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的爱情理想与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2013-04-29李新东
李新东
内容摘要:郁达夫和玄镇健的小说描述了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但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最终都以爱情悲剧收场。 郁达夫小说里的主人公的爱情理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多重的,而且他们的爱情理想从未实现过。而玄镇健小说里主人公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并没有像郁达夫的小说那样激烈,而是比较温和,这是因为玄镇健小说对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描述都是通过回忆或他人转述的方式进行的。
郁达夫和玄镇健的小说,都涉及到理想和现实的主题。理想是人们热烈追求的一种人生目标,是人们超越现实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构想。现实则是人们目前身处的生活处境,现实既是理想的诱因和根基,又是理想实现的困境和障碍。
郁达夫和玄镇健的小说描述了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但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最终都以爱情悲剧收场。比如郁达夫《采石矶》中的黄仲则自小神经过敏,孤傲多疑,是一个负气殉情的人。无论何人对他说话,他总是噤口不作回答的,但他也有过美好的爱情理想。他爱情理想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十六岁的伶俐的少女。但后来黄仲则由于要回常州,两人不得不分别。黄仲则的爱情理想只不过昙花一现。起初以感情为主的纯真的少女的爱情理想最后还是被现实冲淡,物欲的满足成为实现其婚姻理想的前提,而不是纯真的情感。所以我们也可以设想,即使黄仲则不离开,他与少女的爱情理想也未必会实现。
玄镇健的《牺牲花》也叙述了一个爱情理想被现实破坏的爱情悲剧。在这篇小说中爱情故事的主角是姐姐和K。他们是同学,互相深爱着对方。由于父亲是个牧师,所以一直鼓励姐姐接受新式教育。后来虽然父亲去世,经济上陷入困境,但母亲仍然沿袭了父亲一贯的家风,继续让姐姐学习。母亲对待姐姐的爱情也是支持和鼓励的,所以说姐姐在爱情理想的实现上是积极和主动的。但K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K的爷爷作为这个家庭的家长,一直坚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包办式婚姻,正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之下,K在对待自己的爱情上一直犹豫不决,缺乏勇敢和魄力,这便导致他和姐姐的爱情理想的实现面临危机。
虽然姐姐一直鼓励K去说服爷爷同意他们相爱,但后来K还是在传统家庭势力面前妥协了,接受了家里给指定的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所以姐姐和K的爱情理想在和强大的封建传统势力的斗争中败下阵来。
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激情洋溢地喊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那就是“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他理想中的爱人是这样的:“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他为了自己爱情理想中的主人公宁可去死,可见追求爱情的理想成为小说主人公唯一的人生理想。和玄镇健的《牺牲花》一样,《沉沦》中主人公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障碍。《沉沦》中主人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当时的日本,是没有权利和尊严去追求爱情的。但青春性意识的冲动和独处异乡的孤独,本能地驱使他去关注女性,希望博得女性的青睐。所以当他碰到问路的日本女学生的时候,虽然他“害了羞,匆匆跑回旅馆里来”,但还是忍不住想起“刚才那两个女学生的眼波来了。那两双活泼泼的眼睛!”但他又马上回到了现实,“唉!唉!她们已经知道了,已经知道我是支那人了,否则她们何以不来看我一眼呢!”弱国子民的现实又迫使他放弃了虚幻的爱情理想。正是爱情理想的不断受挫和不能实现的苦闷,使他越来越自卑,越来越颓废,于是他开始诅咒和抱怨这毁灭他爱情理想的社会现实。
玄镇健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基本上都已经结婚,他们的婚姻都是传统的包办婚姻,所以他大部分小说里面的爱情理想都是通过追忆的方式叙述的。这种对爱情理想的追忆都是由对现实的不满引起的。在玄镇健小说里,现实成为爱情理想的一种引子,也是爱情理想不能实现的一种注脚。如《贫妻》中的主人公是一名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所以当他学成回国的时候,非常讨厌在新风潮中落伍的旧式女子。他的爱情理想就是像其他男女生一样能够自由恋爱,但现实却是他已经与一名无法理解自己的旧式女子结了婚。虽然《贫妻》主人公的爱情理想成为仅能回忆的过去,没有了实现的可能,但主人公并没有像《沉沦》里的主人公那样自暴自弃地沉沦下去,而是被传统妻子的纯洁所感动,在妻子的安慰下,放弃了对新式爱情理想的留恋,开始接受了现实。在这篇小说中,爱情的理想被生活的现实融化和消解。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则描述了突如其来的爱情理想被理性所压制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我”和烟厂工人陈二妹同病相怜,当她由于错怪“我”而向“我”道歉时,“我”被她单纯的态度所感动, “我”作为一个男人,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但“我”穷困潦倒,一直不敢奢求所谓的异性的爱,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面对一个单纯的女人,“我”压抑已久的爱情冲动突然爆发,爱情的理想似乎就要实现,但现实境遇的理性意识扼住了冲动的闸门,爱情理想重新埋藏在困苦的现实里。
玄镇健《堕落者》主人公的爱情经历比较独特,他爱情理想的女主角是一名妓女,正是这位迷人的妓女春心完全迷住了男主人公“我”,让他彻夜难眠、神魂颠倒。“我”把对现实的不如意完全抛在脑后,一心一意维护着“我”和春心的爱情。但最后“春心”的背叛,使“我”的爱情理想破灭,“我”不得不重新回到现实中的家庭,面对染上性病的现实。“我”不切实际的爱情理想使“我”的现实处境更加艰难,使现实更具有悲剧性。
郁达夫《清冷的午后》和《堕落者》情节相似,也是写男主人公把爱情理想寄托在一位妓女身上,把她赎出来,包养着她,结果这名妓女背叛了主人公,爱情理想的毁灭直接导致主人公的死亡。
郁达夫的《过去》则描写了一对变态的爱情经历,主人公“我”对爱情的追求也体现了一种变态的心理。“我”的爱情理想就是找一位像“老二”这样有着一双“肥嫩皙白,脚尖很细,后跟很厚的肉脚”的女人作为爱人。这种变态的爱情理想常常让“我”想出许多离奇的梦境来:譬如在吃饭的时候,我一见了粉白糯润的香稻米饭,就会联想到她那双脚上去。“万一这碗里,”我想,“万一这碗里盛着的,是她那双嫩脚,那么我这样的在这里咀吮,她必要感到一种奇怪的痒痛。假如她横躺着身体,把这一双肉脚伸出来任我咀吮的时候,从她那两条很曲的口唇线里,必要发出许多真不真假不假的喊声来。或者转起身来,也许狠命的在头上打我一下的……”我一想到此地饭就要多吃一碗。
但“我”这变态的爱情理想并没有得到“老二”的认同和接受:“李先生不行,太笨,他不会侍候人。我倒很愿意受人家的踢打,只教有一位能够命令我,教我心服的男子就好了。”“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理想,“只好把这事当作了一场笑话,很不自然地把我的感情压住了。”
作为叙述线索,小说里面还同时描述了另外一个爱情故事。那就是“我”和“老三”的故事。由于“我”只关心和在意“老二”,一心一意想实现“我”跟“老二”的爱情理想,所以对于“老三”并没有任何兴趣。但“老三”却一直暗暗地追求着与“我”的爱情理想,但“我对于她的这种好意的表示,非但没有回报她一二,并且简直没有接受她的余裕。”“老三”以“我”为目标的爱情理想遭受到了无情的打击!“老三”爱情理想的破灭让她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怨恨,正是因为“我”对她爱情的拒绝,才造成她目前的不幸与痛苦,虽然“我”给她实现自己爱情理想的机会,但已是物是人非,目前她的现实处境已经没有机会再让她重拾曾经的爱情理想。
玄镇健的《蹂躏》还描述了爱情理想实现后所面临的现实苦恼。作品主人公晶淑和K自由恋爱,他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力量的破坏和阻挠。但当有一天晶淑和K初尝禁果后,晶淑对于贞操却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矛盾。这篇作品对于爱情理想的实现虽然没有设置任何障碍,但在当时新旧思想杂糅的社会里,很多男女青年表面追逐着新风潮,内心却依然残留着根深蒂固的旧意识,他们虽然积极追求自由的爱情理想,但对于伴随着爱情的贞操却流露出固有的传统观念,可以说这种思想上的现实造成了他们在爱情理想实现后的困惑或不安。
总体看来,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在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自卑、偏激和冲动的特征,甚至表现出变态的行为,如《过去》。他们的爱情理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国家和时代的因素,如《沉沦》,正是因为国家的贫弱造成了主人公追求爱情理想时的自卑心态;也有个体的因素,如因为事业上的原因而放弃,如《采石矶》;还有因为性格的原因而遭受失败,如《过去》;还有因为经济上的穷困而被迫扼杀自己的爱情理想和追求,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可以说,郁达夫小说里的主人公的爱情理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多重的,而且他们的爱情理想从未实现过。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以爱情理想的悲剧性破灭而告终的。
而玄镇健小说里主人公的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并没有像郁达夫的小说那样激烈,而是比较温和,这是因为玄镇健小说对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描述都是通过回忆或他人转述的方式进行的。玄镇健小说里描述的爱情理想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基本上都是由封建传统的旧因袭造成的。比如《牺牲花》、《贫妻》的主人公的爱情理想的破灭就是因为父母包办、门当户对的封建旧观念造成的,《蹂躏》的主人公在爱情理想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苦恼也是由封建的贞操观念导致的。玄镇健小说里的爱情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并不像郁达夫的小说那样悲壮,而只是带有隐隐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被现实加以克服和消解,如《贫妻》。
参考资料:
《郁达夫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玄镇健短篇全集》,嘉林企划,2006。
作者单位:韩国水原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宋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