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2013-04-29崔素昱
崔素昱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重讲,学生重记,往往把一篇篇情文并茂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得无动于衷,丝毫不入情,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体悟、认识甚至是教条上的条条框框硬塞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体验、感悟。
著名教育学者曾祥芹教授曾说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情感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据,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在阅读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一、阅读前,情感储备
阅读时如只着眼于单一的文本,只能与名家擦肩而过,不能满足学生开拓、创新的求知欲。只有走近名家,广泛地阅读他们更多的经典作品,与其神交,才能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所以对教学中所涉及的作家生平思想及作品,可让学生广泛检索资料,自主交流,自主探讨,惟其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走进大家,走进作品,对之动情。
文学阅读是一种爱的情感活动,学生不用情,就无法体会文本中的情。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由文本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忽视学生的阅读前情感,这种阅读是不完整的,只有作为读者的学生内在的固有情感与作品中情感合拍,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在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下,通过阅读主体对文本客体的感知、体会、表达等活动,激起阅读主体与文体之间情感的交融、感化、燃烧,从而真正走进文本。
二、阅读中,“情感体验”
阅读文本,尤其是那些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作品,要仔细挖掘文本的内涵,在平凡中体味深微。这时常常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去走进文本。如初一教材中有一篇美国作家莫顿?享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很快就感受到文章通过写“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来表现人生道路上应坦然面对挫折,将困难化整为零、分步克服的主题。文中当父亲来到悬崖边,看到儿子“遇险”时,并没有展开他的心理活动,这时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大家调动各自的情感体验,刻画出很多类优秀父亲的心理活动,有的孩子还拿中国式父母的作法去对比,从而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常常有一种对文本的颠覆心理,对文本意义去消极理解,这对阅读是非常不利的。教师要注意引入、营造、创设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接通学生日常的经验感受,以触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事实上,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拿书中的世界与自己周围世界作比照,拿自己与书中人物作比照,即主体站在旧经验或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在这种双向互动中获取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从而理解文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重构自我。
三、阅读后,情感积累
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人们通过阅读活动促进个体生命的完善和精神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对文本的情感交流,仅仅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所以在课后完成读书体会也是非常重要的。每篇读书体会在篇幅上可长可短,但内容上至少都应包括篇名、作者、阅读时间、好词好句、内容感知、读后体会等几个方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并使之成为一本自己真正的读书积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写作储蓄情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学生如能在阅读教学中真正感悟文学、积累情感,必会有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