满钵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找到一个“垃圾股”犹如找到了一座金矿,多少明星基金经理因垃圾股重组而名扬天下。听起来是笑话,但却是中国股市血淋淋的真实写照。

获取利润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指责企业老板的贪婪,尽管上市后身价暴涨,但他们是“举杠铃”的人,看起来很富,但套取现金的本领远不及机构投资者和离职就能解锁的高管。导演造假闹剧,很多老板也是被背后的利益吸血鬼“逼上梁山”。

资本市场乱象不断,与我们对资本市场摇摆不定的定位难脱干系。推行核准制,是用政府的强制行为做了市场选择的事,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涉世不深的中国股民没有辨别上市公司良莠的能力。出于保护股民的逻辑,就应该严格监控募集基金用途,设置必要的抵押物,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弄虚作假,退市退款也有资金来源。但遗憾的是,我们却采用了几乎完全市场化的放任行为。

根治乱象,可选择的手段不胜枚举,关键在于先厘清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定位和治腐逻辑,沿着按常人能够理解的思路演进。

猜你喜欢

万福闹剧股民
水调歌头· 张家界万福温泉
潮细胞
风油精引发的闹剧
章昊摄影作品欣赏
窃银案(中)
一出小闹剧
力量
开放包容聚万福 创业创新谱新篇——访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左军
力量
避免发生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