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学习与教学
2013-04-29贺效祖
贺效祖
一、高中化学学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学生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再做作业能做到事半功倍。有些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要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学生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课外阅读的方法有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等。
6.科学归纳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时最常使用。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也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能找到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学生要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忽略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更需要学生做类似联想和归纳总结。
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以下是笔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基础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做好学习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所学习的内容。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4.加强实验,深化概念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实物、图片、模型。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5.抓住关键,精讲多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在于教师多讲、学生多练,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实情,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